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参加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的问题与对策
——以河池市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考点为例
2017-07-05凌金波
凌金波, 韦 芳
(1. 河池市教育局 教科所,广西 河池 547000; 2. 河池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西 河池 546300)
师范生参加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的问题与对策
——以河池市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考点为例
凌金波1, 韦 芳2
(1. 河池市教育局 教科所,广西 河池 547000; 2. 河池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西 河池 546300)
师范生参加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存在回答问题不能把握关键;试讲展示基本功不够扎实;答辩反思不够深入等问题。主要对策是高校职前的小学语文教师教育优化课程内容,彰显课程内容的实践品质;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课例分析的实践取向;“互联网+”微课型,强化教学技能训练常态化;与小学协同培养,构建“全程实践”模式,以期提高师范生参加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质量,进而提升其培养质量。
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生;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教师教育
教育部新近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前提条件。”“教师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1]考生笔试合格者才能报名参加面试。面试按学科分组进行,“所有考生要在既定时间内,按照规定的题目和内容,主要通过备课、试讲、展示、观察、陈述、提问、答辩等方式,由一组面试考官对考生是否具备一名合格新教师的基本能力素养和职业发展潜质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2]。教师资格从“省考”到“国考”,在笔试方面已陆续有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但对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尚未引起足够关注。作为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考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师范生参加面试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研究,对症下药,帮助师范生提高面试质量。
一、师范生参加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问题的描述及分析
针对师范生在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将从回答问题、试讲展示、答辩环节做出描述及分析。
(一)回答问题:不能把握问题关键,止步于表面
面试第一环节,回答规定问题(结构化面试)。面试内容为“考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个规定问题,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3]。“问题情境来自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的具体实践或者社会比较关注的关于学校与幼儿园热点现象,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是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经常需要面对和处理的”[4]。例如,学校要让一位毫无经验的新老师来担任班主任工作,你可以给他什么建议;如果你班有一个同学经常不交作业,你怎么处理?要求考生把握问题关键,阐述充分理由。主要从职业认知、心理素质、言语表达、仪表仪态、思维品质等方面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大部分师范生的问题回答,都有正确的职业认知,对小学生有责任心、爱心,但把握不好问题关键,欠缺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将事与理融合,将知识转化为方法、能力,因而问题的回答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是普遍存在的通病。
案例1:某五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总是突然发出怪叫或故意回答错题以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
师范生在回答问题时意识到“尊重学生、以理服人”,但多是带到办公室询问、批评,最后提醒“下次不能再这样做”,这种教育方法治标不治本,学生会屡批屡犯。
分析:师范生在回答问题时,首先应表述自我情绪的调控;其次,采用冷处理法,对这一轻度不良行为用目光制止或身体接近传递听讲信息,回到正常的课堂教学。最后,遵循疏导性原则,下课后用充裕时间了解事件真相或根源,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应尽量避免“只顾树木丢失森林”的局面。
师范生应当从五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分析该孩子已进入青春早期,常常喜欢用异样的言行引起他人(特别是异性)的关注,明确了病因才好对症下药。不但要帮助学生加强道德认知——不能这样做:这种异样行为对他人和自己学习秩序的影响,意识到尊重与被尊重是互相的;还要明确道德行为——可以怎样做:1.引起他人关注的其他途径:回答问题的精彩言论,对他人的帮助、为班集体获得荣誉等,以这样的方式引起他人关注才是有益的;2.与学生商量达成约定,奖励和惩罚并用:(1)正强化奖励:如能在一节课内改正缺点,可发一条表扬短信给家长、一次班级公开表扬、增加自由参与班级活动的特权等;(2)“代价式”惩罚:取消一次课外活动机会或取消调换座位的选择权等来消除不良行为。从学生心理切入,有实际操作方法举例,可以展示出师范生良好的教师职业认知、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以及恰当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试讲展示:基本功不扎实,学科技能不凸显
