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艺术歌曲《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的艺术特征与演唱诠释

2017-07-05谢金玲

艺术评鉴 2017年10期
关键词:结构分析艺术特征

谢金玲

摘要:人世间的善与恶、美与丑是人性最本质的特征,而用歌曲来表达这些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方式。本文将要从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歌曲的音乐结构、演唱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使演唱真正达到艺术共鸣的效果。

关键词:艺术特征;结构分析;感情表达;演唱要求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6-0146-02

人世间的善与恶、美与丑是人性最本质的特征,而用歌曲来表达这些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方式。本文将要从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歌曲的音乐结构、演唱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使演唱真正达到艺术共鸣的效果。

尚德义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长期以来一直从事作曲以及音乐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为我们国家培养了众音乐教育人才,他是一位有着强烈的艺术思想和追求的作曲家。1993年尚德义先生发表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这是一次大胆而又新颖的尝试,用音乐来塑造悲剧人物的形象,用特殊的音符来表达悲剧的情感,将听众带到了故事中去。之后他还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歌曲,为音乐初学者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里处处都体现着“美与丑”的对比,表达了作曲家对现实社会这种世态炎凉的感叹,以及追求高尚纯洁的人类灵魂的愿望。这种情感正是尚德义先生想要大胆尝试的艺术创作,他独特的选材角度,使这部声乐作品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这部声乐作品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不仅开拓了艺术领域的探索,而且对于文学作品的传播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成为我国现代音乐发展的奠基石。

一、歌曲的音乐结构分析

(一)对歌词的艺术性分析

歌词是艺术歌曲创作的关键,没有好的歌词加以衬托,再优美的旋律也无法将一首艺术歌曲表达的淋漓尽致。所以,对于作词者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他的创作必须要与所表达的感情与主题内容深度融合,产生共鸣,才能激发起自己的创作的激情与创作欲望。

当音乐响起时,这种优美又带有感伤的旋律和歌词很快就将人们带进了故事中去,简短的几十字就将敲钟人卡西莫多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并没有像文学作品那样加入过多的修饰语。《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这首歌并没有使用华丽语言来表达,歌词通俗易通,很容易让人接受,生动的塑造了人物美与丑的艺术形象。

(二)歌曲的曲式结构分析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三部曲式:

引子 ||: 前奏 A 间奏 B C :|| 尾声

小节 2 8 12 2 8 8 24

调性 f小调 低沉的钟声引出全曲的主旋律,紧接着出现的分解琶音将听众带入了故事中去。

A段落:12个小节,简单而直接的表现出敲钟人的性格和形象,以描述故事内容为主。歌曲旋律变化不大,比较平稳,抒情又完美的与歌词相融合。

间奏:这两小节的织体发生明显的变化,用柱式和弦的强奏来模仿钟声,更好的引出B段落。

B段落:8个小节,整体的气氛被带动了起来,浑厚的钟声反映出敲钟人内心的愤恨和不满,无论是节奏上,还是旋律上都将整首歌曲推向了高潮。

C段落:8个小节,是A段落的变化发展,但是与A段落使用的织体截然不同。

尾声:是全曲的升华部分,用虚词“啊”和C乐段的部分旋律进行结束,表现了主人公在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失败后的无奈。

这样的曲式结构很容易就将故事中的爱恨情仇表达出来,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出来,这正是艺术歌曲的魅力所在。

(三)钢琴伴奏对这部歌曲的表现作用

钢琴伴奏对任何一首歌曲都很重要,很多歌曲的感情都是通过伴奏传达出来的,好的伴奏是吸引爱好者的关键,这点我深有体会。在学校实习的时候,教孩子们唱歌,稍微加一些独特的伴奏,就能引起孩子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勾起他们的好奇心。对于艺术歌曲而言,伴奏织体与和弦是体现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的关键。《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这首歌曲的钢琴伴奏很好的将歌曲中情感烘托出来,同时也体现出尚德义先生对艺术歌曲创作的独具匠心。

