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独秀:直销为主,多渠共生
——访湘阴县合湖蔬菜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徐蒙
2017-07-10长江蔬菜杂志社贺欢岳阳市蔬菜办公室晏云华
长江蔬菜杂志社贺欢 岳阳市蔬菜办公室 晏云华
一枝独秀:直销为主,多渠共生
——访湘阴县合湖蔬菜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徐蒙
长江蔬菜杂志社贺欢 岳阳市蔬菜办公室 晏云华
蔬菜直销,以门店为依托,消除社区蔬菜供应网点空白、发展蔬菜批发零售直销对接的一种新模式,如今在大街小巷已不乏蔬菜直销店的身影。它们的设立,于民而言,带来的是一出家门即可选购的便捷;于商而言,选择的是高昂成本下的零售网络覆盖;于蔬菜产业而言,意味的是批发、零售等多业态并存并补充发展的格局形成。
蔬菜直销是蔬菜产业在新时期为迎合市民需求而发展的产物,也是众多蔬菜合作社等新型主体跃跃欲试的营销模式,然却因多种因素尝试成功者甚少,声名远播的更是微乎其微,而湘阴县合湖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湖南省第一家蔬菜直销门店,成本无碍发展的同时经营还甚为红火,于此之外还陆续开拓了多种畅通销路,成为了直销体系中的一枝独秀。
记者:蔬菜直销是近年来蔬菜产业中兴起不断的一种营销模式,但因种种缘由众多蔬菜直销店经营难以为继,而在这种普遍形势下,贵合作社开设了湖南省第一家蔬菜直销门店,其运营一直以来还都颇为兴旺,不知其中有何经营秘诀?
徐蒙:开设蔬菜直销门店,我们的确是湖南省范围内最早尝试的,目前已发展至5家直销超市,其中4家分别位于湘阴县的城关建新路农贸市场、高岭农贸市场、及东茅路精密花园小区等地,总营业面积1000余m2,一家位于长沙市开福区金霞苑,营业面积3000余m2。
作为本县第一家蔬菜直销超市,为了迅速打开市场,我们做了半年的大力宣传和促销工作,力求以产品与价格的双重优势来培育客户消费的依赖性,收效明显,加之本身门店的地段优势就较突出,位于城区中心,人流量大,消费力高,由此几家门店都于当地扎稳了根,经营也越发顺当,年总销售量达 400 万kg,销售额 2 000 多万,利润也比较可观。
记者:作为直销门店蔬菜产品的供应主体,合作社在种植生产上游这一块发展境况如何?
徐蒙:我们合作社从2009年发展至此,已逾7年之久,旗下流转土地共116hm2,社员达150余人,蔬菜年产量2500t,年销售额5000万元。其中设施面积18hm2,种植黄瓜、辣椒、白菜等40余种应季蔬菜,而近100余hm2的露地面积则以芽白、结球甘蓝及南瓜等少量管理粗放型蔬菜种植为主。数年经营以来,基地基础建设已相当完备,除去排灌溉、水路渠等基本配备外,合作社还建有集约化温室育苗设施、净菜预冷库设施、商品化净配菜加工包装区及生产人员办公生活区,已然是一个配套较为成熟的生产综合体。
而在生产管理上,合作社经多种探索多次尝试,已寻摸到一条既科学又适用的管理模式,由合作社以每 667 m2低于 400元流转费的价格按品种分类将土地承包给以户为单位的农户,而合作社负责供应所需生产资料、组织收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技术培训交流及提供运输、贮藏、包装等服务,并为激发农户种植积极性而制定产品分级激励机制,但为保证农户基本利益也提供最低价保障,由此形成了生产的良性循环,在这种有效机制的运作下,基地农户每年纯利润达到了每人七八万元。
记者:在蔬菜直销上大获成功外,为铺开营销网合作社又开辟了哪些销售渠道?效果如何?
徐蒙:蔬菜直销模式成熟推行后,随着基地的面积不断扩大、管理不断成熟、生产力日渐提升,我们又开始探索营销新模式,后开设了一家档口批发部,每日配送需4~5台车,年蔬菜供应量达到了1000万kg,销售额达3000万元左右,虽然平均利润不及门店高,但也占据着量大的优势;在如今市场风险愈发难以预测的今天,为提高风险抗御能力,我们施行了以销定产的方式,开辟了订单配送模式,目前已开发周边学校、二级批发商、企业、酒店等四五十家客户,配送量达到了总生产量的80%份额;同时基于网络时代对蔬菜消费行为的影响,我们也力求与时俱进,于2015年兴建了网络商城,正在逐步发展与完善。
从这种种渠道的所需来看,其实基地所产蔬菜量并不能满足销售需求,为此我们平日里都要进行大批量的收购活动,如从批发市场、其他合作社、基地等处采购,以丰富产品多样性及提高供应量。
记者:从生产到销售,合作社经多年探求已成气候,想必也将不断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截止到目前是否还存在一些因素困扰着合作社的发展?
徐蒙:大体上合作社的发展不错,但论困扰,主要还有以下几点: 一是自然灾害问题,2016年的连续暴雨对基地来说就是一场意外的灾祸,当时正处生长期的应季蔬菜基本全部被淹,损失达到了上百万,机器设备也损坏不少,后面的些许补贴我们也都返还农户了,大部分损失还是由合作社一力承担;二是人才问题,这也是一个普遍存在于新型经营主体间的老大难问题,大多数合作社都选址于小城市小县城,更甚者位于乡村偏远地界,周边的环境对高学历人才而言构成不了多大的吸引力,更别提长期驻留,而即使相中了,也多图安逸,倾向于管理层面的工作,难以长久从事又苦又累的技术工作;三是融资难问题,我们之前尝试过多次农资贷款,却因无固定资产抵押而受限,以银行标准来说合作社现有资产都不符合要求,因此一直被拦在贷款门槛之外而深感无奈,由此导致发展过程中因资金运转不畅而捉襟见肘;四是补贴问题,如今农业发展已成国家倡导大事,中央下批的政策优惠不少,但是国内蔬菜合作社不胜枚举,“粥少僧多”的形势导致实际上受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照拂甚少,单凭自身挡风抗雨实在是身单力薄。
记者:多年经营下来,合作社在自身荣誉及周边帮扶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就?未来一两年将有怎样的规划前景?
徐蒙:凭借一路畅通的销售布局及完善的蔬菜生产体系,合作社所获成绩骄人:2012年和2015年经验收被评定为“国家蔬菜标准园”;2013年被农业部、科技部及中国妇联确定为“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15年成功申请通过了“廖小东”商标,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地认证,同时园内6个产品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而于周边带动方面,合作社也是倾力倾心,带动周边1000多农户发展蔬菜生产,在种植、运输、加工、销售过程中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 500多人就业,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与其说是我们努力后的成果,不如说是我们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与担当。
今后的日子我们将竭尽所能壮大自我、惠泽他人,通过尝试新优品种引进以更新现有品种类别,为直销及配送寻找更多的消费群,拓宽更多的销售渠道,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密切跟踪当地政府的“万亩蔬菜园”项目,争取以牵头角色响应政策引导,进行基地的更大范围扩建与标准化建设。
10.3865/j.issn.1001-3547.2017.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