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不仅仅是名词的变化

2017-07-09钟秉枢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核心学科

钟秉枢

2月,当这期《中国学校体育》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时候,鸡年春节已过,2017年新春的脚步已经踏响大地,“核心素养”的概念随着高中新的课程标准的即将公布逐渐上升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词,就如同气温的攀升。

2014年4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并要求“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2016年9月,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历时3年完成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

2017年,即将公布的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首次展示,进一步明确了高中阶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

真是一个快速发展、创新不断的国度,发展变化之快,甚至让人有一不小心就会跟不上形势的危机感与紧迫感。吴键博士在《中国学校体育》2017年第1期卷首语中感慨:“素质”这个词刚刚才被广泛了解、认可,立马又出来了“创新”一词,“创新”一词好不容易被接受,近来,又蹦出来了个“核心素养”。以至于他呼吁“不畏浮云遮望眼 重拾初心再出发”。

那么,“初心”在哪?

1999年,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新千年,“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由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然而,10多年之后,素質教育的内涵被功利主义的追求压倒,教育的过程和结果被简单化、符号化为高分数和高学历。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坦陈:“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201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指出,各级政府虽然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但中高考升学压力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因素依然发挥着影响,实施素质教育面临诸多挑战;2016年工程院院士徐扬生对《文汇报》发出感慨:“我们教育的应试和功利已经到了极致。教育的功利,不仅使学生失去了思考能力,也让很多大学忽视了那些最重要的东西。”前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对《搜狐教育》坦言“创新能力和创新热情,在灌输式教育中很容易被消磨掉,到大学阶段,很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和研究的热情。这种情况不改变,培养创新人才只能是空话。”

问题出在哪里?

就在我国推出素质教育的同时,20世纪90年代末,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也纷纷依据自己对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哪些才能的思考,调整和改革自己的教育。

1995年,韩国《为建立主导世界化、信息化时代的新教育体制》的教改方案提到,21世纪的韩国人必须是:具有很高道德水准和共同意识的与众共生存的人;具有创造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的智慧的人;能够主导国际化、世界化时代的开放的人;懂得劳动价值,具有脚踏实地精神的实干的人。

1996年,日本《21世纪日本教育发展方向》的咨询报告将“生存能力”培养作为21世纪日本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今后孩子们必须是,无论社会如何变化,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做出判断和行动,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严于自律、为他人着想、与他人协调、感情丰富和充满人性。更要有能强健生存下去的健康和体力。”

2006年,由商业领袖、教育官员和学者组成的“美国劳动力技能新委员会”公布了21世纪美国学生所需具备的技能:了解整个世界、跳出思维的局限、懂得聪明地对待新的信息来源、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些国外教育发达国家明确提出了21世纪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学生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相比之下,我国的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应考转向让学生能发挥个人潜能,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在高位的素质教育思想和具体的教育实践之间,缺少一个连接的桥梁,致使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往往借素质教育的名目干涉孩子的兴趣,往功利的方向发展。

由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明晰素质教育目标,丰富素质教育内涵,把素质教育思想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以有利于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

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中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使学生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显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有赖于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由此,研究学科核心素养,并将其贯穿课程标准修订的始终成了即将发布的新的高中课程标准的特色。

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学习该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英国诗人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里凡有所学皆成的性格便可看做学科核心素养。

那么,体育呢?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目标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由此,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组认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应该主要由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构成,其中运动能力是形成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基础,健康行为是发展运动能力和体育品德的核心,体育品德是提高运动能力和改进健康行为的保证。

实施好即将公布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新的高中课程标准,最重要的是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通常当我们问一位体育教师是教什么的时候,得到的回答通常是,“教体育”“教篮球”“教体操”等。基于这样的回答,教师认为自己是教某一门课程的,所以他所考虑的是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不太愿意进行课程改革,不太注意学生的需求、个别差异和个人发展,忽略了“人”。当我们将“教体育”“教篮球”“教体操”,变为“教人学体育”“教人打篮球”“教人练体操”时,观念就发生了变化,人变为了第一位的。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时数的多少和内容的取舍,就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生个性特点、学生成长中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构成来设计和安排。

上好每一堂体育与健康教育课,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这是否就应该是我们上好体育课的“初心”。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核心学科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