二、歌曲的演唱要求

(一)悲剧情感在演唱中的体现方式

把一首歌曲完美的演绎出来,最重要的是先把握这首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对于《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这首歌来说,悲剧情感的体现至关重要。首先要明白歌曲的感情基调,对于故事中的每个人物都要分析透彻,如果不能理解歌曲悲剧性的所在,无色无味的去演绎它,再好的歌词,再美的旋律,也只是一个空壳而已。

(二)演唱技巧

1.咬字

以前上声乐课时,老师总是强调,发音要准确,咬字要清晰,就像《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歌曲中的开头第一个字“在”,要清晰有劲的唱出来,像钟声一样敲打进人们的心中。演唱时每个字都要狠狠咬住,唱到高位置,才能更好的表达敲钟人内心的沉重。我们经常说“字正腔圆”,就是要唱的圆润,又不会模糊,要保持准确的口型状态。

2.呼吸共鸣

在声乐演出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唱到最后,声音越来越小,演唱不流畅等等很多类似的问题,这些都是基础没有打好,不会灵活的偷气和换气,共鸣腔体没有打开,气息不稳定,导致歌唱者产生疲劳,达不到完美的音乐效果。《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這首歌对于气息之间的转换,共鸣腔体的通畅要求更高。比如高潮部分,演唱时气息一定要连贯,才能体现出爆发力。

三、本人演绎这首歌曲的创新性实践

(一)歌曲的二度创作

唱歌就像是在演戏,能不能让观众信服,全看演技有多好。在《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这首艺术作品中,我认为感情和表演是至关重要的,当钢琴的第一个音刚落下时,就要完全地融入进去,与钢琴合为一体,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它演绎出来。经过很多次的演唱,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唱到“啊”字的时候,把后面的旋律稍微加上几个跳音,那又是另一种歌唱的感觉了。当然,这只是一种想象,还有很多瑕疵和不足,还要不断的去研究和探索,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的提高艺术修养,多向导师请教演唱技巧和方法。声乐表演是靠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经验,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演绎更好的作品。

(二)歌曲对自己专业的帮助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这首歌是让我的声乐水平提高的重要部分,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艺术歌曲。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被歌词和旋律深深打动,我喜欢那种低沉又悠扬的感觉,我开始查阅各种资料,想着自己能不能把它完整的演唱出来呢? 舞台就是用来展现自己的地方,我喜欢唱歌,这是一种生活享受。通过《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这首歌的学习,我明白了唱歌也是一种生活体验,只要你肯努力,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现在我也会经常唱一些艺术歌曲,从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让我的歌声能够打动更多的人。

(三)由此引发对同类艺术歌曲的感受与总结

学习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这首歌,我才知道演唱同类艺术歌曲时,先对作品进行分析和了解,透过创作背景更好的把握作品的风格特点,对旋律进行认真分析,对作品的角色、感情、声音、力度、咬字方面进行专业处理,反复练习,才能更好的将艺术歌曲的特点演绎出来。

四、结语

歌曲《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是尚德义先生的经典之作,他精湛的创作技巧,加上志同先生深厚的文学底蕴,共同打造出这部完美的艺术歌曲,传达出“真善美”的心灵。同时也显示出我国在艺术歌曲创作中的优势和独特魅力,让音乐爱好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论文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能给予指导,让我对声乐演唱有更多的学习和提高。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艺术歌曲,不断的去探讨它,让我们国家的音乐道路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刘艳芳. 尚德义艺术歌曲《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创作手法探析[J].齐鲁艺苑,2010:(04).

[2] 邹丽丽.《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悲剧之源[J].芒种,2013:(10).

[3] 赖丽.歌曲《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作品论析[J].音乐创作,2013,(04).

猜你喜欢

结构分析艺术特征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情况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情况分析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影片《推手》剧作结构分析
疲劳分析在核电站核承压设备设计中的应用
山东省服务业统计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