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2017-07-06黄洁翀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11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就业关系

黄洁翀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正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但是,经济市场发展中潜在的风险是不可预知的,市场经济一旦发生动荡,势必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民收入是否稳定与经济增长具有直接联系。因此,研究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的关系至关重要。文章首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以此来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经济增长;就业;关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1. 050

[中图分类号] F2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1- 0104- 02

0 前 言

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是反映国家经济运行状态的两个重要指标。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解决就业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要任务就是明确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新时期经济市场发展的背景下,只有对宏观经济与就业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新的认识,才能够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经济发展对策,实现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1 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

1.1 第一产业发展特点

在我国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中,农林牧渔业属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

我国属农业大国,所以国家对于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也相对较大,期望通过扶持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来实现农业的长足发展。但是,随着近几年城镇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第一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正在逐步下降。据统计,与1996年相比,2016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下降了近40%,而且还有持续下降的趋势。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产业总产值却在逐年递增。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先进设备越来越多,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不仅提升了劳动效率,而且對农业产量的增加也具有推动作用。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与过去相比,农业产业结构却呈现出了明显的变化。其次,国家财政部门对农业发展支持力度的增加也是农业总产值提升的重要原因。正因为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从而使得第一产业在劳动力持续减少的同时,其产量还能保持一定的增长。

1.2 第二产业发展特点

第二产业主要指的是加工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采矿业以及材料生产与供应行业等。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时代,所以,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具有重要意义。纵观我国第二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所以产业的发展会产生周期性的波动,进而对劳动要素流动、投资和国际间的贸易往来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稳定第二产业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分别从就业结构、投资结构、产业布局和国家资源配置政策等多方面着手进行了积极调整,以期更好、更高效的创造产业生产总值,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相关数据表明,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不同,在不同经济发展背景下,产业生产总量与就业增长率的关系也有所变化。比如说,从1993年至2013年,经济总量增长率不断上升的同时,就业增长率也在逐年递增。但从2013年至今,就业增长率上升的同时,经济总量增长率却出现了缓慢下降的趋势;反之,当就业增长率下降时,经济总量增长率却有所上升。由此可见,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相对而言存在较多影响因素,需要国家经济部门对其给予高度重视,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对产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

1.3 第三产业发展特点

第三产业在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中同样占据着重要位置。就当前第三产业发展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来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第三产业在一国经济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发展程度越高,第三产业的地位也就越高。另一方面,各类型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都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逐步增加。换句话说,第三产业在未来的经济市场中将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就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对劳动力的吸纳空间不大,如果第三产业在服务需求方面不能有所增长,那么就业比重的上升也就无从谈起。

2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研究

2.1 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循环关系

无论是哪一种产业下所呈现出的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致性,即经济增长既能够促进就业的增加,同时也依赖于就业的增加。在过去的时间里,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就业增加在西方经济学家的眼中是必然的。他们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生产效率和劳动力数量是决定国民财富的两个重要因素,生产效率高、劳动力数量多,国民财富就会增加,而国民财富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消费,促使多种新兴产业的兴起,继而促进就业率的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这些经济学家眼中,经济增长与就业是正相关的,其中经济增长中的投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巨大。因此,为了降低失业率,保持一定的就业率,就一定要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而大规模的国家投资是保持增长的必要手段。

而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研究,需要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有效结合起来。就我国当前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来看,第一产业中蕴藏了大量失业人员,这就意味着第二、三产业可以获得近乎无限供应的劳动力,但前提是需要保证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此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面临着新的问题,即城市发展的对劳动力的需求。无论哪一地区,其经济发展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都是有限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之后,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而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出路是对农村进行综合开发,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工业化程度,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农业部门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部门从业者的收入水平。这样,使得农村与城市预期收入差距减小,城市就业压力减小。

2.2 经济增长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

对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而言,若想长期实现经济增长,首要任务就是实现结构变化,这里所说的结构变化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变化和就业结构变化。可以说,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改善和转变的过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初期,大部分发展重点都放在了农业方面,之后逐渐向工业方面转变,最后从工业方面转为服务方面。

通过上文的介绍能够看出,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那么,产业结构的变动势必会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就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如果就业结构不调整,结果就是就业率持续降低,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经济发展初期,生产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是经济中的最大比例部门,社会劳动资源都积聚于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劳动者的能够逐步超过了农业部门,致使农业部门的就业逐渐减少。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技术进步使得工业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工业所需的劳动力减少,从而出现了”排挤就业”的效益;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为商业、金融业等技术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使得第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就业。库兹涅茨认为,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是人类走向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趋势。由此可见,经济增长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带动就业结构的变化,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3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增长率与就业率之间所呈现出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面对这种情况,国家相关部门必须重新认识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对就业政策与经济增长政策进行持续优化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在国际经济市场中的地位,促使我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赵长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研究[J].物流技术,2013(7).

[2]张明.中国劳动力资源变化的新特点及其对比较优势影响的机理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3(2).

[3]赵长明.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24).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就业关系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