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社会古筝基础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07-05李惠君

艺术评鉴 2017年10期
关键词:认识基础

李惠君

摘要:社会古筝教学是业余性质的音乐教育群体,教学方式种类繁多,在个人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包括入门教材的编写、演奏技法的循序渐进、对古筝学习的正确认识三个方面。本文发表了自己对入门教材编写的建议,希望这些想法能给社会古筝学习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社会古筝教学;基础;入门教材;认识

中图分类号:J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6-0050-02

筝,中国民族乐器之一。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因其历史久远被今人称之为“古筝”。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物质条件丰厚的同时,精神享受也随之提高。古筝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项,有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底蕴。它的演奏坐姿优雅,声音优美婉转,音色晶莹剔透,能够打动人心,受到了现代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因此吸引了社会各个年龄段的人与古筝结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古筝,并以此来丰富业余生活,享受古筝音乐的美。

很多人学古筝之前都是有所闻所见,喜欢古筝的优雅动听,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可以达到自己理想的效果。步入古筝学堂以后,会发现越来越難,兴趣逐渐削弱,积累了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自己又无从下手等等,各式各样的问题就出来了。作为一名古筝教育者,对这些现象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做。

一、社会古筝教学的现状

(一)社会古筝教学的对象。社会音乐教育主要是学校以外的文艺单位、团体或个人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有关音乐方面的教育。各类学校为社会所提供的音乐教学方面的服务,也属于社会音乐教育的范畴。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世构成社会音乐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一般说来,社会音乐教育大多具有业余的性质。儿童与青少年是社会音乐教育的主要对象。

古筝是中华民族传统乐器,音乐曲调优美柔和,演奏喜事优雅大方,因此受到不同年龄段人的喜爱。在幼儿、儿童、青少年、青年、中年的人群中,都能找到古筝爱好者。由于儿童与青少年处于对音乐魅力表现最敏感的阶段,同时又是培养对音乐艺术的爱好、掌握艺术技能的最佳时期,所以,儿童与青少年的学习者居多。

本文所提出的问题也主要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结合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发展的需求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社会古筝教学的形式。社会古筝教育是社会音乐教育中的一项,所教内容主要是以古筝演奏为主,还会涉及音乐相关知识。在以上所提到的文艺单位、团体、个人、学校这些为社会音乐教育服务的组织中,涉及到社会古筝教育的最常见的就是个人。

自80年代以后,出现了古筝学习的热潮,一批接一批的古筝学习者遍及大小城市和乡村,至今这种现象依然在保持,习筝人越来越多。正是这种现象的不断延续,促使各种规模的古筝学习班不断涌现,规模大的可以称之为古筝学院、艺术学校,稍小一些叫艺术中心、培训中心、培训班等,也有个人不开班舍,只招收学员到自己家上课。

社会古筝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教育现象,教育机构繁多,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不拘一格。学生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从零开始学起。教师则不一样,有专业的、业余的,因此对教学方式的见解不同。笔者根据自己几年来的社会古筝教学实践,总结从中遇到的问题,并加以自己看法和建议。以下先将笔者接触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概述:

1、学生的年龄。社会古筝教学的涵盖面较广,包括儿童,一般指十二岁以前;青少年,一般指十二岁至十八岁;成人,一般指十八岁以后。

2、从事古筝学习的时间。这些学生中,对古筝的接触时间参差不齐,程度有就不一样,教学方式就得因人而异,不像学校教学那样统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初学零起点;有过长时间的学习但已间断很久;三年以内从未间断。

3、古筝基础学习的方式。如果是零起点的学生,我就会根据自己的方式去引导学习。但也有很多是在其他地方学了一段时间的学生,其学习方式和演奏方法都各不相同,对同样一首曲目所掌握的内容都不一样。例如《战台风》,这是一首七级演奏曲目,这是大多数教师在进行七级曲目教学的首选曲目。它里面有很多演奏技巧与要求是在六级曲目里不曾涉及到的,又是八级曲目演奏最关键的基础。这也成为学生中众所周知的曲目,很多刚刚入学的学生都为之向往。有的学生为了早早学习《战台风》,在基础不牢固的情况下强制性对其进行学习,导致所演奏的《战台风》没有任何意义,音乐与演奏技巧没有任何讲究。而有些学生就是按部就班地学习,对音乐的理解和技巧的掌握比较到位,对《战台风》的演奏,不但技巧可以熟练掌握,音乐内容的表达也较为清晰。

