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提升路径探析
2017-07-10曾建平杨学龙
曾建平+杨学龙
摘 要: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共同发力。要引导广大人民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认同,营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良好氛围;要搞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内在根基;要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民众基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内生动力;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方面的榜样示范作用。
关键词: 制度自信;价值认同;民生改善;内生动力;榜样示范
中图分类号:D6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0751(2017)06-0001-06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是理论界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增强价值认同,营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良好氛围
对某一事物的信任,要建立在对这一事物产生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提升制度自信,首先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认同。长期以来,国内外思想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价值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种独立的制度形态。有人不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属性,认为这一制度借鉴了很多资本主义的东西,本质上是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制度。还有人不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特色,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很多制度设计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和苏联的国家制度中都有体现,没有什么特色,不是什么新事物。澄清这些错误认识,不仅涉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身份认证,而且关系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认同,进而影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经过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先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命题,并赋予它们丰富的内涵,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独立、比较完整的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既不同于欧洲一些国家曾经实行的民主社会主义,也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傳统社会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表明其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具有丰富的创新元素。同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不同于欧洲的民主社会主义制度,也不完全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传统社会主义制度,更从本质上有别于资本主义制度。它是一种立足中国国情、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造福中国人民的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扎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来源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蕴含着丰富的民主价值、民本价值、民生价值。
从民主价值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包含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让人民当家作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宪法》更是以根本法和最高法的形式对人民的主体地位及其实现形式作了明确规定,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民主价值。从民本价值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无论是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都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都以维护和保障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民生价值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取得了辉煌成就,不仅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而且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发展状况,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在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价值,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自信的同时,要防止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无限放大的倾向。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仍然任重道远。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某些制度和体制机制视作固定不变的模式化的事物。应该看到: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二、搞好“五大建设”,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内在根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实践成果的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因此,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需要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更加成熟、更趋完善、更具魅力,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内在根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供物质基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牢固树立和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调动全体人民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带领13亿多中国人民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为经济发展不断凝心聚力。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切实处理好经济发展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为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要统筹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当好世界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引领者,既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又为我国经济发展开拓新市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供政治保证。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就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要紧紧围绕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进一步畅通民主渠道,更好地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人翁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从而发自内心地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努力创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现途径和方式,在丰富生动、富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中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供精神动力。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有机统一。要紧紧围绕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这一主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获得感。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② 。以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笃信和践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供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供力量源泉。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就要提高对社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使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突出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要突出综合治理这一导向,加快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立体化、大众化的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供环境支持。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准确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趋势,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秉持對历史、民族和人民的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切实转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力提倡清洁生产、低碳生活,不断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加强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对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和个人绝不姑息,用严格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氛围。
三、大力改善民生,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民众基础
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力量源泉。让人民群众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既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自信,也是这一制度保障下的人民群众的自信,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自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制度自信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坚定制度自信,就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始终奉行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为民造福、为民谋利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群众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民生问题的解决。人民群众能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取决于诸多因素,在根本上取决于这一制度在多大程度上保障了人民权利、维护了人民利益、解决了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解决民生问题,但由于人民群众的需求在量上不断增加、在质上不断提升,现实中难免有一些群众的需求一时难以满足,致使一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某些偏见和误解。因此,进一步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重要途径。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③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系着民情。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情感认同是其形成制度自信的根本前提,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是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情感认同、增强其制度自信的关键所在。
