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同均衡条件下求职者理性选择研究

2017-07-07沙国袁国军

江淮论坛 2017年4期

沙国+袁国军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Thomas J.Dohmen理论模型发现,区域文化习俗差异会对就业者行为产生内生量冲击,随之便会产生一个与之对应的适应性成本,一旦文化习俗差别存在并引起适应性成本,社会就不会出现一个统一均衡工资,但会有一个混同均衡工资,混同均衡中的适应性成本会对求职者理性选择产生影响。最后利用混同均衡条件,选取我国文化习俗差异度比较大的两个区域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对求职者的理性选择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混同均衡;文化习俗;内生冲击;理性选择

中图分类号:F2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4-0095-006

就业是民生之本,人口是否充分就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产和发展,由于充分就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学者非常关注就业问题并对求职者就业选择行为做了相关研究。在前期相关理论研究过程中,Burdett(1978)通过求职者能够自由寻找满意工作条件假设拓展了工作搜寻模型,得出求职者在短期内可以实现职业转换的局部均衡,这一结论为解释劳动力自愿流动提供了依据;Jovanovic(1984)、Mortensen(1985)对影响求职者的其他因素,如劳动保障、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等,并利用效用函数进行多因素研究,多哈门(Thomas J. Dohmen.2005)通过实证模型研究了住房占有率与就业率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二者具有正相关的结论。[1-3]我国学者对就业选择行为的研究成果颇丰,如雷蕾(2004)、曾传亮和郑斌(2006)分别讨论了企业结构、经济传导机制、人口政策、住房供给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蔡昉(2007)、周勤和吴利华(2008)、朱轶和熊思敏(2009)分别分析了劳动力市场发育、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4-6];马莉莉(2011),岳昌君(2012)、马双等人(2012)、刘宗明和李春琦(2013)分别阐述劳动力市场分割、最低工资、劳动交易成本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7-10];李树和陈刚(2015)、谢义忠和卢海陵(2016)分别研究了幸福就业效应、就业能力、求职行为等因素对求职者的影响。[11-12]上述学者均对影响求职者就业选择行为的因素做了深入研究,通过梳理,可以发现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未被考虑——不同区域的文化风俗习惯对求职者就业选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假如求职者选择与自己成长风俗习惯有很大差异的区域去工作,前期往往需要很长时间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而适应当地风俗习惯需要成本,但在前期研究过程中关于这个成本对求职者选择行为的影响,一直都未被重视。本文将利用实证分析方法探究我国区域文化习俗差异对求职者理性选择的影响。

一、理论模型分析

(一) 文化习俗差异较大区域的选择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由于过去长期受到交通限制,区域之间交流不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区域之间文化习俗差异较大。为了能够进行更加科学的研究并且便于收集数据,文中选择笔者曾经学习和生活过的昆明、合肥两个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昆明和合肥两个区域相距遥远,过去受地理、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两个区域之间很难进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交流,导致目前两地在文化、饮食习惯、生活习俗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文中选择合肥、昆明(分别用A,B表示)两个文化习俗差别较大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假定两区域之间存在较大文化习俗差别且求职者有一个与此相应的适应性成本等约束条件下,选择合肥、昆明两个城市作为研究区域,运用Thomas J. Dohmen相关理论知识推导出混同均衡方程。通过对混同均衡中的适应性成本分析发现适应性成本是客观存在的,是比较研究不同区域工资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的变量。为了进一步研究适应性成本是否对求职者理性选择产生影响,文中采取合肥、昆明两区域的数据,以就业率和适应性成本为变量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和实证研究最终发现:只要规模性区域之间存在比较大的文化习俗的差别,就业者在异地就业就会產生适应性成本,由于适应性成本的存在,导致不同区域之间就不可能存在一个统一的、一致的均衡工资,但会出现混同均衡,混同均衡为研究文化习俗差异是否影响求职者选择就业区域提供了依据。利用混同均衡条件研究发现适应性成本和就业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表明适应性成本对就业产生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说明不同区域的文化习俗差异会对求职者的理性选择产生影响。最后进一步通过EMC理论分析发现随着适应性成本逐渐减小,区域文化习俗差别产生的适应性成本对就业影响逐步趋于不明显,区域之间的差别能够在长期内总体逐步趋于均衡,摩擦失业率会降低。总之,协整分析以及EMC理论分析结果为下文的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14]

