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木版年画中的生肖相克思想探析
——以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木板年画为中心
2017-07-05于奇赫
于奇赫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 200444)
中国传统木版年画中的生肖相克思想探析
——以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木板年画为中心
于奇赫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 200444)
本文以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所藏的两幅晚清民国时期的木板年画为观察中心,并且通过后世木版年画的比较找到了这一图式的产生地点,分析其生肖相克原理形成的依据。十二生相克原理与《周易》中的地支六害有关,是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学说的一部分。对于十二生肖相克理论的批判从汉代就已经开始,男女婚姻生肖相克谚语的传播与流行,演变为一种迷信的思想,反应了民众普遍抵触宗教仪式的心理,也体现出了人们对于十二生肖这一题材的喜爱。
木版年画;十二生肖;相克;天干地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婚姻
木版年画是中国一种以手工制版和印刷为核心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公元868年唐代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1](P87),表明唐代版画的雕版与印刷技术已经颇为成熟。北宋时期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专门售卖年画的“画市”。[2](P205)而后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清朝木板年画的发展到了鼎盛阶段,其制作流程与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了多个特色鲜明的木版年画制作中心。中国木版年画的题材广泛,制作样式多样,并且价格低廉,易于传播。木板年画是民间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双重载体,是保存农耕文明记忆的一笔丰厚的财富。十二生肖是中国木版年画的创作题材之一,其思想形成远远早于木版年画的制作与印刷。以十二生肖为主题或纹饰的木板年画,一般都是单幅(图1)或者是组合(图2)出现,其形式、尺寸多样,寓意也十分丰富。单幅生肖木版年大量印刷于生肖新年之前,周围装饰一些植物纹样与吉祥图形;组合的生肖图像多用于主体年画图案的装饰,常常只表现动物的外轮廓与剪影。从《诗经·小雅·吉日》记载的“吉日庚午,既差我马”[3](P122),到云梦睡虎地和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日书》,我们可以看出古人一直在进行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的搭配,并以《周易》为基础进一步融合阴阳五行与生辰八字的思想,创造一个研究人生命运的思想系统。这种研究命理的思想系统从古至今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之中,是中国民俗和社会心态最充分的反映
图1 部分武强生肖年画 图2 六子争头年画
一、中国传统木版年画中的生肖相克图像
由于印刷木板年画的纸张质量参差不齐,人们每年都要购置新的年画来代替旧的年画,再加上古代王朝的更替、战乱破坏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次思想运动,导致现在国内保存较好的晚清民国的木板年画精品数量较少。而世界上一些大型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中,却能找到许多明清时期保存较好的木板年画精品,而它们的价值很晚才被我国的学者重视。但是随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开展,一大批古老的印刷木板与年画被发现、整理并且出版,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它的美学价值与历史价值。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中,就藏有两幅带有十二生肖图案的套色木板年画(图3、4)*图片采自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官方网站。,其制作年代被标注为19世纪到20世纪。但是由于木版年画很少标注确切的印制时间,加上同一年画的印刷风格十分固定,有些晚清民国时期的木板一直使用至今,给这些作品的准确断代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从画面风格与印刷纸张来看,这两幅木版年画应该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作品,其原始木板的制作年代应该不晚于清代中期。
