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收获领悟的幸福
2017-07-07张正耀
张正耀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说:“我们一切的认知皆是事后的领悟。”教学,其实
是一个不断领悟的过程。突破一些固化思维的重围,还教学以本来面目,让师生在不断领悟中成长与进步,应该成为我们的常识。但在“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梁文道语)里谈论这样的“常识”问题,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啊!
几乎每一个刚步入“圣坛”的教师,都会对一些流传的教学“理论”深信
不疑,将一些有如“流水线”生产的操作方式、方法奉为圭臬,对其中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浑然不觉,对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缺乏准确的定位——全然不顾学生是欣然还是懵然、是茫然还是漠然,只会拿着教材和教参精神抖擞、声嘶力竭地鹦鹉学舌,照本宣科,且在功利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随着教学阅历的丰富,他们会发现:教育形势每天都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成果也不断涌现,而教学又怎么能够总是一副老面孔、一套老腔调呢?
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也不是世俗功利主张的“传声筒”,更不是已有经验的“代言人”,对教育、课程,教学、教材,课堂、学生,我们要有属于自己的认识,进而拥有教学主体的存在感。这使每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都会对教育教学有所思、有所研、有所悟,并使其行为的变革与提升成为自觉。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与统一,其主要任务是师生共同学习,
共同阅读与理解,共同认识、探究与发现。无疑,阅读理解是基础,是条件;体验、建构是目的,是根本;批判、创造是关键,是追求。可我们恰恰在对“教”与“学”的理解上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领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颇。它们左右了“教”与“学”的方向,致使课堂学习偏离了原有的航道,使我们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这不但制约了“教”与“学”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对思维、表达和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所以,正确、准确、精确地理解“教”与“学”的真义,不仅可以完成所谓
的“教學任务”,而且能够充分实现教学的意义,发挥教学的价值。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尊重学习,尊重差异。只有从教学本质出发,回到原点,回归常识,我们才能有真正的领悟,才能形成完全属于自己的认知,教学才会更多地充满活气,拥有灵性。
俄国诗人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说:“我们缺少领悟和见闻,而幸福
只给予能领悟的人们。”愿我们在教学的天空中自由地呼吸和思想,自在地生活与翱翔,自如地行走与创造,努力收获并享有这样的幸福。■
(作者系江苏省兴化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