(二)政策建议

1.加强国家文化建设

我国区域辽阔,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封建思想、生活习俗、资源禀赋、基础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这些较大的文化差异会影响求职者选择求职区域,最终影响到区域之间人才的自由流动。如果能够坚持传统与创新原则,进一步加强国家文化建设,促进东、中、西部区域之间人口流动、文化交流、相互学习等,最终会使区域文化习俗差异减小到不会产生适应性成本的程度,国家就不会因区域文化明显差异而产生摩擦性失业。因此,加强国家文化建设,缩小文化差距,对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15-16]

2.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一些中心城市,区域之间不论是高等院校的数量还是办学规模,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都处于劣势地位。如果大多数学生集中在某几个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接受高等教育,那么毕业生经过长期学习生活,很可能会因为适应了就读区域的文化风俗,毕业后选择留在本地就业;而对于那些同样需求大量高校毕业生的欠发达区域和小城市来说,由于受文化习俗、工资等差异的影响,这些区域很难吸引到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的毕业生前来就业,从而就会产生明显的摩擦性失业。因此,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加强高等教育区域交流,将会对毕业生理性求职选择产生深远影响。[17-18]

3.加大中西部地区交通建设

我国由于受到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致使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区域之间交通不畅,中、西部交通长期落后最终导致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习俗差异,随之导致不同区域之间的适应性成本差异也很大。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提高和交通建设技术的革命性进步,特别是高铁技术的提高,使得我国有实力有技术大力发展中、西部基础交通。因此,国家应该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用交通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从而缩小不同区域之间文化习俗差异。[19] 4.加大中西部就业创业补贴

由于区域之间文化习俗、工资福利等方面差异的影响,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高校毕业生一般不会选择工资福利较低并和自己生活学习所在地的地方文化习俗差别比较大的中西部地区就业。在这种情况下,东部发达地区及中心城市就业压力很大,而中西部地区却很难招到所需人才,结果导致摩擦性失业产生。为了减少失业率,促进社会充分就业,促使中西部地区能够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中西部地区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力度,使毕业生在异地就业产生的适应性成本得到充分补偿,完善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使毕业生能够尽快在本地落地、成长、发展。这样不仅能够减弱区域文化差异对求职者就业区域选择的影响,而且对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和当地经济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20]

参考文献:

[1]Thomas J. Dohmen. Housing, Mobility and Unemployment[J]. Regional Science & Urban Economics ,2005, 35(3):305–325.

[2]Gerard J, Van den Berg, Geert Ridder. An Empirical Equilibrium Search Model of the Labor Market[J].Econometrica ,1998, 66 (5):1183–1121.

[3]Lars Ljungqvist , Thomas J. Sargent. Recursive Macroeconomic Theory[M].The MIT Press,2004,Chapter 5:19.

[4]蔡昉.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经济研究,2007,(7):4-14.

[5]周勤,吴利华.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就业差异[J].世界经济,2008,31(1):78-89.

[6]朱轶,熊思敏.技术进步、产业结構变动对我国就业效应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5):107-119.

[7]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7.

[8]岳昌君,杨中超.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1年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4):35-44.

[9]魏下海,余玲铮.我国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与分解的发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1):78-90.

[10]宁光杰.自选择与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地区收入差异——兼论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J].经济研究,2012,(s2):42-54.

[11]喻名峰,陈成文,李恒全.回顾与前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十年(2001—2011)[J].高等教育研究,2012,(2):79-86.

[12]马双,张劼,朱喜.最低工资对中国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2,(5):132-146.

[13]刘万霞.职业教育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基于对全国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3,(5):64-75.

[14]刘宗明,李春琦.劳动交易成本、选择性路径依赖与劳动就业动态[J].管理世界,2013,(2):18-31.

[15]柴天姿.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是外力推动还是内力驱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124-129.

[16]赵利,潘志远,王东霞.城镇劳动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VAR模型的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4,(5):117-126.

[17]韩雪,张广胜.预期就业风险、就业动机与进城务工人口就业选择行为研究[J].人口经济,2014,(6):79-90.

[18]李树,陈刚.幸福的就业效应——对幸福感、就业和隐性再就业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15,(3):62-74.

[19]谢义忠,卢海陵.就业能力、求职行为对应届大学生求职结果影响的追踪研究[J].管理评论, 2016,28(1):109-120.

[20]邹宇春,周晓春.大学生社会资本:内涵,测量及其对就业的差异化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6):94-103.

(责任编辑 明 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