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微观环境下的文化本质构建研究
2017-07-07耿丽霞
耿丽霞
(常熟国际学校, 江苏 常熟 215000)
摘 要:传统的教学理念容易把学生培养成考试工具,在新一輪的教育制度改革中,一线普通学校要重新思考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目标。国际学校基于其特殊的文化本质,有着成熟和前卫的教学理念,学校在精细研究、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操作系统、以人为本、实践教学等方面自成一体。文章从社团活动课和师生共同研究课题探究国际学校微观环境下的文化本质构建。
关键词:国际化;校园文化;教学本质;国际学校功能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206-02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以学校教学作为教育的中心,学校教学体制的每一次变革都对教育有着深刻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因此学校教育模式作为当下教育的核心,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走势。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学校这一教育模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学校教育模式原本就不是单一的、恒定不变的,加之文化、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影响,从历史传统学校模式中衍生出很多新型模式的学校。国际学校在此境况中应运而生。国际学校的教育模式发展和转型、教育理念的重新定义、校园文化的构建都与人类社会全面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从学校教学本质、国际学校功能性探析、国际视域下校园文化构建几个方面讲述国际学校微观环境中的文化构建研究。
一、学校教学本质
人类发展历史早期就对教育有了很深的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教学中的本质又是什么?这些疑问一直伴随教育发展的历史,并一直引发教育家们的深思。明清之交,黄宗羲曾在关于“学校”的专论中有过明确的表述:“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始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由此可见,学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被定义为教育机构,人类对学校的要求和期盼也越来越高,于是学校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人类学》的作者冯增俊把人类对教育的定义依次界定为五种:文化传递的过程、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有计划有正式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有专门场所的正规教育、以及系统的普通学校教育体系等,这既反映了学校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学校是发展着的,也表明学校教育在本质上是人类社会文化传递的正规形式。对于学校本质而言意义要远远重于作用,这也是学校功能不断转型的核心价值体现。
基于国际学校而言,它的本质和功能有别于传统学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随着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各国文化的高度融合,国际学校担负了更多的社会多元化发展以及加速社会进程的重大责任。第二,国际学校教学本质变为由传统的单一课堂知识授课转为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德才兼备、有综合素养的新型国际化人才。第三,打破传统学校的束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西方文化。国际学校具备国际视野和开放的心态,在国际化进程快速发展中面临教育的瓶颈和艰难时能够迅速地调整和改变。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场所。
二、国际学校的功能探析
很多国际学校在教学功能上更突出了国际融合态势,会把学生的内在潜能挖掘出来,更注重在教学环节中展现很多主体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强的课业,让学生以所学到的知识参加实践活动,从而激发自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传统的跟着书本和老师进行填鸭式的学习。国际学校还开展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兴趣小组,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学校、社会的归属感,体认个人的学习意义和价值。
(一)国际学校的功能在于建立师生之间的传导关系
国际学校的功能在于建立师生之间的传导关系,这体现在老师对家庭作业的布置和学生完成方面,教师对于家庭作业的布置采取弹性要求,这样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精益求精,同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因为学生个体差异不同,这样松弛有度的弹性作业要求可以让学生卸掉作业的包袱,才能真正做到学生主动、有兴趣地完成家庭作业,而不是应付式的被动完成。基于此,学生获得了更多自主时间投入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建立良性的学习动机。在这一点上,国际学校与一些传统的主流学校相比较可以看出国际学校的功能性特点是不同的。
(二)国际学校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弗雷尔认为:“通过对话,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不复存在,一个新名词产生了,即作为老师的学生或学生的老师。”国际学校通过这种师生互为主体的对话模式,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权责关系的意义。学生成为对话双方的主体,在自我定位、自我塑造、自我发展等过程中学生和老师有各自的立场,师生之间对不同的问题情境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反思,最终达成有效认同(这里的认同并不是一致性)。这样学生主体性得到体现,责任关系明确,使主体自主学习和认知的程度有所提高。国际学校通过“对话”这一后现代思想的内容,弱化教师的权威性,消解权利话语,使教学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学生个性、情感培养,关注内心和灵魂的构筑,建立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很多调查问卷都显示出在传统学校,学校与教师过分利用权威、过分强调纪律,使学生内心产生害怕、反感,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厌倦逃避学习。