图3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中合画店”款木板年画
图4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中合画店”款木板年画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所藏的这两幅“中合画店”款木板年画的内容与一般的十二生肖年画不同,既不是迎接新一轮的生肖年,也不是装饰与叙事,其组合与文字十分有趣。图3木版年画的主题应该是居于整幅作品中心的“親事有成”,表明这幅木版年画是与男女爱情与婚姻有关。中间一位算命先生一手正在用毛笔在红色的纸张上写字,另一只手正在掐指算命;桌子下面坐着一位孩童,应该是算民先生的僮仆,左方有一男子正坐在鼓凳上抽烟,应该是像算命先生询问自己的婚事,并看着算命的整个过程。左边第一组图像的榜题是“青龙遇兔云端去”,画面上印着部分腾云的龙与一只山羊形状的兔子。第二组图像的榜题是“金鸡见犬泪交流”,画面上印着一条马形状的狗与一只方向与狗一致的公鸡。左边最后一组图像的榜题是“猪遇猿猴不到头”,,画面上印着一只直立的猿猴正在抓一匹蓝色大耳家猪的尾巴。左边第一组图像的榜题是“羊鼠相逢一旦休”,画面上表现的是一只巨大的老师正在追咬一只黄色的羊,下面一组的榜题是“从来白马怕青牛”,一匹花色的骏马正在回头看着追逐自己的黄牛,最后一组图像叫做“ 蛇见猛虎如刀割”,一只老虎正在用爪子压着一条蛇并且做出撕咬的样子。除了表现十二生肖的相克以外,木板年画上还印着一些与天干地支、阴阳五行有关的文字。最上方印着15行105个字:
甲午乙未沙中金,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船得木,庚子辛丑盈背土
壬寅癸卯佛面金,甲辰乙巳灯头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乙酉代宅土
庚戌辛亥钗環金,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菜溪水,丙辰丁已沙中土
戊午已未太陽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下面还有“五行不尅,金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生水”与“五行妨尅,金尅木¦尅土,土尅水¦尅火,火尅金¦尅木”两个红框文字区域。从“木生火火生土”这一句可以看出,文字中的“¦”符号应该是重复前一个字的意思,制版的时候为了简便而用两个点来表示。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所藏的另一幅木版年画(图4)并没有文字主题,但是从画面风格、图案形象、色彩搭配和构成形式来看,这两个应该是一对木版年画,存在着某种关联。画面的正中央是一个坐在长条凳上弹拨二弦的算命先生,相貌与图3中算命先生的形象相仿。旁边扎着两个辫子的僮仆正在用手摇着拨浪鼓,与算命先生应和。中央偏左侧处,一个身着清朝女装的女子坐在凳子上,一手怀抱着还未断奶的孩子,一手执团扇,正在听算命先生的唱词。但这个女子是前来询问自己的命运、丈夫的命运还是孩子的明月,并没有明确地标注出来。画面上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生肖榜题印着“亥子北方大失散,蛇羊东北影无踪,戌狗休去东南走,丑末南行酉不東,龙虎正西多王凶,卯向西北一场空,马猴西南造官事。”这幅木板年画显然与男女亲事无关,因为从图像上已经表示该名女子已经结婚。从关于生肖叙述的内容来看,像“卯向西北一场空”和“戌狗休去东南走”并没有出现成生肖的组合,图像上这两个动物也是一东一西呈对角线分布,所以这段生肖相克的文字主要还是说明方位与生肖的关系。画面的上方还是与图3一样印着16行109个字:
仲人之命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乙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傍土
壬申癸酉刀釰金,甲戌乙亥山頭火,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乙卯城頭土,
庚辰辛巳白臘金,壬午癸未楊柳木,甲申乙酉井泉水,丙戌丁亥房上土,
戊子乙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長流水
