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概括”“分析”,培养文本阅读能力

2017-07-04梁世能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7年4期
关键词:概括题干原文

梁世能

一、高考文本阅读中“概括”“分析”题常见答题失误

高考语文“文本阅读题”主要是提供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文本系统,包括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在文本阅读试题中,命题与答题的主要依据都应当是文本本身。

基于这一特征,高考语文的文本阅读试题,其命题与答题的重点显然是对文本的合理解读。这种解读,主要包括基于阅读文本的筛选、概括、分析、鉴赏等,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失误的,莫过于“概括”与“分析”。事实上,许多考生在文本阅读试题上的失分,大多与对“概括”与“分析”的模糊认识有关,体现在考生的答案组织上,容易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1.以“筛选”替代“概括”“分析”

在误将“筛选”当“概括”“分析”的考生答案中,最典型的表现是:依据题干中的某一词句,回归文本找出这一词句的上下文,摘要式地抄录一些文字,最后不分逻辑地堆砌成答案。这样的答案看似洋洋洒洒,其中也不乏正确答案所需的某些关键词。但分析这类答案,我们不难发现,考生完成的其实只是文本信息的筛选,有时连简单的整合都没有,更遑论符合题意的“概括”“分析”了。

2.人为割裂“概括”与“分析”

“概括”与“分析”都属于“分析综合”,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为基础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文本阅读题中,有时需要先“概括”以便为“分析”提供对象,有时需要先“分析”以便为“概括”提供依据。但由于对“概括”与“分析”存在一定的误解,许多考生的答案并不能很好地把“概括”与“分析”结合在一起,而是体现为一种割裂状态,最常见的表现是:对于题干要求“分析”的題目,缺少必要的结论性概括。

3.泛泛而答,缺少必要的逻辑关联

在一个较为完美的文本阅读题答案中,答案既要与题干设问相呼应,而且要“概括”与“分析”相照应。但事实上,许多考生的答案即便能做到“有概括有分析”,也容易出现“概括”“分析”油水分离的现象,从而导致答案逻辑混乱,要点归类不当等问题。

当然,以上三种有关“概括”与“分析”的答题失误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更多的时候,它们是交叉互见的。

二、正确认识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概括”与“分析”

正确认识“概括”与“分析”,既要结合语文高考的能力要求,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角度加以认识;也要认识文本阅读的特点,从试题设问、答案组织的角度加以剖析。

1.从高考能力要求看“概括”与“分析”的联系与区别

事实上,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并没有关于“概括”“分析”的具体考试要求,与之相关的表述是:“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要求,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这里的“分解剖析”对应的是命题题干中的“分析”,“归纳整理”对应的是“概括”,它们与“筛选”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析综合”过程。换句话说,在高考语文的能力要求上,“概括”与“分析”是同一个思维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它们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服务的关系。这一认识,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分析”的定义是相契合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为“分析”是指“将材料分解为它的构成部分和确定部分怎样相联系及其与总体结构如何联系”,包括“区分、组织和归属”三个认知过程。其中“区分”可以认为就是《考试大纲》中所提的“筛选材料中的信息”,“组织”就是“归纳整理”,“归属”就是“分解剖析”。

可见,“概括”与“分析”并不是两种独立的能力要求,而是同一认知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表现,因此混淆或割裂“概括”与“分析”,都是不科学的,都可能在审题、答题上造成失误。

2.从文本阅读要求看“概括”与“分析”的联系与区别

虽然“概括”“分析”在认知过程维度上是无法截然分开的,但对于文本阅读而言,“概括”“分析”却是不能混淆的两类题型。题干中要求“概括”的,一般只要求将文本中零散或者具体的叙写内容加以整合归纳,以形成相对综合、概括性较强的答案。这一过程中虽然也会掺杂有“分析”的要求,但相较而言,“概括”是显性的答题规定,而“分析”则退至幕后,成为隐性的答题要求。而题干中要求“分析”的,则要求考生重在回答出“构成部分”与“总体结构”的联系。这类题型,从文本筛选、概括出的内容,仅仅是构建答案的基础材料,而起到支架作用的,往往是超越文本内容的,属于考生个人的解构剖析。也就是说,这类题型,“分析”属于显性的答题规定,而“概括”则成为隐性的答题要求。

由于“概括”“分析”在文本阅读题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因此“概括”题与“分析”题也就相应有着不同的答题规范。一般而言,概括为主的题型,其重点在答题要点的齐全;分析为主的题型,其重点在于答案的合理性、具体性和逻辑性。

三、学会“概括”与“分析”,提高文本阅读能力的对策

“概括”与“分析”是高考语文文本阅读试题的高频用词,分清并学会恰当地运用“概括”与“分析”,显然对提高考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科学训练以提高概括分析能力呢?

1.借鉴文本阅读选择题选项,认清“概括”与“分析”的联系与区别

在文本阅读中,什么样的内容和表达属于“概括”?什么样的内容和表达属于“分析”?这是横亘在考生面前的第一道障碍。因为弄不清楚,考生连“依葫芦画瓢”的机会都没有。在多年的高三复习中,笔者总结出这么一条经验:与其费力地从理论上解释“概括”与“分析”的定义,不如直观地呈现一下含有“概括”与“分析”的文字。而最能直观体现“概括”与“分析”特点的,则莫过于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选项。我们不妨看两个例子。

例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2016年全国卷Ⅰ第6题A项)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例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2016年全国卷Ⅱ第12(1)题E项]