三、以常熟国际学校为例探究国际校园文化的构建
常熟国际学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老师与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地方。在国际学校交往性资质和沟通方式成为校园活动的核心价值。以下分别从社团活动和师生共研课题两方面进行剖析。
(一)社团活动课在校园文化中的构建
常熟国际学校社团活动不同于主流学校一般意义上的社团活动,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类别的社团活动。这些社团有社科类、人文类、创意类、演讲类、自然经济类、技术技能类等等。这些社团关注的社会问题有:同性恋歧视问题、留守儿童及留守老人问题、儿童走失问题、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保护等热门话题。学校通过使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来培养学生具备科技知识、世界公民意识、社会责任、环境意识等全方位的能力。老师利用社团课上的活动教学,使学生在游戏和实践中探索世界、领悟自我的内心世界,充分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建立属于个人的创造力和自我效能感。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充分施展自我个性,在活动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点。
(二)师生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在校园文化中的构建
常熟国际学校在初中阶段就开展了师生共研课题活动,有别于一般的社团兴趣活动,这个研究活动对象为中学阶段的学生及老师,研究课题涉及英语、经济、社会、计算机和文学等几个方面。研究课题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研究目标、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现状、研究的难度以及研究的创新点、意义等均由学生自己调研,同时还要完成材料和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而指导老师做辅助工作。学校每周设置固定的时间为师生共研时间,指导老师与学生一起走出课堂共同学习。活动通过师生共同研讨、专家引领、专题讲座等形式,为教师和学生们提供学习的平台,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让学生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与主流学校老师授课学生听讲有很大的不同,在师生共研活动中学生可以与老师一起学习、探究、讨论、合作,这也是学生与老师近距离交流和沟通的一个平台。
师生共研课题在整个课题研究的周期中,学生成为主要研究人,指导教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起到推进、辅导的作用。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会通过五个部分进行研究:研究资料、研究过程、研究结果、中期汇报、结题汇报。以常熟国际学校第二期师生共研课题——《作家迟子建创作与萨满教文化之间的关系与研究》为调研对象:在研究资料中学生们研究了作家迟子建的很多作品,尤其是和萨满教有关的作品。在研读作品的过程中,结合中西方文献资料对萨满文化进行了界定:“萨满是以所属的血缘和地缘群体的利益为出发点,在人、神沟通时充当媒介,并凭借出神术直接与神灵接触,利用神灵帮助他们完成各种神事活动的宗教职能者。”笔者认为这个界定兼顾了萨满的群体性、精神特征和社会功能各个方面,从而把萨满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神职人员区分开来。
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去图书馆、美术馆、甚至联系萨满教东北当地博物馆进行资料的收集、分类、整合,写了很多相关论文和研究心得。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学生们懂得了团队意识,拥有了团队精神,对所研究课题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和认知。在研究结果方面,学生们得出的结论是萨满文化中对生命的信仰以及迟子建作品中对生命和希望有着很宽广的阐释和意义。为了体现课题研究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无论是中期汇报还是结题汇报,学生是在老师的辅导和鼓励下独自完成最后成果展示的。
常熟国际学校的这一成功案例,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初中学生的各项能力虽然都处于初级阶段,但对于国际学校师生共研课题以学生为主、发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这一开放性培养方式来说,对营造自主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各项能力以及学生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针对目前国际学校的前景,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改革,制定较为宽松却又有激励性和创造性的课业政策,避免课业过多造成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自发性的学习兴趣和行为习惯。注重培养孩子的天然个性,保护好孩子的创造性潜力。无论在社团课还是在师生共研课题方面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自我潜在能力的认知。因人施教,把每个孩子当作“不规则的巧克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不一样的成功。同时,国际学校对于主流传统教育而言,其意义不仅在于对传统教育的冲击而引发的反思、对教师教学的全面改革以及教学观念的切实改进,更在于它能够利用国际化特有的方式为中国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桂生.“学校”辨[J].杭州师范学院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82.
[2]余凱,徐辉.后现代主义与当代教育思潮[J].比较教育研究,1997(2).
[3]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