“仲人之命”中,仲人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已经消失。“仲”字在现代汉语中有三个意思,一是姓氏,二是兄弟排行的次序,例如仲兄和仲弟。第三个是在当中的,或是居间调停、裁判的意思,像仲春、仲夏和仲裁的意思。而在日本文化中,仲人就是作结婚的介绍人,所以从“仲”字的第三个意思确定仲人在清代就是媒人的意思,所以“仲人之命”可以理解为媒人的使命,就是合理运用天干地支、五行学说和生肖来安排男女婚姻。在图4中间弹奏二弦的先生身上的布袋中除了一柄露出的烟袋外,还印着“丙午年制”四个字。根据推算,在19到20世纪中,只有1846年、1906年和年为1966丙午年。1846年属于道光时期,1906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66年是文革开始的年份。从画面上文字的使用与人物风格与建国后的社会环境考虑,该年画不应该创作于1966年,所以应该是创作于1846或者是1906年,属于清中晚期的木版年画。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中合画店”款木板年画在国内并没有发现,但是并不代表这一生肖婚姻母题的消失。笔者在淘宝上发现了一家叫做“杨家埠万盛画店”的店铺,正在销售图5中的木版年画。并且在查阅杨家埠木板年画资料中,笔者又发现了图6“同顺德画店”款木板年画,这两张木版年画基本上就是按照“中合画店”款木板年画制作的,只是动物表现的更为写实;接着笔者在查阅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资料时,又发现了图7与图8两幅木版年画。图7的木版年画中间的主题是“诚心问卦,百事如意”,生肖相克的文字内容与图4完全一致,这似乎可以进一步说明图4的主题是与算挂有关,但这幅图像中妇女抱着的孩子已经长大,说明这组生肖相克似乎是在预示男主人以后的人生发展规划。 图8是图3的翻版,但是算命先生的桌子变成了一个倾斜的板子,可见其制作粗糙动物的造型与位置也与图3相比发生了较大改变,但是唯一不变的文字的内容,只是表述上发生了变化,改成了“羊鼠相逢一旦休,从来白马怕青牛,蛇见猛虎如刀断,玉兔见龙泪交流,小猪个个怕猿猴,家鸡饿犬惟回避”,但基本上可以断定杨家埠万盛画店本、同顺德画店本和中合画店本出自于同一母本。我们并不知道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所藏的这两幅“中合画店”款、带有算命先生与十二生肖相克的“亲事有成”木版年画究竟是哪里制作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杨家埠年画的内容断定这一图式主要流行于山东潍坊杨家埠地区。杨家埠木版年画历史悠久,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木刻版画三大产地。并且据相关记载,清代咸丰年间杨家埠年画达到辉煌期,画店百家,画种上千,年画产品行销大半个中国。[4]这与“中合画店”款年画制版时间““丙午年制”,即1846年-1906年相符合。而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所藏的这两幅“中合画店”款木板年画在中国的其他地方并没有见到,所以中合画店就应该是杨家埠地区制作木版年画的店铺,这两张年画是在杨家埠地区印刷的。
图5 杨家埠万盛画店木板年画 图6 “同顺德画店”款木板年画
图7 杨家埠木板年画
图8 “親事有成”杨家埠木板年画
但是并不是说这种男女婚姻与事业的生肖相克图式仅流行于山东地区。笔者在陕西宝鸡凤翔的木版年画中又发现了这一题材(图9)。凤翔同样拥有着悠久的木板年画制作传统,但与杨家埠木板年画不同的是,凤翔的这张木版年画是将一个画面均匀地划分为6个区域,每个区域内有一组相克的生肖组合,并且都是一对男女骑在生肖之上,暗示了年画与男女婚姻的主题有关。生肖旁的榜题从右到左、从上至下依次是“鼠羊两不合,蛇见虎泪流,猪猴多不睦,白马怕青牛,兔龙结宽仇,鸡狗泪长流。”这与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所藏的两幅“中合画店”款木版年画上的生肖相克思想基本吻合。但凤翔的这幅年画上有一行黄底黑字印着:“男破:正蛇二鼠三月牛,四猴兔六狗,七猪八马九羊头,十月虎兔满山走,十一鸡兔架上愁,十二龙在海底游。女破:虎马狗人生三月,猴龙人生六月,兔猪羊人生正月,鸡蛇牛人生四月”,应该是一种针对十二生肖相克思想的“破解之道”。由此可见从山东到陕西一线生肖相克的思想从清末开始,以年画为物质载体在以中国东部和中部的民间地区迅速传播开来。并且因为印制年画的数块套色木板躲避了民国时期的战乱与新中国的“破四旧”运动得以保留,在当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中借助网络在线销售,才使得这种生肖与天干地支的思想再度被人们拾起,得以进一步传播。
图9 凤翔木版年画
二、木版年画中的生肖相克模式与思想探析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中合画店”款木板年画包含了两套生肖相克的模式,一个是男女婚姻的“龙与兔相克、鸡与狗相克、猪与猴相克、羊与鼠相克、马与牛相克、蛇与虎相克”另一个是算命时生肖与生肖、生肖与方位的相克:属猪与属鼠不能向北、属蛇与属羊不能向东北、属狗不能向东南走,属猪不能向南属鸡不能向东,属龙与属虎应该向西,属兔不能向西北,属马和属猴应该一起去西南方向。这两套生肖相克的体系一直传至今日并无变化,并且凤翔的这套木板年画的生肖相克与杨家埠的完全一致。这就要探究一下这一套生肖相克的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并且发挥作用的。
关于十二生肖的相克问题,汉代的王充早在《论衡·物势》中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如天故生万物,当令其相亲爱,不当令之相贼害也。”[5](P41)《论衡》中还提到了当时已经将五行的学说与十二生肖相对应的现象。他谈到:
寅,木也,其禽虎也;戍,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水胜火,故豕食蛇;火为水所害,故马食鼠屎而腹胀。曰:审如论者之言,含血之虫,亦有不相胜之效。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獼猴?獼猴者,畏鼠也。啮獼猴者,犬也。鼠,水。獼猴,金也。水不胜金,獼猴何故畏鼠也?戍,土也,申,猴也。土不胜金,猴何故畏犬?[6](P41-42)
所以按照五行学说,鼠与马不相克,鸡与兔不相克,猪与牛羊不相克,蛇与猴不相克,猴却与鼠、狗相克,这不符合当时的五行思想。对于男女婚姻相克之说,王充在《论衡·偶会篇》中早有批驳“世曰:‘男女早死者,夫贼妻,妻害夫。’非相贼害,命自然也。”[7](P29)所以以阴阳五行学说并不能解释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所藏的木板年画的生肖相克体系。
在明代小说《金瓶梅》第九十一回中,讲述了西门庆死后,家中三姨太孟玉楼被李知县的儿子李衙内看中的事情,陶妈和薛嫂两个媒人,为了拿到李衙内的赏钱,与算卦先生串通将孟玉楼的婚帖年龄改小了三岁。“先生道:收了命状岁罢。问先生,与属马的。也合的着。先生道丁火庚金,火逢金炼,定成大器,正合得着。当下改做三十四岁。”[8](P2716)这一段中算命先生并没有从属相的角度来搭配二人的婚姻,而是从天干地支的角度出发来修改孟玉楼的年龄。而从杨家埠最初流行的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中合画店”款木板年画,到现在仍存世流通的“同顺德画店”款木板年画,年画的图式与主题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唯一缺失的就是与天干地支命理、五行相生相克有关的文字部分的消失。木版年画用了两幅画面完整地将60个天干地支完整地表现出来,也是有其内在的命理意义的,因为与主题关系不大,故在这里不做过多讨论。但是木版年画上的这一套生肖相克的原理应该与天干地支有关。
《淮南子》中有“六合”之说,即“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是也”[9](P184)。按照《周易》的理论,世间万物有阴阳两面,有“六合”就有“六害”明朝八字命理学的集大成之作《三命通会》中有关于六害的详细解释:
六害者,十二支凌战之辰也。子未相害者,谓未旺土,亥子旺水,名势家相害。故子见未则为害。丑午相害者,谓午以旺火凌丑死金,名官鬼相害。故丑见午,而午更带丑干之真鬼则为害尤甚。寅巳相害者,谓名恃临官擅能而进相害,若干神往来有鬼者尤甚,况刑在其中,尤不可不加减灾福言之。卯辰相害者,谓卯以旺木凌辰死土,此以少凌长相害。故辰见卯,而卯更带辰干真鬼则其害尤甚。申亥相害者,谓名恃临官,竞嫉才能,争进相害。故申见亥,亥见申均为害,更纳音相克者重。酉戌相害者,谓戌以死火害酉旺金,此嫉妒相害,故酉人见戌则凶,戌人见酉无灾;若乙酉人得戊戌,乙为真金,戊为真火,为害尤甚。[10](P122)
在书中数字“六”指的是六亲的意思,那么“六害”就不单单意味着对男女的损害,更是关系着整个亲族,会导致“骨肉参商,财帛淡泊,女命尤忌”[11](P122)。的后果,这就是为什么十二生肖相克的学说在古代婚姻中得到相当的重视,并且要印在木版年画上的原因。所以根据地支对应就形成了模板年画上的羊与鼠相克、马与牛相克、蛇与虎相克、龙与兔相克、猪与猴相克和鸡与狗相克。生肖相克的原理的核心是地支相克,并不是生肖的阴阳五行与生物习性的相克,之所以会出现生肖相克的说法,是因为一部分生肖相冲的人在一起生活,互相之间确实很容易发生争执、冲突,甚至格格不入。就像涂尔干所说的:“巫术信仰也经常或多或少地带有些普遍性,这种信仰也往往会在广大人们中传播开来,甚至对默写民族来说,巫术的追随者同宗教的追随者在数量上也差不了多少。”[12](P40)
但是在古代以天干地支为核心的“生辰八字”命理体系中,生肖在生辰八字中只占了一个字的比重,所以男女是否适合成婚,从传统命理的角度来说还要看八字全局的具体配合情况,有些现实中犯冲克的夫妻,反而生活的比较正常,这是因为他们八字中,除了犯冲的一个字外,肯定还有相合的成分存在。我们现在常说的八字是子平四柱八字,分年柱,月柱,日柱和时柱,每柱天干地支各一字故称八字。相冲相害其实只是单纯十二地支的单独属性,只是人们历来习惯把地支对应的十二生肖挂嘴边,而不去记枯燥无味的十二地支。所以仅仅凭借生肖相生相克断定男女相合相冲基本都是以讹传讹的说法。
古代汉族男女婚嫁包含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的“六礼”中的“问名”是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并没有提及生肖属相,所以单单依据生肖相克不适合做夫妻的说法,显然是不具备科学依据的。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一书中也指出了八字算命的不科学之处,那么生肖相克显得更加不科学了。所以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其小说《镜花缘》第十二回中借君子国中贤人之口,对清代以生肖相克来决定男女婚事的行为进行了批判:
