感谢我的自卑
2017-07-10雪小禅
我曾经是个很自卑的人,即使现在,自卑还常常在,我觉得很多地方不如别人。
小时候,我长到10岁才从外婆家被接到城里上学,插班之后,我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我的衣服和鞋子让他们笑话,我的口音他们每天都在模仿,并且学我走路的样子,当老师提问,我用外婆的家乡话回答时,全班哄堂大笑。
自卑的情绪漫延开来。我不再和别人交流,不再说话,成绩不断地下降,我只盼望快点离开学校,快点离开这个让我感觉到自卑的地方。
后来我勉强考上一个三流中学。那时,我仍然自卑,那个中学有好多官宦子弟和有钱人家的孩子,他们整天在说自己吃什么牌子的外国巧克力,穿什么牌子的衣服,而我仍然寡言,每天发呆,不知道日子如何结束,于是在本子上写写画画,看看天,数数蚂蚁。
后来的一天,我写的日记被老师发现了,我画的插图让美术老师看到了。
老师读了我写的日记,那是一段关于冬天的描写,我在书上看到一句写冬天的诗,于是用上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于一个12岁的少年来说,是很重要的引用,老师无意的夸奖让我很温暖,美术老师让我给班里的板报画插图,虽然我仍然寡言,但我意识到,我,原来是一个重要的角色。
之后,我开始学习,开始努力,我从班里的第40多名到前3名,然后进入年级的前3名,这个三流的中学,每年考入一中的人不会超过5个人,那年,只考上5个,而我,是这5个人中分数最高的一个。
在升入一中后,我仍然是自卑的。
全市最好的学生都在这里,第一次摸底考试,班里55名学生,我排第50名,虽然在初中时我的成绩是最好的,可我所在的中学是全市最差的,我哭了。一个人躲在一中院子里的合欢树下哭着。
我还是寡言,仍然不多说话,别人都睡后,我打开手电筒学习,我比别人早起一个小时来到黑乎乎的教室,因为还没有到供电时间,于是,我点上蜡烛学习。到期末的时候,我的成绩是班里最好的。
在高二下半年,我拿起了笔。我写了一篇青涩的小说,投给了当时的《河北文学》,两个月之后,我接到了用稿通知。我努力地写,不停地投稿,当样报不停寄来的时候,我仍然保持沉默,我想,这些就是最大的力量,何必用语言?
上了大学,我仍然自卑。
我來自小城,留着过时的短发,瘦高,穿着从小城带来的衣服,口音还带着浓重的家乡色彩,那些大城市的女孩子笑话着我的着装和口音,她们谈着奢侈化妆品和高尔夫的时候,我还不知道那些外国名字是干什么的。
我开始疯狂地写稿子,泡在图书馆,整个宿舍,我是第一个过英语六级的人;整个年级,我是第一个靠着自己的稿费不再靠家里养活的人。到毕业的时候,我已经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但我仍然自卑,我觉得很多地方不如别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不善言,不会搞各种关系,我只会写字,通过写字证明我自己。
感谢我的自卑,它让我越挫越勇,让我永远觉得不如别人,让我不敢停步,让我在人生的路上,一路坚强。
(选自《时代青年(悦读)》,有删改)
【赏析】
文章语言朴实,叙事娓娓道来,给人平易近人之感。作者的青春经历和我们是如此相似。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曾自卑过,退缩过。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战胜自己的自卑,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永不停歇,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会迎来奋斗的成果。感谢自卑,让我们的生命因负重而变得自强;感谢自卑,让我们在不期然间把波澜不惊的生命演绎得风生水起。
名家风采
雪小禅,知名文化学者,中国作协会员,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读者》杂志百名签约作家之一。2008年全国“十佳”网络作家。她曾出版小说及随笔集50余本,其作品多次入选中学课本读物,并多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同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畅销日本、越南等国家。她的作品繁体版《无爱不欢》《刺青》《我爱你,再见》已经在台湾上市。同时她也曾任《流年》杂志主编。迷恋戏曲,曾任教于中国戏曲学院。近年来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许多国内重点大学进行艺术及戏曲讲座,引起轰动。同时,对传统文化、戏曲、艺术、美术、书法、收藏、音乐均有自己独到的审美与研究。2012年,她凭借作品《风中的鸟巢》获第六届“老舍文学奖”、第11届“河北文艺振兴奖”、全国短篇小说佳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