教育、医疗、就业、养老、公共安全等民生问题靠老百姓个体的力量无法有效解决,单靠市场经济也无法解决。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解决民生问题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义。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是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内在要求,也是衡量和检验各级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各级政府都要自觉担负起解决民生问题的职责,将解决民生问题装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以扎实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民生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基本实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老百姓“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④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十个更”,不仅表明民生问题的解决没有终点,而且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执政智慧的考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思维方法。以备受关注的教育问题为例,在基本实现有学上的目标后,老百姓要求上好学的呼声越来越高,对解决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高校招生计划不合理等问题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政府对这些呼声的回应、问题的解决要有新思路、新举措。在义务教育资金投入方面,要按照优先急需、弥补短板、注重效益的思路,将资金主要投向农村义务教育,加快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的差距。在义务教育教师安排方面,要按照农村优先、交叉轮岗、定点帮扶的思路,将新进教师主要安排在农村中小学,加大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轮岗力度,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定点帮扶机制,加快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师资水平的差距。在高校招生名额分配方面,要彻底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按地区分配招生名额的惯性思维,根据各高校招生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比例及各地区报考人数,合理确定各高校在各地区的招生名额。各高校尤其是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重点大学,要确保全国各地考生公平竞争、公平地被录取。
四、全面深化改革,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内生动力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尚不完善,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找到了一个重要途径和动力源泉,那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高举改革旗帜,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稳步推进各领域改革,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强大动力,进一步增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制度自信。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与坚定制度自信的内在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 ⑤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保障。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新任务,是止步不前、畏首畏尾,还是勇往直前、攻坚克难,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勇气和智慧的考验。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是必由之路。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有战略定力,要明确改革的重点、方向和目标,这有赖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什么都改,也不是随便乱改,更不是过去“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改到哪算哪,而是在坚定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的重点是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全面深化改革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内生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是尽善尽美,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弊端,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优越性的彰显,也影响了人们的制度自信。这就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能体现自身的优越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記指出的:“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⑦ 当前,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通过不断深化各领域改革,为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提供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完备、更加高效、更加管用的制度体系,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快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职权行使方面,要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地位和作用,探索建立党的主张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成为国家意志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党和政府重大决策在事前、事中、事后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和建议的制度。在提高基层代表比例方面,建议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探索在同一选区内按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党政领导干部等占选民总人数的比重来分配人大代表名额,在省级以上人大代表中增设在校大学生代表,进一步增强人大代表来源的广泛性。在密切人大代表与群众联系方面,探索建立人大代表定期接待群众来电来访制度,要求人大代表在任期内每年至少集中接待群众来电来访1次以上,通过各种媒体提前发布接访公告,畅通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渠道。在优化相关人员结构方面,建议各级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中增加中青年和高学历人员,同时提高专职委员的比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现完全专职化。
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坚持立法先行,逐步完善与全面深化改革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保各项改革于法有据。一是加快急需法律的立法进程。编纂《民法典》,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法》《预防和惩治腐败法》《文化产业促进法》《生态文明促进法》等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法律。二是抓紧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现行《宪法》自2004年修订至今已十多年没有修订,党和国家的一些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战略目标需要及时在《宪法》中予以反映。现行《行政许可法》自2003年通过至今也已十多年,随着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简政放权力度加大,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也应予以相应调整。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刑事诉讼法》的一些条文也需要作相应的修改。三是健全立法程序。坚决消除立法中的部门利益法制化倾向、部门之间争权诿责现象,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公开立法,加大法律法规草案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的力度,丰富征求意见的形式,拓宽征求意见的渠道,最大限度保障所制定的法律能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五、加强党的建设,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榜样示范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需要发挥榜样的力量。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者、宣传者,要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方面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就是苏联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改革遇到一点挫折就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对国家前途失去信心,加上西方和平演变策略的侵蚀,最终导致亡党亡国的悲剧。以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为戒,我们应将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相互促进。一方面,推进党的建设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推进党的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有助于在全社會形成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坚决按制度办事的制度意识,增强全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为增强制度自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制度在确保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绩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地造福全体人民,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赢得民众基础。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决策失误,预防决策过程中的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提高党执政的公信力,防止因腐败现象蔓延而导致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不自信。另一方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有助于推进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实质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执政地位和执政目标的自信,这种自信有助于我们党更好地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好地谋划和实现执政目标,更好地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党的制度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首要的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强化党员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的历史证明,坚定理想信念是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有对革命必定胜利的信念,才会有无数英雄壮举,凝聚起推翻“三座大山”的巨大力量;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正是因为我们党有对社会主义事业必定胜利的信念,才会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探索,凝聚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党进一步坚定必胜的信念,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党员领导干部,才能在各种风险面前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抵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成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榜样。
加强党的建设,重点是推进党的制度建设。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搞好党的制度建设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 ⑧ 邓小平怀着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念,提出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入手,对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具体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和完善,这些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党的制度建设,坚持立、改、废、释并举,集中清理了一些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同时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制定了《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供了有力示范。
注释
①⑥《胡锦涛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22、627页。
②④⑤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4、4、106、9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7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7页。
责任编辑:浩 淼邓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