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最美的青春献给大阅兵
——记北京化工大学大学生士兵曹洋

2017-07-07孙永钰

国防 2017年6期
关键词:北京化工大学仪仗女兵

谈 蔚 本刊记者 孙永钰

把最美的青春献给大阅兵
——记北京化工大学大学生士兵曹洋

谈 蔚 本刊记者 孙永钰

编者按: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士兵的源头在征兵,征兵的重点在高校。如何吸引大批高素质青年参军入伍、建功军营,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实现党在形势下强军目标的迫切需要,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本刊从本期开始,在《征兵工作》栏目开设《大学生士兵风采录》专栏,既介绍大学生士兵在军队大学校锻炼成长的感人事迹,又展示他们退伍后在学校和社会大舞台积极进取的良好风采,以期鼓励和吸引更多有志大学生青年到部队摔打磨练、成长成才。

曹洋,女,蒙古族,中共党员,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人,2012年9月考入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2013年9月入伍,2014年入选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首批女兵,光荣地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先后荣获2016中国年度“大学生入围奖”、北京化工大学“校园青春榜样”年度人物、阅兵训练标兵、优秀士兵、优秀学生干部、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

铿锵玫瑰,绿色梦想相伴成长

在曹洋还上小学的时候,每当看到电视里出现人民子弟兵的镜头,她都天真地告诉爸爸:我也想和他们一样!爸爸说:这是解放军,保卫祖国的,他们都是男子汉,而你是女孩子。女孩子怎么了?女孩子也能当兵!从那时起她就萌发了要当军人的念头,绿军装的梦一直伴随着她成长。曹洋酷爱运动,中学时便入选了学校运动队。高三那年,由于训练强度过大以及饮食不规律,她患了严重的贫血。但性格坚强的她并没有放弃,为了能为团队争得荣誉,她“轻伤不下火线”,仍然带病坚持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一年,她带领她的团队,为学校赢得了一次又一次荣誉,同时她也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上大学后,尽管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她心中的那个军装梦却一直沉甸甸地埋在心底,等待时机发芽、开花。

锲而不舍,命运定会垂青有梦想的人

2013年9月,在曹洋升入大学后的第二年,她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她顺利通过了体检、政审,满怀欣喜地拿到期待已久的入伍通知书,来到原27集团军某旅做了一名话务女兵。然而,刚入伍的她发现,这似乎并不是她想象中的军旅生活——每天都是单调乏味的背记号码、熟悉业务等各类繁琐工作,距离她心目中英姿飒爽的女兵形象相差甚远。但她没有一丝怨言,仍然坚持做到训练上吃苦耐劳、工作上勤勤恳恳、作风养成上严谨细致,最终以优异成绩圆满完成了新训任务。下到老连队后,她更是勤奋工作、积极上进。正当她埋头苦练业务技能、准备在军营大展宏图的时候,单位收到了军区要挑选三军仪仗队女队员的通知。曹洋凭借过硬的素质在300多名女兵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了面试、体能考核等各项选拔工作,于2014年2月被选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大队,成为一名光荣的仪仗女兵。

来到仪仗队的第一天,“献身仪仗,为国争光”八个大字就立即映入她的眼帘,也深深地刻在她的心中。使命用信念托举,投身仪仗事业就要有执著的坚守;仪仗重于生命、事业高于青春的庄严誓词深深震撼了她的心灵。于是,曹洋暗暗下定决心:既来之则安之,来了就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要为青春代言,要为母校争光。因此,她对自己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军政素质不断提高,先后完成仪仗司礼任务20余起,其中包括上海亚信峰会、海南博鳌论坛、北京APEC会议等重大任务,并于2015年2月担任了班长。当班长期间,她尽职尽责、从不懈怠,全班人员军政素质不断提高。2015年4月,曹洋由于表现突出光荣入党,同年被评为优秀士兵。

光荣绽放,接受党和祖国人民的检阅

参加迎外仪仗仪式(前排右一为曹洋)

2015年6月,曹洋再次通过层层选拔,光荣地成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方阵中的一员。北京的夏天,酷暑难耐,她在队伍里不分昼夜,用汗水丈量荣誉的长度。98米,128步,短暂却又漫长的整整3个月。每天12小时的队列训练,正步丈量,慢步、齐步、连贯正步、踩乐、分列式、从南走到北的1823米的2号跑道……这一串串数字,至今都是令她刻骨铭心、萦绕在心头久久不能忘怀的记忆。她完美地演绎着在每个受阅战士身上体现出来的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永不褪色的忠诚。经过3个月严格高标准的训练,曹洋自豪地走过了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党、国家和祖国人民的检阅。阅兵之后,曹洋再一次获得嘉奖,并被阅兵联合指挥部评为“阅兵训练标兵”。有人问她,部队的生活不如大学多姿多彩,仪仗队的训练更是充满了考验和挑战,你没有后悔过吗?她说:“值得,一次受阅,一生光荣。”

任重道远,而今迈步从头越

戎马三秋暖,抵御一世寒。完成了大阅兵任务后,曹洋脱下绿军装,又回到了那个和同学们一起紧张一起快乐的大学生活中。返校后,国家关于退伍大学生的一系列政策帮助她的家庭减轻了许多经济负担,同时,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两年的军旅生涯将曹洋锻造成一个全新的模样,她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充满了信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她将放下在部队取得的所有荣誉,从零开始,脚踏实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大学学业,用实际行动回报母校,为国争光。

(责任编辑:孙永钰)

猜你喜欢

北京化工大学仪仗女兵
特战女兵
乘风破浪的中国女兵
拉卜楞寺“道得尔”仪仗音乐的历史梳理①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采编系统正式启用公告
朝鲜时代卤簿制度与仪仗军服饰
专利信息分析助力高校科技创新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采编系统正式启用公告
欢迎关注我刊微信公众平台
此去不经年,后会终有期
各国阅兵式上的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