尤可笑的,俗传女命北以属羊为劣,南以属虎为凶。其说不知何意,至今相沿,殊不可解。人值未年而生,何至比之于羊?寅年而生,又何至变为虎?且世间惧内之人,未必皆系属虎之妇。况鼠好偷窃,蛇最阴毒,那属鼠、属蛇的,岂皆偷窃、阴毒之辈?龙为四灵之一,自然莫贵于此,岂辰年所生,都是贵命?此皆愚民无知,造此谬论,往往读书人亦染此风,殊为可笑。[13](P79)
十二生肖相克的理论多少与道教思想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并不涉及到宗教的范围。我们看到木板年画的生肖相克理论是有一定命理依据的,那就是地支六害的原则。但是到了现在,生肖相克的配对越来越多,并且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变化,这就变成了一种迷信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与天干地支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要部分,本有辩证法的因素,但以之与十二生肖结合,就显得生搬硬套了。相对于文字晦涩、算法搭配复杂的天干地支,喜闻乐见的十二生肖易于理解,成为后世男女双方父母们在儿女婚姻中唯一能够使用的检验方法。所以生肖相克题材木版年画的流行与其思想的传播,反映了民众普遍抵触宗教仪式的心理。古代的男女婚配都需要向算命先生进行询问,通过生辰八字来预卜吉凶。但是通过《金瓶梅》中孟玉楼改年龄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出,算命先生的话语并不是客观无误的。所以年轻人就可以通过买通算命先生去蒙蔽父母,父母也可以通过生肖相克去操纵并不称心如意的婚姻。所以能够以及自身的判断是最为准确的,所以就选择了大家普遍接受与验证的生肖相克理论作为依据。
所以到了现在,人们往往以鸡犬不宁、龙争虎斗等动物成语的字面意思来预测男女婚姻,或者简单地以动物的习性衍生出属羊的女生身体比较弱,属虎的女生不好容易妨碍丈夫的事业,则完全脱离了天干地支的语境。后来民间至今还流传12生肖婚配歌诀:“老鼠兔子不成婚,虎猴一见两地分。金鸡不到马群跑,江猪不敢跳龙门。戌狗不到巳上去,牛羊相逢泪淋淋。”更是离谱。关于婚姻的生肖相克木板年画过于夸大十二生肖在男女婚姻相克的因素,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学说的陌生,而后来衍生出的众多生肖相克的搭配,都是基于经验的、区域的不科学的封建思想,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三、结语
木版年画中十二生相克的原理,是以《周易》中的地支六害为基础形成的说法,是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学说的一部分。十二生相克的原理以手工印刷的木版年画为物质载体、将文字图形化之后,与人们的生肖及婚姻联系在一起在民间进行传播。但是片面地以十二生肖相克的理论来检验男女婚姻的成功与否是一种错误的思想,是民众抵触宗教仪式与算命先生的一种自我意识的体现。由于男女婚姻成功与否难以判断,我们也不能以科学与否的眼光去审视这一思想,否者如果应验反而会强化这一信仰。木版年画中十二生相克的原理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是一种民俗信仰,体现出了人们对于十二生肖这一题材的喜爱与对美好婚姻的期许。
[1] 胡媛媛,苏金成.佛经版画起源及其发展过程[J]. 美术学报,2013,(2).
[2](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刘松来编.诗经[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1.
[4]中国记忆项目http://www.nlc.gov.cn/zgjyxm/dfnh/201301/t20130111_69049.htm
[5][6][7](东汉)王充著.陈蒲清点校.论衡[M].长沙:岳麓书社,2006.
[8] (明)兰陵笑笑生.全本金瓶梅词话[M].香港:香港太平书局,1982.
[9](西汉)刘安著.杨有礼注说.淮南子[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10][11](明)万民英.三命通会[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12](法)涂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3](清)李汝珍.镜花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责任编辑:刘德卿)
10.3969/j.issn.1002-2236.2017.03.012
2016-10-17
于奇赫,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民俗艺术研究和博物馆理论研究。
J120.9
A
1002-2236(2017)03-00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