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

2017-07-03申维娜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融合创新传统产业互联网

申维娜

摘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以及3D打印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产业带来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探索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的路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面临的问题,探索性的提出了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传统产业;互联网;融合创新;路径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以及3D打印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产业带来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互联网+”战略、《中国制造2025》都强有力的表明了传统产业必须要与互联网融合创新才能够提质增效,不断发展。因此,探索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的路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一、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

首先,消费需求的变化要求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必须融合创新。当前,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模式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这就要求传统产业真正实现以客户需求为主导,使客户直接参与到设计研发、生产中去,参与到供给中去。而要实现这一点必定需要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

其次,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要求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目前,我国生产成本显著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不能再靠单纯地增加投入和物质消耗来促进经济增长,而应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创新发展。创新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产品价值,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寻求新的增长动力。而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恰恰可以通过内部组织架构变革和生产模式、经营模式、融资模式的创新,以及企业与外部的协同,来实现创新发展。

再次,要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必然要求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德国提出了“工业4.0”、美国的通用电气(GE)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可以看出全球正经历着一场新的生产力革命。我国要在这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就要提升我国的产业竞争力。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提出来的,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

二、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面临的问题

目前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处在积极探索阶段,在这个阶段必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企业主体缺乏互联网思维,对创新的认识存在误区

首先,在经济新常态下,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传统企业主体还是习惯传统的工业思维,对互联网的反应太慢,还看不懂互联网思维。但是令人担心的是,当他们看懂互联网思维时,也许已经太迟了。

其次,有些企业主体对创新的认识还存在誤区,认为创新就是科技创新,就是高精尖。一提到创新,人们下意识地会在前面填上“科技”两个字,只有高科技行业才有创新,这样的认识误区普遍存在,政府制定政策也更多地倾向于科技领域。事实上,创新孵化对象不仅仅是技术成果,还可以是创意、品牌、产品、商业模式,甚至是人才。互联网时代,可以快速而相对容易地聚集资源,真正难的是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引导。

(二)建设成本高昂

要实现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高标准的软硬件是必不可少的。由于许多关键软硬件依赖进口,初期投入和后期维护的费用都相对较高,短期很难收回成本。这就势必会对企业开展融合创新造成制约。

(三)解决方案能力薄弱

对于传统产业,尤其是中小型传统制造企业来说,对既掌握信息通信技术又熟悉行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呈普遍缺乏的特点,所以要在融合创新过程中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很难的。这就要求传统企业在进行网络化转型升级时,相关技术攻关问题需要外部聘请专家来实现,这样成本高、周期短,效果并不明显。

(四)网络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较弱

主要表现在网络覆盖能力依然不足和网络费用高导致企业没有转型升级的动力这两方面上。

(五)支撑企业开展融合创新业务的服务环境还不够完善

能够为企业融合创新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或服务平台不足,这就会使企业在融合创新过程中表现的很迷茫,从而对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提高认识,强化互联网思维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创新模式必须与互联网进行深入融合,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的技术作为创新的有力工具,企业主体应该提高认识,转变思维模式,用互联网思维全面武装自己。

一是全面认识互联网的作用和价值。互联网既是营销渠道,也是实现客服个性化服务的载体,也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还是新产品的催化剂和试验场,如果仅仅把互联网用做营销渠道的话,这样的企业是不可持续的。企业对自身价值链进行重构必须启动互联网思维模式,如何进行组织变革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如何形成组织内部创新的氛围与机制?这些都是企业经营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是寻求自身的创新模式,不要一味地跟随模仿。在新的时代下,要善于寻求推动企业产品和服务成为主流市场领先的创新体系和方法,这是互联网这种破坏性技术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三是企业应该主动出击,而不应该等待技术创新的自动出现。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迅速、便捷的访问全球的知识成为可能,企业应该主动出击,去拥抱互联网,学习掌握前沿的知识、技术,使自己的商业环境同互联网融合。

(二)以客户为中心,使传统产业运作各环节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一是以客户为中心,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传统的设计研发环节。产品设计和销售环节处在“微笑曲线”两端,它们的效益远远高于生产环节。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可以参与产品的设计,表达自己的需求,这种设计需求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反馈,然后把根据消费者参与的确定了设计方案的产品委托给专业生产加工企业,就实现了生产外包服务的生产方式。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为企业与用户间搭建了一个通道,形成了迅速的信息沟通交流,企业员工和用户都可以直接参与产品的研发设计,实现个性化定制,从而使得企业可以更加准确的把握市场需求并做出快速响应。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将“微笑曲线”两端有机结合的过程,是需求变现的过程。

二是改造和重构生产环节和流程。互联网使生产和销售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有效的得到解决,使得生产端与市场需求端的连接更加紧密,并且产生出了消费者驱动的商业模式,即C2B模式。C2B商业模式的特点是具备高度柔性化、个性化的生产系统,以及能对市场快速做出响应的机制。这种由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大规模柔性定制的生产变革。随着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的日益增强,企业的生产模式必定要向C2B柔性定制方向转化。可以说,这也正是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三是创新流通模式。过去,在采购、物流和销售各个环节中普遍存在成本高、库存高、效率低、信息不对称等的问题,现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带动线上线下互动,使得信息可以快速得以交流和推广,从而给企业的采购、销售注入新活力。另外,还可以通过创建企业自身的垂直电商平台、行业网络交易平台以及综合性电商平台,来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快捷便利的服务,真正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四流”合一。

四是创新企业组织体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企业组织架构开始向扁平化、网络化、虚拟化转型,这种转型改变了传统组织体系多层级和复杂性的特点,使得结构层次得以精简,使得企业组织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迅速提高,以及随时应变的生产和制造能力也得到提升,从而使企业的组织效率大大提高。

(三)營造有利的融合创新发展环境

各级政府应充分重视融合发展战略指引和制度环境的营造,加快建立多方协同推进机制,营造有利的融合创新发展环境。

一是加快网络设施建设。为使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就要着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水平,继续积极的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加快4G网络部署。重点落实“提速降费”,充分考虑传统制造企业在开展融合创新业务的时后对网络的高需求,鼓励和支持传统产业工业企业高效的使用宽带网络。

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可以通过设立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基金,来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初创期企业投资支持的力度。还可以整合利用现有的专项资金,加大对融合创新技术研发、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平台建设、应用示范等的倾斜力度。地方政府给予配套资金支持,有效推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

三是完善融资服务支持。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对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进行创新,对融合创新的贷款投放力度予以加大。引导和鼓励互联网金融(如众筹、P2P网贷等)、融资租赁等金融产品广泛应用到领域,着力解决中小微融资难题。

四是加强政府引领和监管。在面对产业融合的大趋势时,政府部门有必要在各个层面引领企业提高认识,并在制定政策时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使处在产业链底端的企业也能及时认清形势,而不至于做井底之蛙,固步自封。政府的引领可以帮助企业看到经济大局,使产业融合的脚步更顺利、更成功。

参考文献:

[1]曾捷.互联网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与互动[J].管理观察,2015.8.

[2]毛艳芬.基于互联网的产业融合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4).

猜你喜欢

融合创新传统产业互联网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小学“优课”教学模式的多元分析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析
浅析“互联网+”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东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比较
刍议网络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