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现状以及对策研究
2017-07-09巴特尔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学生就业不仅关系着毕业生的前途和命运,更关系着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安定,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作好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有着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和研究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难的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内蒙古;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2-107 -03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边陲,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工业经济还欠发达,劳动就业岗位有效供给不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较大。由于语言、风俗习惯、择业观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等诸多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下,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少数民族学生是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力供给的重要来源之一,做好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对加速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现状
从政府层面讲,加大少数民族毕业生公务员招考力度,对于参加招考的毕业生给予各種优惠政策,如提高录用比例,特设部分岗位,甚至适当加分等举措,保证适量优秀少数民族毕业生能够被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录用。
从高校层面讲,各院校积极采取措施,从专业调整、就业指导、就业市场开拓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切实为毕业生就业做好服务,促进毕业生就业。为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有针对性采取多项举措,如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建立特殊毕业生就业跟踪档案,开展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包括普通话、外语培训在内的求职技能专项训练,收到良好效果。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的统计数据,少数民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普遍低于汉语授课毕业生。虽然在有些年份的一些专业或者学校偶尔会出现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较好的情况,但并不能掩盖整体就业率水平偏低的事实,并且蒙汉同专业的就业率存在一定差距。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偏低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就业层次较低、平均收入较少,沟通能力相对不足,就业中易受到歧视,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关联度小等问题。
二、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发展变缓以及下行压力阻碍了内蒙古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就业岗位的提供。绝大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选择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呼包鄂”三角区就业,选择其他盟市的相对较少。如今整个区域发展都不景气,很难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就业压力陡增,少数民族毕业生更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2.学生综合素质不高。虽然内蒙古各高校招收的大部分是汉族学生,但是考虑到现实原因,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教育政策有倾斜和照顾。加之民族地区教育基础差、底子薄,尽管学校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少数民族学生在这方面要逊于汉族学生。
3.学校专业与就业市场脱节。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把大学生和社会现实联系得更加紧密,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育理念必须与市场结合起来。学校的专业设置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保证人才供求平衡。但是事实上,很多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使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
(二)主观原因
1.缺乏正确的择业观。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观念比较落后,缺乏正确的择业观。在就业市场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毕业生应该主动出击,而不是一味地等政府、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回应,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因此错失就业良机。
2.自卑心理突出。少数民族学生大多生活在农牧区,由于历史环境、语言障碍、风俗习惯和家庭背景等原因,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有自卑心理,在就业过程中,则表现为不愿意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不愿意与学校、老师沟通就业问题。
3.语言、宗教风俗等方面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与汉族存在较大差异,各具特色的民族特征很难发生改变。他们的汉语水平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宗教信仰的不同、饮食生活的差异和风俗习惯上的种种不适应,也让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没有归属感,没有认同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就业的成功与否。
三、解决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政府因素对策
1.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首先,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奥肯定律表明,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存在着反向的关系。因此,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适度维持经济增长速度仍然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首要任务。其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少数民族地区可以结合当地文化特点或旅游资源,借助当前“旅游热”东风,形成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的产业品牌;推进农牧业产业转型,促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走生态型、效益型的农牧业产业化之路;适当发展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物流业等,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吸收毕业生就业的能力,增加少数民族毕业生回生源地就业的机会。
2.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科学合理培养人才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如果培养的人才不能充分就业,就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仅会出现人力资源浪费现象,还会影响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因此,需要对高等教育进行深化改革,实现教育模式灵活化,教育体制弹性化,内容应用化,教育层级职业化。内蒙古自治区各高校要加大投入进一步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更多的民族高素质人才并促进其充分就业。政府应给予一定的学费补助,并制定奖学金等鼓励政策。加强校际合作,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和双语型人才。
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狠抓基础教育落实
由于教育资源缺失,教育条件有限,少数民族学生个人素质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之间差距较为明显,导致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就业竞争力不足。因此,从基础教育抓起,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基本能力是提高少数民族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根本举措。政府不仅要给予基础教育阶段为重点的少数民族学校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更要培养和建立一支结构科学、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加强与教育较为发达地区的教育交流,努力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差距,让少数民族地区的学龄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远比政府对少数民族生源学生在升学时给予特殊照顾更为科学合理。
(二)学校因素对策分析
1.完善就业指导工作,迎合学生实际需求
对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建立符合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特点的就业指导体系,提高少数民族毕业生对参加就业指导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主动参与、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参加相关活动的意识。高校要转变观念,改变过去方法、内容陈旧的教学内容,要在校内、校际间组织调研,广泛征求学生意见,迎合毕业生的实际需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择业观念,重新设计规划符合本地区就业市场特点的就业指导模式,做到针对不同群体设置不同类型、侧重方向不同、针对性强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性、实用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2.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实现理论实践结合
高校要在现有社会实践内容的基础上丰富社会实践内容,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基层用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在实践中逐步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于蒙语授课大学生要采取针对性的社会實践活动,注重培养汉语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高校可以联系各类窗口服务单位,将少数民族毕业生安排至该类单位基层实习,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类单位服务百姓时因语言沟通问题引起的不便,还能有效地锻炼蒙语授课大学生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少数民族毕业生也应根据自身条件摆正位置,准确定位,正确树立择业目标,通过参加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对职业进行正确评价和选择。同时,要加强课堂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和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高校要调动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加大实践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强化技能训练
就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很大一部分都来自较为落后的偏远农村或牧区,多数毕业生在毕业后也会选择回生源地就业。而这些地区相对于文史、管理类专业人才来说,很显然更需要掌握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与社会发展接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专业要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构建创新型教育教学体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争取培养一批少数民族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同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如语言水平和计算机水平较低、基础技能薄弱这一状况,学校可以通过集中授课、单独指导、增加学时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学生活动,积极与其他民族或地区的学生交流,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从容应对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个体因素对策分析
1.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求职者的要求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毕业生熟练计算机、英语等基础应用能力的要求有助于缩短其适应岗位的时间,更快地融入工作环境,应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弥补与汉语授课大学生之间的能力差距。少数民族毕业生在校期间应争取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等基本技能;通过英语四级乃至英语六级等级考试,掌握基本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以此来弥补外语水平的差距。掌握计算机、英语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增加其就业的机会。同时,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提升自身组织协调能力,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完善,提高竞争能力。
2.加强自身汉语水平,提高语言沟通能力
汉语水平是阻碍少数民族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来自农村牧区,汉语读写表达能力不强,阅读汉语书籍困难,难以用汉语有效沟通。不仅影响学习,而且影响求职就业和入职以后影响工作交流,进而导致少数民族毕业生遭受冷落歧视,形成自卑孤僻等负面情绪。因此,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平时生活中要多使用汉语进行交流,生活交际范围不应局限少数民族毕业生内部,多参与学校和下属院系的学生会和社团活动,不仅能够与汉语授课大学生增进友谊,还可以很好地锻炼运用汉语交流的能力;同时,应多翻阅汉语书籍,提高自身熟练使用汉语读写交流的能力,为求职和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3.转变落后择业观念,理性选择就业方向
就业观念滞后导致的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意愿与实际就业流向存在差距,这也反映出根深蒂固的“铁饭碗”陈旧思想。虽然大中城市的就业机会较多,但更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自我,更新就业观念,拓展就业地域范围,理性选择职业,提倡“先就业,再择业”,鼓励蒙语授课大学生到基层、中小企业就业以及自主创业,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白阳.内蒙古自治区蒙语授课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5.
[2]徐柏才,姚上海.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巴特尔,男,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财经大学商务学院辅导员,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