面试第二环节:试讲展示(情境模拟)。面试内容为“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时间10分钟”[3]。这是无生的片段教学,是整个面试环节的重头戏。例如,《荷花》试讲要求:(1)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2)教学过程须有提问环节。(3)试讲时要体现师生互动[5]。主要从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方面,综合测试考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学科教学能力。大部分师范生都能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环节规范,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部分师范生试讲展示存在汉字读音不正确、语音含糊,粉笔字书写笔顺不规范、间架结构不匀称等现象,从中折射出部分师范生语文教学基本功欠扎实的问题。
案例2:在小学语文三年级《燕子》第一课时的试讲中,师范生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分析:独体字作为部首偏旁时,要变体。如“禾”在“秋、梨”中,最后一笔捺变点;“足”在“踢、跑、跳”中以及在“踅”中变化是不同的。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板书应以正楷为准,部首细微的变化与汉字书写时的避让、穿插等组合规律要在书写中表现出来,才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正确、规范、美观”的书写要求。
3.形近字区分未掌握方法和规律。在词语教学环节多次把“吹拂”读写成“吹佛”。
分析:如果从字理上分析则易区别:“拂”有掸去、拭之意,故从“扌”;“佛”指神、仙人,故从“亻”;而“吹拂”在文中有春风轻轻吹过如手轻抚之意,因此是“拂”而非“佛”。
4.多音字读音选择不分语境。在朗读时将“剪刀似的尾巴”的“似”一直误读为“sì”。又如,不能依据句子“原来是螃蟹用大鳌夹住了他的手”中读准“夹”(jiā)音。
分析:“似”:只有在“似的”中才读“shì”,其他都读“sì”——相似、好似、似乎等。“夹”:当表示从两边钳住,表动作时读“jiā”,如夹住、夹紧;表示有两层(衣服)时读“jiá”,如夹袄、夹衣;因此,在句中应根据语境理解意思选择正确读音。
案例3:学段教学重点不明。二年级《刘胡兰》第一课时教学试讲。师范生能根据“提示”首先进行字词教学,再梳理课文内容。但面对16个“会认字”和8个“会写字”的繁重教学任务,依然采用逐个生字教学的方法,全部由教师带读教写,本课中6个要求既“会认”同时又是“会写”的生字,未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识字教学策略。在进行10个生字的教学后,试讲时间很快到了,用“剩下的生字大家回去自学”来代替,急忙进入课文,无法完成试讲任务。
分析:学段教学重点不明是低、中学段第一课时试讲中最典型的问题。低学段识字写字教学要“多认少写”,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考生在备课时,对于同一课中认写重合的字要调整教学方案,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教学汉字的“音、形、义”。例如,字音教学要将生字打乱顺序按读音归类整合教学:后鼻音一组、三拼音节一组等;字形教学按结构分类:左右结构一组、上下结构一组等;字义教学可通过组词、说句等方法穿插进行。汉字教学都是“先识后写”,因此“会写字”就不重复音义教学,直接进入写字教学。写字教学可按结构归类指导:左窄右宽、左右相等,还应关注笔画,如本课出现的“买、卖、兵”三字都有点,点却不同,有短点有长点,这些细节应是写字教学的重点。
案例4:语音面貌欠佳,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音不明,朗读课文声如蚊蝇;表述辞不达意,用语不规范,将方言“翻译”成普通话来讲。如,将方言“好咩”“不太好咧”“得了(liāo)”直接“翻译”用在试讲中;再如,试讲过程中总是用“接下来呢”“好吧”承接下一个话题,频率过高,就成了口头禅。
分析:课堂上应使用规范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规范包括语音规范和语法规范,还要音量适当。规范的语言、相对标准的语音会让试讲成绩“更上档次”。
(三)答辩环节:教学反思不够深入,修正不到位
面试第三环节:答辩。面试内容为“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内容和测试项目进行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3]。答辩是考官根据考生的试讲情况即兴提问,常见问题有三类:一是教学设计相关问题。例如,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是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设置?你教学目标中提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具体在哪个环节体现了?你认为刚才的试讲能达到这个预期目标吗?二是学科素养相关问题。例如,生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不同年级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你认为应侧重哪方面的教学?你今天试讲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请你向我们介绍王维的其他诗歌。三是试讲中的失误相关问题。例如,课文中有一个词,“镶嵌”,请你在黑板上写一写(考生在试讲时写错字或书写笔顺不正确)。通过上述的提问,把反思、补充、修正试讲中失误的机会留给考生,综合测试考生对自己试讲课堂的教学行为、教学艺术的反思能力和应变能力。部分师范生试讲后,教学反思不够深入,答辩修正不到位。
案例5:二年级《刘胡兰》第二课时试讲,师范生多次提出“请同学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在答辩时,考官提问:“在教学中,你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这是否符合第一学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现在给你重新设计,你会怎样处理?”师范生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尚方宝剑”,说出不符合第一学段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