4、对基本乐科的了解。古筝演奏的学习,除了演奏技巧的掌握,基本乐科的学习也非常关键,但是很多人常常忽略这一点。古筝入门教材种类繁多,基本上都是注重演奏技法的讲解和练习曲。虽然这些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但练习曲的演奏需要识谱,识谱就需要对记谱法、节奏节拍等部分乐理知识有所了解,很多教材中都没有涉及到。

5、对古筝学习的认知。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对古筝的学习是由家长提出来的,其出发点大多数都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能够在音乐方面有所了解。随着学琴时间的积累,认识到不少的琴友,相互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及想法,产生了很多不良的现象。比如有的孩子或家长看到别人学的比自己快,考的级别比自己高,因此就不管学习过程快慢与质量的好坏,强制性地学习高级别的曲目,为了考级而学习。子这个过程中,不但失去了学习兴趣,更是给孩子带来了厌恶感,造成考级之后不愿意再看到古筝,长时间下去把所学的东西忘的干干净净却也不想再学习的情况。有的孩子对古筝学习的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急不躁,按照老师的思路和自身的情况,按部就班地学习着,不但扎实地掌握了基本功,而且也培养了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外生活,培养了乐观的性格。

二、对社会古筝基础教学的思考及建议

(一)基本指法演奏的重要性。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很多初学者以为:基础、刚刚开始、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因此对基础的学习少了很多重视。当演奏的乐曲难度越来越大的时候,发现困难重重,才发现基础的重要性。

古筝的演奏技法循序渐进,单个手指的托、抹、勾、打;双手指的勾托、抹托、大撮、小撮;三个手指的和弦、琶音、三指轮、勾托抹托套指;四个手指的琶音、四指轮、和弦;双手演奏。从大指摇到双指摇、三指摇,再到扫摇。连托、连抹到上行、下行刮奏等等,这些演奏技法都是由简入深,但基本的手型、触弦点、发力点等指法要求都是一样的,演奏技法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为乐曲的演奏打下基础。

(二)正确引导对古筝学习的认识。一般来说,社会音乐教育大多具有业余的性质。这主要原因是因为受教育者利用学习和工作之余,通过某一方面音乐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以满足自己的艺术爱好和之趣,提高音乐技艺水平,丰富文化生活。

古筝优美的琴声、优雅的演奏吸引了不少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正是因为这优美和优雅让他们对古筝产生了兴趣和喜爱,也就是从兴趣入手开始接触。在渐渐地学习中,出现了学生之间攀比学习进度、考级级别的高低、学习实践的长短等现象,使得很多人盲目追求时间短、进度快、级别高,忽视演奏质量和学习兴趣,又会发现很多技法难以熟练掌握、自己演奏的乐曲难听,甚至讨厌古筝。这种现象的出现很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因此,在社会古筝教学中,要遵循教育的性质——业余性,在不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情况下进行,以培养兴趣和爱好为目标进行演奏技能的教学,在逐步提高演奏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生活增添趣味色彩。

三、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音乐来舒服内心的情感,去接触音乐、学习音乐、了解音乐。古筝,是表达音乐的一种工具,它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了解它,感受它。

社会古筝教学机构种类繁多,教学方式方法各式各样,难以概括,笔者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都是带着对古筝的喜欢走进课堂寻找古筝给他们带来的生活的乐趣。课堂教学是由师生间的配合来完成的,教师要抓住孩子的兴趣,将生活中快乐的元素融入课堂,使得学习内容趣味化、生活化,在享受生活与学习所带来快乐的同时,掌握演奏技巧,提升演奏水平。让音乐走进孩子们的生活,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欢乐,用琴声表达他们心中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赵越一. 新世纪古筝艺术繁荣期之特色[J]. 当代音乐,2016-06-25

猜你喜欢

认识基础
四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趣味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