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青春一次远征
——记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士兵周晓辉
2017-07-07孙永钰
谈 蔚 本刊记者 孙永钰
还青春一次远征
——记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士兵周晓辉
谈 蔚 本刊记者 孙永钰
周晓辉,男,中共党员,2009年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1年应征入伍到武警黑龙江省总队服兵役,2013年退伍复学,2015年毕业,在本校继续硕士研究生学习。
周晓辉上大学的时候,读书、入党,当班长、交朋友,参加学校社团、投身社会实践,日子没有坎坷,没有波澜,一直到了大学三年级,他突然觉得自己是茫然的,不管是面对现在还是面对未来,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儿时的梦想,年轻人的勇气和信念都到哪里去了?2011年冬季,一年一度面对高校在读大学生的征兵工作如期展开,他一个闪念决定要去试一试。于是,在一个天蒙蒙亮寒冷的清晨,开始了一次青春的远征。从那次远征到现在,周晓辉回忆,他一共做了三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第一件事:当一个兵
2011年12月13日凌晨4点48分,发自北京的K1301次列车行驶19个小时之后到达哈尔滨,车上的周晓辉开始了他真正的军旅生涯。新兵营高强度魔鬼般的训练、部队对身体素质极高的要求、生活环境骤变但又必须快速适应的紧迫感时刻困扰在他身边。为此,他徘徊过、矛盾过,但是心中始终隐隐燃烧着的那一团理想之火,引领他不轻言放弃。
周晓辉在黑龙江当兵两年,一共714天。这700多天是这样一些数字填充起来的:当了半年的基层战斗人员,做了一年半的新闻报道员,手写参军日记700多篇,在《中国青年报》《新华每日电讯》《解放军报》等10余家媒体发表文章30余篇;徒步在林海雪原中行军10天、行程300公里,每天坚持巡逻执勤、行程总计上万公里;在黑龙江流域抗洪抢险前线战斗了20多天、荣立三等功一次;站了500多个小时的夜岗,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2013年11月25日,周晓辉向军旗告别,结束了两年的远征。
参加抗洪抢险
第二件事:创一次业
2013年,周晓辉退伍回校复学,重新学习专业知识。当时,移动互联网仍处于“分疆割据”的态势。因为对军事和军旅文化始终怀有难以割舍的情感,周晓辉与另一个退伍回来的战友联合创办了微信公众平台——“一号哨位”,主要目的是撰写、编辑与军人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广大退役和现役军人,同时,也为想参军入伍的年轻人提供相关资讯、讲述军人故事、传播军旅文化、传递军营正能量。不到两年时间,该平台用户从零发展到将近35万,他也从一名大学生变成了一个青年创业者。在“一号哨位”运营过程中,由于其内容健康、定位准确,又恰好填补了军营文化的空白,因此公众平台知名度迅速升温,部队官兵、军校学生、国防生、军人家属等群体成为其铁杆粉丝,一批专栏作者、广告商、投资者开始主动联系他们商谈合作事项。公众平台运营期间,周晓辉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军营文化天地》《中国武警网》等媒体的采访。其中,2015年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和《解放军报》,分别以《从新疆到人大,请准备起飞》和《网上有个不穿军装的“一号哨位”》为题,对周晓辉和“一号哨位”进行了报道,该平台也有幸成为湖南卫视《真正男子汉》栏目推广合作平台。“一号哨位”的影响辐射广泛,受到了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部门的关注和好评,2016年被新媒体联盟评为“2015最具影响力新媒体”。基于军事方面新媒体运营的经验和成果,周晓辉分别受到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各战区、各军种部队的邀请,为相关人员讲授军事新媒体运营知识、参加相关主题的座谈会等,公众平台的业务范围逐渐拓展,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第三件事:写一本书
退伍回校后,除了创业,周晓辉还整理了自己参军两年的日记。他从700多篇日记中精选100篇,于2015年9月出版了以自己军旅日记为原始素材的近30万字的个人从军文集——《我还青春一次远征——一个大学生士兵的军旅日记》,面向全军和社会公开发行。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陈雨露教授为该文集作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胡百精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张征教授联合推荐该文集,受到广大青年学生和青年官兵的追捧和喜爱。这本书是周晓辉两年从军经历的总结,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本个人史,却与所有的青年有关,关于梦想,关于成长,关于一生一次的远征。这些年,通过周晓辉自己做的事情,尤其是通过运营“一号哨位”公众平台和出版《我还青春一次远征》一书,影响了一大批和他一样的年轻人。很多人为公众平台投稿,或者成为“一号哨位”的运营工作人员,他们借助互联网的平台为军队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也为更多的战友带去正能量。
如今,周晓辉深深为他有过当兵的历史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他说:远征者,以梦为马,用双脚丈量日子,用双手打磨棱角,不畏疾风骤雨,不畏平淡与漫长,望远做远方忠诚的儿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一名热血青年都需要还青春一次远征。
(责任编辑:孙永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