E.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

例1中,选项内容呼应题干的“概括和分析”,呈现出明显的先概括要点,再展开分析的特点。其中属于“概括”的部分,具有表达简洁,抽象合理的特点;属于“分析”的部分,则体现了呼应“概括”部分、逻辑严密的特点。而在例2中,选项的表述则因题干“分析和概括”的要求,呈现出不同于例1的特色,即“概括”与“分析”的内容相互融合,构成选项的两个分句都有“概括”的成分,而且两个分句由因及果,形成了能体现“分析”特色的逻辑链条。以上这两种“概括+分析”的模式,分别出自于“文言文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是天然的学习“概括”“分析”的好例子。

2.强化审题指导,区分“概括”与“分析”在不同文本中的具体要求

恰当地运用“概括”与“分析”,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即分清哪些题目适用“概括”与“分析”。因此,强化审题指导,区分不同类型题干设问与不同类型文本对“概括”与“分析”的具体要求,也是提升概括分析能力的必要环节。

首先可按文本类型去认识“概括”与“分析”的不同要求。在实用类文本中,其阅读往往以筛选整合信息为基础,因此,题干要求“概括”的,答案大多可以通过筛选原文信息,归纳原文内容而得出。题干要求“分析”的,答案一般要以概括原文内容为基础,再辅以扣题的解释说明。而在文学类(含古诗)文本中,阅读往往要以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为重点,因此这类文本试题的答案,一般不能通过直接筛选归纳原文信息而获得,需要考生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对题干问题作出解析说明,故题干一般都冠有“分析”的要求,答案的得分往往也取决于“分析”的合理性。

其次可以按设问词的不同去理解“概括”与“分析”的主次作用。一般而言,以“哪些”“什么”为设问词的试题,答案应以“概括”为主;以“为什么”为设问词或者不用设问词而是给出结论性观点的试题,答案则应以“分析”为重。

3.借助逻辑思维形式,提升答案组织的准确性完整性

在文本阅读主观题的答题中,考生普遍感到为难的,其实是答案表述的概括性和邏辑性。因此在认识“概括”与“分析”的过程中,提升答案的概括力与逻辑陛既是关键步骤,也应是终极目标。关于这一点,有必要跟学生介绍一点逻辑思维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的几种基本形式,来有效提升“概括”“分析”题答案组织的准确性完整性。

(1)借助“概念”,提升答案的简明性

“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外延较大的概念叫主概念,也叫种概念,而外延较小的概念叫从概念,也叫属概念。主概念包含着从概念。”从这些基本的逻辑学知识可以看出,要提升答案表述简明性,避免语言啰唆,就应该把从文本中筛选出来的词语集合在一起,寻找出它们共同的主概念,并用主概念来构成答案要点。当然,寻找出来的主概念应当适中,要避免主概念过大成为空话的现象。

例3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6分)[2014年全国卷Ⅰ第12(3)题]

参考答案:①拥有站在学术前沿的核心领导人物;②有堪称骨干的科学家集体;③创造了独特的学术精神。

参考答案中的①点,对应的原文是“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如果摘录原文,不但容易误答成概括人物特点,而且表达极不简洁。此时,如能将“所长”“各国著名物理学家”这两个概念合并起来,结合原文意思升级为“学术核心领导人物”,表达就可能一下子变得很简练。

(2)借助“抽象”,提升答案的概括性

“抽象”是从对象中抽取本质属性,抛开其他非本质属性的过程。在答案组织时借助“抽象”的思维形式,可避免照抄文本中具体、形象的描写,取而代之用了概括性较强的,能体现本质属性的表达。这种做法更常见于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题,可以有效提升形象特征概括题的答案准确性。

例4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2016年全国卷Ⅱ第11(3)题]

参考答案: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③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

在这一答案中,每个要点的第一句话都是运用“抽象”思维形式而得出的。例如,女主人公的“乐观向上”,原文对应的内容有三方面,一是她以往的不幸经历,二是她对读书的热爱,三是她与“我”电话交流时的热情与爱开玩笑。这三个方面内容,有的以记叙的形式出现,有的以细节描写的形式出现,透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女主人公正是有“乐观向上”的个性,所以才能坦然面对生活的不幸,才能在战争岁月中保持对文学、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因此原文描写内容属于“象”,而透过“象”抽出的,就是“乐观向上”的本质。

(3)借助“推理”,提升答案的逻辑性

文本阅读题中,题干是命题者的“问”,它与考生答案应是一组对应的逻辑关系,而为了提升答案的扣题性和合理性,考生答案自身也要讲求严密的逻辑。从这个意义上说,问答之间以及考生答案自身,都应当存在逻辑学上的“推理”关系。由于“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判断推出另一个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必然联系”,我们平常在训练时,可以有意地把自己的答案分解为几个部分,评价自己的答案各部分是否存在“推出”和“必然联系”,答案与题干设问是否存在“对应”和“必然联系”。具体操作可参照如下一个高考题参考答案的分解说明。

例5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2015年全国卷Ⅰ第8题)

参考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上述参考答案,可以分解为三个组成部分。答案的第一句是第一部分,属于扣题总说,“出于想象”是对题干设问的总结性回答,答与问之间有明显的对应和必然联系。第二句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从标题、开头两个角度,对第一句的总结性回答作具体的展开分析,它们与第一句之间存在明显的推导关系,而且紧扣题干所要求的“描写”“角度”。这样的分解指导,既提供了可借鉴的答题模板,也可以有效训练思维严密性,最终能提升答案组织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当然,以上三种借助逻辑思维形式来提升“概括”“分析”题答案准确完整性的做法,并不是孤立的,在很多时候,它们是综合运用在具体题目的答案组织中的。

文本阅读题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认识“概括”“分析”这两种能力要求的联系与区别,加强这两类题型的研究与训练,能有效培养文本阅读能力,对提升高考语文成绩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概括题干原文
数字算式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为孩子种下一棵“言语”之树
例谈“一文一字尽风流”
试论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
破解诗歌鉴赏题五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