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和某些实验的改进

2017-07-03李晓玲

中学理科园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

李晓玲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教学是最生动、最直观的教学手段,能在实验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一直保持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但是教师如果完全按照初中教材安排的实验去做,就会发现有的实验操作复杂,有的实验污染较大,还有的实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故教师以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进行探究改进,很有必要。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分子运动;燃烧条件;家庭小实验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许多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都遇到过这样的难题:初中学生在一开始学化学时,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但隨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习难度的加深,学习的热情就逐渐减退,甚至是厌烦。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一直保持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呢?经过十六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华东师范大学乐翠娣教授认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是最生动、最直观的教学手段,能提供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能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深刻理解和掌握化学基础理论;有助于操作与技能的熟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我们要重视实验教学。

初中课本涉及的化学实验较多,主要包括三大类: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每个实验都与相应的知识点联系紧密。每一次做实验时,学生们都能积极配合,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但是教师如果完全按照初中教材安排的实验去做,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有的实验操作复杂,有的实验污染较大,还有的实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于是我就在自己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做了改动,效果不错。下面就是几个改动过的实验,与大家分享探讨。

1 教师演示实验

1.1 关于分子运动实验的改进

在分子运动的实验中,为了让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分子运动的效果,亲身感受分子运动的轨迹,我没有选择课本上的仪器,而选用几根细铁丝自制了一棵“铁树”。铁树上有三层或四层树枝,每一树枝上都扎一团浸有无色酚酞溶液的白色棉花团,然后再把浸有无色酚酞溶液的白色棉花团的“铁树”与装有浓氨水的小烧杯一起罩在一个大烧杯下。一会儿,同学们就发现“铁树”由下层到上层逐渐开出了“红色的花”。学生们看得入了神,并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现象非常明显。这时教师抓紧时机追问一句:“铁树”上的棉花为什么会由下层到上层逐渐开出了“红色的花”呢?同学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1.2 关于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的改进

在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中,把两端放有白磷和红磷的铜片置于盛有400mL开水的大烧杯上,白磷受热较慢,实验时间较长。由于白磷和红磷直接放在铜片的两端,有时会出现白磷的量稍放多点,燃烧时放出的热量通过铜片传导给红磷,导致红磷也燃烧起来,造成实验失败,同时也产生更大的污染。为了避免红磷燃烧,应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如下:取一定量的白磷和红磷分别放在两支小试管中,把它们一起放入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一会儿,同学们就看到白磷燃烧,而红磷却不燃烧。这样改动操作简单、安全,同时也可以缩短反应时间,效果明显。

2 学生分组实验的改进

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可选择让学生分组实验。中学生实验一般要求实验操作简便、安全,现象明显。其中的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及镁带的燃烧实验都简单易操作。只有白磷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的燃烧实验,学生做起来有点困难。由于白磷有毒,学生在取用过程中存在危险,老师如果一组一组帮着学生去取并放进锥形瓶中,又太浪费时间。怎样才能避开有毒的白磷燃烧而又不影响实验的结果呢?生活中有没有含磷且又没毒的物质代替白磷的燃烧呢?我想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脑洞大开——火柴!火柴头上有红磷且易燃,符合条件。反应容器——我选择了小试管。为了使实验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我没有选择橡胶塞,而是选用能起缓冲作用的气球套在试管口上,并用细绳子把气球紧紧扎在试管上,以免漏气。实验过程如下:

(1)把3~5根火柴头朝下放入试管中,用气球套住试管口,以细绳扎紧。(经过10多次试验,火柴杆放3~5根效果较好)

(2)把试管放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上,天平平衡时记录数据。

(3)取下试管,从试管底部套上试管夹,放在酒精灯上点燃火柴,观察现象。

(4)等试管冷却到室温时,再次把试管放到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

(经过十多次的实验,火柴杆一般放3~5根效果较好。)

3 重视家庭小实验

重视实验教学,也应重视家庭小实验的教学。家庭小实验不仅是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拓展和延伸,也是丰富学生化学知识的方法之一。它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助于让学生知道学习化学是有用的,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家庭小实验就是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用品作为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由学生在家里独自完成或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的一类化学实验。初中化学教材中大概有十多个家庭小实验。例如:自制简易净水器、铅笔芯的导电实验、鸡蛋壳的成分测定、制作叶脉书签等。有时也可以把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的实验设计为家庭小实验。例如: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微粒间的间隔、软水和硬水的区别等。家庭小实验并不在乎难易,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直接参与并获取未知知识,同时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由此一定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一直保持下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将来能为国家多做贡献。

总之,只要老师多想办法,深挖教材,多重视实验教学,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变成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乐于学习。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实验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探索
今日乐此不疲地实验 明日专心致志地科研
论如何运用研究性学习理念改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弹性设计,定性生成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的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前行
浅谈利用初中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改进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