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环境协调融合有效破解“城市病”
2017-07-05程力
程力
建筑与环境协调融合有效破解“城市病”
程力
“城市双修”的中心目标是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建筑是组成城市的细胞,一个城市的风貌、品质、个性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筑来表现的。微观上建筑能否同环境协调发展,也将决定宏观上城市与环境能否和谐共存。
任何建筑都处于特定的环境之中,在受到环境包容和制约的同时,又成为其不可分割的部分,形成新的环境景观。F•吉伯德在《市镇设计》中提到:“一个小城市是自然怀抱中的一个物体”,而“作为建筑背景的自然景观是视觉的骨架,建筑物必须与其相适应”。建筑自身的形态、结构、功能直接影响着周围环境,如果建筑不能恰当地表现其所在地域的文化特征,甚至与周围环境发生严重冲突,那么它就很难与自然保持良好的协调关系。
建筑设计归根到底是设计环境,即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工作并能激发心智的新环境。每幢建筑不应是独立自顾地只强调自身的突出,而应考虑与其所处环境之协调。因此,建筑设计应当认识环境、尊重环境、利用环境,在与环境的协调和融合中满足建筑的功能,塑造建筑的形象,体现一定的文脉特色,这对保持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与和谐尤为重要。
天人合一 承历史之文脉
建筑与其所处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建筑的色彩、材料、结构、形态、功能乃至某种意向特征上,这些建筑元素时刻与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其他建筑产生交流对话。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自然环境是建筑存在的原生基础,建筑设计首要是考虑如何同自然环境相协调。大自然孕育了不同的地形地貌、植物群落、水文气候、山川河流等,这些元素既是对建筑的约束,同时也是建筑可以凭依的助力。
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之一,建筑必然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而人类活动尤其是城市的发展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已经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因此,建筑设计、建设之初就应当考虑如何将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尊重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同时,建筑也要充分挖掘自然环境元素的价值所在,将周围的地形、地势、地貌、植被、水文、气候等因素与建筑相融合,使人为的形态与自然的形态优美、柔和、协调地结合起来,让自然环境为建筑的功能价值和美学价值增光添彩。
人有亲近自然的天性,中国人也素来崇尚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在中国传统建筑尤其是园林艺术中有深刻的体现。倡导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协调,既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需求,也是将中国优良的传统审美情趣进行继承和发扬。
建筑与人文环境的协调。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来源于历史、民俗和时代发展的印记,最终汇集起来成为城市的人文环境,表现为一个城市独有的个性。过去我国城市发展侧重于效率,以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物质需求为先,因此在城市建设上进行了大量的快速复制,很多城市陷入“千城一面”的困境,失去了独有的味道。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在不断提高,城市自身发展也要求有自己的个性化发展道路,使城市呈现百花齐放的姿态。因此,一方面要对遗留历史建筑进行保存修复;另一方面,新的建筑要注重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城市的历史、民俗、民族风情、地域特色等元素融合,保持城市文脉的延续。建筑不仅仅是一个设施,同样也是城市文化承载体,成为这个城市的标志象征和文化符号,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
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城市实际上就是建筑的集群矩阵,这些不同建筑表现出来的风格相互共振、调和,最终形成了城市的底色。因此,城市保持空间和风格上的整体性,需要建筑与建筑之间保持协调性。
这种协调既有空间意义上的协调,也有时间意义上的协调,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时空坐标系”。空间上的协调,首先是形态上的协调,即高度、走向、疏密等元素的协调;其次是审美上的协调,即立面、色彩、建筑风格等元素的协调;最后是功能上的协调,建筑之间的功能必须相互衔接、相互契合。时间上的协调,则是新老建筑之间必须有一种传承、延续的关系。
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并不是为了保持均一性而进行表面上的模仿复制,而是指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一种在空间、形式和风格方面的呼应及内在与外在的联系,它的目的是使个体和整体之间在既有各自的个性,同时又有某种共性和统一性,而且要避免空间、形式与形象、尺度、体量的较大反差,以使个体与整体更加和谐。
因此,建筑之间既要有对比,又要有协调,对比与协调统一,一系列建筑重复与变化交替形成韵律,共同表现出建筑的美感来。因此,一些个性张扬的与周边环境形成强烈反差的建筑,同样可以与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高低有序、疏密有致的明雅鹿城
作为“城市双修”的首个试点城市,三亚在促进建筑与环境更加协调方面,从规划到落地实施都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工作。
生态修复,本质上就是促进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也是“城市双修”的基调和主轴。三亚的生态修复,主要包括山体生态修复、河岸线生态修复和海岸线生态修复。在山体修复上,重点对抱坡岭、亚龙湾路口等10处受损严重的山体实行修复;在河岸线修复上,完成主城区河段300多处污染源的整治工作,完成三亚河保护区、铁炉港保护区等区域红树林修复120亩;在海岸线修复上,完成三亚湾15.1公里海岸线修复工作,实施海棠湾慢行栈道工程,加快建设亚龙湾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两年来,三亚市通过修山、治河、护海,使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市民游客更加享受到三亚的山青水绿、风轻沙柔。
在保持城市的空间整体性和平面协调性上,三亚“城市双修”主要着眼点放在城市天际线和城市色彩的规划设计上。
在整体空间形态管控方面,对于建筑高度的管控是重点。三亚中心城区整体位于背山面海的位置,建设“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并非不能建设高层建筑,但必须避免形成过高过密的景象。合理控制、引导开发强度、高度及密度,在中心城区形成富有韵律的、优美的城市轮廓线,不同片区高低有序、疏密有致,形成良好的空间布局和整体形态,从而有利于风景旅游城市形象的塑造。
城市色彩方面,结合三亚热带气候、阳光明媚、色彩艳丽的特色,突出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度假精品城市的高目标,尊重滨海、山体、绿化、水系等自然特征,体现热带城市主色调,协调城市内海湾、河流、山体等自然要素,三亚城市色彩定位为“明雅鹿城,色润双河,映衬山海”,城市总体的主色调应以白色和浅暖为主色调,概括为“暖白浅灰”,同时鼓励在度假区酒店底层空间推广使用自然材料,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延续历史文脉方面,三亚将从“点”到“面”进行修补、传承和展现。“点”,如特色街区、疍家文化、老火车站元素、码头元素、古镇古村等;“面”就是城市整体建筑风貌中对本土文化要素的指引和展现。
如对穿城而过的解放路外立面的改造,就采取还原传统骑楼风貌,汲取部分旧的文化元素,并融入新的街道景观。南洋古典气息的窗棂、巴洛克味道的檐廊、线条流畅的女儿墙……目前的解放路已经焕然一新、重现往日光华。
实现人与城市、城市与环境的大和谐,是“城市双修”的终极目标,而只有达成建筑与环境的协调融合,才能创造出生态平衡发展、延续历史文脉同时彰显城市特色的宜居环境,从而跨越“城市病”的阻碍,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