分析:师范生应瞬间回顾刚才的教学情况,迅速反思、补充与修正。如第一学段学生要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教师应当提供“阅读提示”或“自学导航”,有具体步骤和方法的示范指导。《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6]。第一学段学生刚刚学习默读,正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要时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表述不当。师范生如能这样有理有据的反思与修正,不仅能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还能使面试增彩。
二、提升师范生参加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质量的对策
教师资格考试的笔试与面试各有侧重点,两者相辅相成,与笔试相比,面试更侧重考核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它注重以言语和教学活动的互动形式呈现考生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教学技能和综合素养,彰显了实践取向、能力为重的价值诉求。基于此,高校职前的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必须密切联系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特点与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师范生参加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质量,进而提升其培养质量。
(一)优化课程内容,彰显课程内容的实践品质
小学教师资格结构化面试中,问题(问题情境)的设置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职业认知类。例如,一位教师觉得教师职业很辛苦,工资低,对工作力不从心,你怎么看待。主要考查考生对自我认知和对教师职业的正确理解。二是人际交往类。例如,假如你是一位新老师,有一位同事爱说别人的坏话,你怎么办?现在很多老师都是用短信、微信来和家长联系,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如果你们班有一个同学经常不交作业,你怎么处理?主要考查考生能否运用沟通技巧妥善处理与同事、家长和学生的人际关系。三是应急应变类。例如,上课学生跟你报告说同桌偷吃了他的苹果,你会怎么处理?主要考查考生的教育机智,能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情绪调控和灵活的思维艺术地解决问题。四是综合分析类。涉及的面较广,以案例和热点问题、有争议的问题出现。例如,小明在作文中写到长大了要当一名小丑演员,老师评语:希望你能给全世界带来欢乐。对此你怎么看?谈谈你对“有偿家教”的看法?解决这些教育情境问题,需要师范生具备情境知识、案例知识、策略知识等实践性知识。
据此,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应从以下两方面完善:首先,从《人民教育》《班主任工作》等期刊中遴选正面为主、反面为辅的教育案例(教育情境问题),或者走进小学教学现场,搜集和精选鲜活的教育情境问题,建立教育情境问题资源库,并将其整合到课程内容中。
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师范生案例研讨经历五个基本步骤:案例呈现、案例设问、案例分析、理论提升、总结应用[7]。案例呈现,分析界定情境问题要素;案例设问,案例解决需要运用到哪些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调动自身知识储备;案例分析,师范生分小组探索、猜想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理论提升,教师引领师范生调动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对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进行调整、修正,实现教育理论的重组与知识转化;总结应用,师范生将在特定情境中获得的问题解决策略在类似的教育情境中迁移运用或创新运用,既实现教育情境问题对课程内容的统整,又潜移默化地帮助师范生建构与教学事件相关的情境性知识,彰显了课程内容的实践品质。
(二)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课例分析的实践取向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的“情境模拟”,以课例为载体,综合测试师范生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美国哲学家多纳尔德舍恩(Donald Schon)认为教师要成为“反思实践家”(reflective practitioner)的关键之一是与情境对话[8]。课例分析“具有情境性、反思性及建构性等特点”[9]。据此,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应改进教学方法,以课例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合作探究、行动研究等方式,让师范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行动者。
首先,丰富小学语文课例研究资源。教师可通过互联网资源遴选适切的课例,或深入小学语文教学现场遴选课例,探寻课例背后蕴含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
其次,开展小学语文名师课例探究。以课例为载体,4-5名师范生组成实践共同体,采用任务驱动式,引导师范生对课例中名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朗读指导、写字指导、课堂评价语等教学实践问题开展合作探究,应用所学教学理论以教学细节为依据阐述自己的观点。使“理论之应用”和“实践中之理论”两种范式[10]相结合,提高课例学习的示范性、引领性。
