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7-07-06范洁�お�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范洁�お�

[摘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作为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动机;建构与完善概念,提高学生语言素养;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能力;统整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染色体变异;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7009402

一、核心素养的提出及概述

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1997年至2005年,该组织广邀学者进行了为期近九年的“素养的界定与选择”专题研究。研究指出,素养强调对知识、能力与态度的统整,是个体在与情境的长期互动中逐渐生成的,凸显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

随后许多国家及地区也纷纷启动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育目标体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以期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与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有关的,最基本的知识与能力、观念与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

综合表现。2015年11月,林崇德教授在北京首届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上透露,课题组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最终得出学生核心素养的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

社会参与: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自主发展: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

文化素养: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

二、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我国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是长期形成的以考试成绩作为教育质量评估的唯一标准,导致“育分”重于“育人”,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到课程领域,体现为“高校与中小学课程目标的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和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

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因此,确立以“核心素养”为基本框架的课程标准和学业质量评价体系,从知识导向到能力导向,再到素养导向,是实现学校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障。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动机。

研究发现,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动机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取得好成绩,其次是为了满足父母、为了老师,只有10%是满足自己的学习兴趣,这个比例非常低。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会产生真正的学习兴趣吗?很难!没有浓厚的兴趣能产生诺贝尔奖吗?不可能!任何一个诺贝尔奖都是基于浓厚兴趣产生的,没有兴趣就没有创造,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染色体变异》这节课的情境导入中,我抛出问题:邻居大勇得了一种奇怪的病,从小就和别的孩子长得不太一样。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会发出奇怪的声音。大勇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呢?这样导入,学生对大勇的病立即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通过观看视频和师生分析讨论,最后学生知道大勇的5号染色体与正常人不同,他患的是“猫叫综合征”,从而顺利解决了问题,并激发了学习的动机。

在随后的教学中,我以身高仅1.28米,却在2010年江苏高考中以398的高分被东南大学录取的“豌豆姑娘”朱玉君和智商不到健全人的30%,不知道自己的年齡,不识乐谱却享誉世界的著名指挥家舟舟为例,同样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立即对他们的染色体组成进行研究,通过和正常人的对比,发现了他们的染色体数目存在变异。

2.建构与完善概念,提高学生语言素养。

叶圣陶先生说,所有的课都应当是语文课。所谓都是语文课,是指所有的课都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应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修订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是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比如核心素养中语言素养的概念,已经不是语文学科的概念,也不是外语的概念,这里如果使用“技能”,概念定位可能会低一点,但对它的特点可以说得非常清楚,它的特点是有效的表达与交流,其实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作为有效的表达与交流,远远超越了语文的范畴。因此,学科教师既要研究本学科的教学,又要关注、研究、把握和落实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生物学里也有语言素养、数学素养、表达交流的能力,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建构与完善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例如,《染色体变异》这节课中,概念颇多,如下图所示。

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能辨析这些概念,成为这节课的重难点之一。我通过列举实例,让学生自己总结概念,再通过实例,完善之前总结的概念。比如,在庞大的蜜蜂家族中有三种类型的蜜蜂,他们是蜂王、雄蜂和工蜂。通过对蜂王和工蜂的

分析,学生建构了二倍体的概念,又通过模仿,建构了三倍体和四倍体的概念。一段资料“香蕉是三倍体、土豆是四倍体、小黑麦是八倍体,我们又可以把它们称为多倍体”又使学生建构了多倍体的概念。紧接着,通过对雄蜂的描述——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成,并分析了它体内的染色体数目,学生又建构了单倍体的概念。通过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

单倍体幼苗知识,学生马上修正并完善了单倍体的概念。在这一次的概念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抽丝剥茧,提炼概念,提高了语言素养,而且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层层递进,完善答案。

3.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提升学生能力。

新的教育模式下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素养,同样也需要教师提高素养,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促进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染色体组”这一知识点过于微观、抽象,学生一直不能很好地掌握。对此,我先给学生展示野生草莓和多倍体草莓的图片,引导学生比较它们外形的不同点;接着引导学生对两种草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进行观察,发现多倍体草莓染色体数目是野生草莓的两倍,从而引出“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学生马上提出问题:“什么是染色体组?”我拿出了一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以花色对其进行分组。通过观察每组13张牌的特点,学生认识到了染色体组的特点,并通过接下来的动手操作、辨析图形、寻找规律、应用规律等活动加强了对染色体组的理解与掌握。

4.统整三维目标,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刘恩山曾说:“我们如果强调知识的话,大家都会重视知识,强调能力的话也会一窝蜂,这个时候提出核心素养这个话题,兼顾了知识和能力,具有导向性。”统整三维目标,可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教育偏失

,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本节课不仅体现了知识的学习,还强调了能力的培养。比如,通过教材染色体结构变异图、果蝇体细胞与生殖细胞内染色体图、有关染色体组练习题的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与比较的能力。课后再探究“无籽西瓜的培育”,需要学生自己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另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本节课关注的重点。通过染色体数目变化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促进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与人友好、合作共事的和谐、圆融与豁达的性情,养成质疑、求实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蔣桂林.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生物学科素养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5,31(10).

[2]徐达.学科核心素养视角看美国高中生物主流教材——以“免疫系统”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6,32(3).

[3]张志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12).

(特约编辑安平)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