第三,开展小学语文课例行动研究。包含教学设计、课前说课与课例片段实践演练。分层进式三级训练:第一层级,课外自主演练。师范生每4人一组,组成实践共同体,确定课例,如言语反复、结构反复的童话文体《小壁虎借尾巴》,集体备课,撰写基于个人经验的教学设计,由2人开展课例片段教学,尝试借鉴与运用课例研修中习得的名师的实践性知识,如薛法根《猴子种果树》的词串教学法、教学内容的组块策略:听故事,知结构;讲故事,用结构;续故事,化结构等实践性知识。片段教学后,共同体成员针对片段教学暴露出的问题与困惑,进行诊断、反思,撰写基于团队协作的教学设计。第二层级,教师引领下的演练。由组内1人开展课前说课和反思后的课例片段教学。教师以课例片段教学为靶子,引导共同体成员评课,理解、建构“如何根据童话文体确定教学重点”“如何找准童话读写训练点”“童话阅读教学设计基本要领”等实践性知识,并对成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使共同体成员后续教学行为得到改进。第三层级,课外自主演练。团队协商,撰写基于实践反思的教学设计,再由组内1人进行课例教学。通过几易其稿的教学设计、一课三反思的课例研修、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师范生经历从对名师的简单模仿到教学理念的内化过程,以“教学实践促进从行为模仿走向理念内化的方法变革”[11],有效推动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习得与建构。
(三)“互联网+”微课型,强化教学技能训练常态化
语文教育家周一贯先生认为,“‘互联网+’理念体现了信息革命的强大威力,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自然也无法摆脱它的影响”[12]。同样,“互联网+”思维也影响着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范式转型。过去,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在微格教室进行,模拟课堂、录制、播放,同伴互评、教师点评都是面对面的、即时的,这样的学习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课堂学习与课外技能训练两个时间段泾渭分明。如今,大数据时代,微博、QQ群、微信群及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新媒体技术创生了学习资源泛在性和技术环境连通性的无缝学习环境,促使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进行微创新,探索出无缝学习环境下的“互联网+技能训练”微课程的实践策略:
首先,在“互联网+”背景下,创生教学技能的“无缝学习”。例如,为训练师范生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的朗读技能,现代汉语课程结合“朗读和语调”的章节内容,课前,将普通话朗读范例音频、小学语文教材课文范读音频资源,通过MP3下载或维棠FLV视频下载,上传到班级QQ群;或将小学语文教师杂志微信公众号栏目“教师好声音”(优秀教师的课文朗读)推荐到微信群,布置师范生WIFI环境下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前置性学习,在音频范例的学习中,师范生直观感受与体验小学教材不同文体课文朗读的句调、停顿、重音等朗读的表达技巧,并以此为范例多听、多读。课上,教师结合师范生所熟悉的音频案例,引领师范生根据朗读内容揣摩与掌握朗读的技能技巧,并进行个别的朗读实践与指导。课后,要求师范生自己录制课文朗读语音作品,上传班级QQ群进行语音展示与交流。新媒体技术创造的无缝学习环境,帮助师范生改善学习体验,提供个性化学习方式,实现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融合”[13]。
其次,开展“互联网+技能训练”微课型。在无缝学习环境中,教师是学习的设计者和助学者[12]。一是教师根据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大纲要求,设计若干套试讲演练题目。二是师范生自选试讲题目,按照试讲面试流程与要求,备课20分钟,按照准备的教案在微格教室进行10分钟的“微课型”模拟教学。在试讲前按下录像键,录制整个试讲过程。三是将录制好的“微课型”视频通过网络技术上传到教师QQ或班级QQ群。教师或同伴可在本地或异地在线随时观摩,完成同伴点评与教师点评。师范生可根据同伴或教师的点评建议,修正教学方案,再进行模拟教学。“远程诊断”突破时空限制,师范生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反思与修正,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时间与方式上也变得更为灵活,一课多轮,实现了教学技能的有效提升。
(四)与小学协同培养,构建“全程实践”模式
教师职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要提升师范生的小学语文教学能力,必须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构建“全程实践”(课程内实践、校内技能实训与校外实践)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4年不间断的教育教学实践系列活动[14]。与小学协同培养,是“全程实践”培养模式有效实施的保障。基于此,高校必须与小学建构“U-S”共同体(教师教育共同体),“充分利用小学提供的现场实践和经验资源,形成高校与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15]。与小学协同培养,具体体现在认知见习、专业见习、教育实习三大实践环节,每个实践环节都配备校内、校外导师。认知见习安排在一年级,组织师范生到小学进行为期一周的观摩实践活动,全方位认识教师职业岗位,增强教师职业的认同和岗位的认知。在跟师过程中,师范生习得实践导师处理教育情境问题的策略方法与技巧,为结构化面试积累情境性知识实践智慧。专业见习安排在二、三年级,集中见习1周,分散见习2个月。师范生与小学语文教师以师徒结对的形式深入课堂,通过课堂观摩、课例研修、上体验课、听课评课等活动,从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走向知识的操作,为教师资格面试的情境模拟打下坚实基础。教育实习安排第四学年,师范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基于教学问题解决”的反思性教学与情境研究,在问题解决的教学实践中,其专业情意、专业能力与实践性知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1]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EB/OL].(2013-08-21)[2017-04-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151/201308/t20130821_156643.html.
[2]冯加根.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认定的新要求[J].中国考试,2016(4):42-45.
[3]2016年上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广西考区面试报名[EB/OL].(2016-12-13)[2017-04-11].http://www.gxeea.cn/view/content_1019_20139.htm.
[4]冯加根.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问题刍议[J].中国考试,2015(1):40-44.
[5]教育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大纲(试行·面试部分)[EB/OL].(2011-10)[2017-04-11].http://ntce.neea.edu.cn/html1/report/1508/379-1.htm.
[6]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黄白.教育学案例教学法的选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7):150-153.
[8]钟启泉.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7(10):8-14.
[9]陈欣,李高峰,许桂芬.课例研修模式的特点、操作要素及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5(10):115-119.
[10]杨燕燕.论教师职前实践教学的取向转换[J].教育研究,2012(5):84-89.
[11]胡春梅.基于核心能力发展的新教师培训模式初探——以初中语文学科为例[J].教育理论与研究,2016(23):35-38.
[12]周一贯.“互联网+”思维镜像中的语文教学变革[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6(1):4-6.
[13]祝智庭,孙妍妍.无缝学习——数字时代学习的新常态[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1-16.
[14]王智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研究,2007(5):25-30.
[15]韦芳.“U-S”共同体下小学语文教学法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河池学院学报,2013(4):104-110.
[责任编辑 韦杨波]
O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the Interview Taken by Normal School Students for Chinese Teaching Qualification at Primary Schools——Taking the Interview in Hechi as an example
LING Jinbo1,WEI Fang2
(1.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Hechi Education Bureau,Hechi,Guangxi 54700;2. School of Teachers’ Education, Hechi University, Yizhou, Guangxi 546300, China)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qualification interview for Chinese teachers at primary schools taken by normal school students.For example, they can’t catch the key points in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they show poor basic skills in their trial lecture; their debating abil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re not good enough, and so on.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should revise the course contents, highlighting practical teaching;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focus on the practice orientation of teaching case analysis; apply “Internet+ Micro-lesson” mode, strengthening teaching skill training normalization; cooperate with primary schools to train the students, building “Whole Course Practicing” mode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qualification interview taken by normal school students, and to promote the teachers’ training quality.
teaching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s; normal school students; teaching qualification interview for Chinese teachers at primary schools; teachers’ education
G65
A
1672-9021(2017)03-0118-06
凌金波(1978-),女,广西河池人,河池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语文教研员,小学中的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2016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A类“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16JGA313)。
2017-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