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奄包腹部外敷恢复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效果观察
2017-07-03周凤丽
周凤丽
(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河南 商丘 476000)
中药热奄包腹部外敷恢复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效果观察
周凤丽
(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河南 商丘 476000)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恢复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效果。方法: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术后暂禁食、静脉补液、早期下床活动。对照组用热水袋热敷腹部,实验组用中药热奄包热敷腹部。结果:两组腹胀、肠鸣音出现时间及肛门排气、排便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外敷腹部具有温经通络、行气通腑的作用,能增强胃肠动力,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腹部手术;热奄包;外敷;胃肠功能
腹部手术患者常因麻醉、腹部炎症刺激及手术操作等因素致肠道自主神经麻痹,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腹胀、呕吐、排气排便障碍等[1]。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直接影响着手术效果和预后[2]。我们对腹部手术后给予不同处理,观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80例,均为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我院外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男49例、女41例,年龄15~72岁,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37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23例、疝气手术15例、消化道穿孔9例、结肠癌3例、直肠癌3例。对照组男48例、女42例,年龄14~74岁,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36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25例、疝气手术13例、消化道穿孔11例、结肠癌3例、直肠癌2例。两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手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均给予禁食,静脉补液和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根据需要使用抗炎药物。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后平卧6h后热水袋热敷腹部,保持水温50℃~60℃,避开手术切口,每次30min,每天2次,连续3天。根据病情下床活动。
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后6h开始加用中药热奄包(小茴香100g,吴茱萸100g,粗盐200g)在微波炉中加热50℃~60℃,敷于腹部神阙、气海、关元、天枢等穴。选穴的同时注意检查局部皮肤的完整性、颜色及感觉情况,避开手术切口,每次30min,每天2次,连续3天。治疗过程中严格掌握热奄包的温度及热敷时间,严密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及全身有无特殊不适,询问患者对热敷温度的感觉,防止烫伤。
3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12h,24h,48h,72h腹胀、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情况,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①腹胀:无0分,轻度腹胀2分,腹胀较明显、尚可忍受4分,腹胀明显、难以忍受6分,②排便排气:排便排气舒畅0分,排便排气不舒畅4分,无排便排气8分。③肠鸣音:肠鸣音正常(4~5次/min)0分,连续听诊3min,偶可听到肠鸣音或减弱4分,连续听诊3min,肠鸣音消失8分。
用SPSS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术后腹胀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腹胀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术后腹胀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n 12h 24h 48h 72h对照组 90 6±0.5 5±0.5 4±0.4 2±0.3治疗组0 tP 69.72 <0.05 90 4±1.0 12.78 <0.05 3±0.5 17.86 <0.05 2±0.2 20.89 <0.05
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n 12h 24h 48h 72h对照组90 8±0.5 8±2.5 4±0.5 4±2.0治疗组40.25 <0.05 0 4±1.5 7.92 <0.05 90 4±0.5 17.85 <0.05 0 tP 10.12 <0.05
两组术后排气排便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排气排便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术后排气排便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n 12h 24h 48h 72h对照组 90 8±1.0 8±1.5 4±0.5 4±2.5治疗组10.38 <0.05 0 4±2.5 12.06 <0.05 90 4±0.8 24.65 <0.05 0 tP 16.84 <0.05
5 讨 论
手术损伤元气,气机运行失调,腑气壅滞,下行不畅;加之血溢于脉外,血瘀气滞,致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肠腑内结,通降失常,出现腹胀、排气排便停止[3],甚至恶心、呕吐。理气、降逆、消导中药循经取穴外敷,可改善植物神经功能,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方中吴茱萸疏肝和胃、降逆止呕[4]。吴茱萸热敷可温经通络、行气通腑,增强胃肠动力,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促进胃肠道积气排出。小茴香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理气,有芳香走窜功效[5],易使血管扩张,有利于渗透至肠腔,刺激肠壁引起收缩,促进肠蠕动恢复。食盐软坚散结、引药下行,借助热力使药力迅速透过皮肤到达腹腔。热奄包外敷神阙、气海、关元可刺激皮肤感受器,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使药物的温热药力迅速渗透至腹腔[6],增加胃肠血运,加快胃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使排气、排便时间提前。
[1] 古紫云.小茴香联合厚朴加粗盐热敷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 (16):67-67.
[2] 林鸿国,陈志强,黄学阳,等.中医外治法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1):59-59.
[3] 马刚,姜锡斌,亓荣华,等.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减弱的中医药防治概况[J].山东中医药杂志,2001,20(3):186-188.
[4] 吕萍,杨凌,张超元,等.中药小茴香、吴茱萸热敷对子宫切除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3):684-685.
[5] 陈敏玲,廖惠莲,伍慧群,等.四子散热奄包腹部穴位外敷对腰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1,18(7A):48-50.
[6] 江桂林,施永敏,徐文一,等.薄荷油湿热敷对老年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2(4):42-43.
R244.951.19
B
1004-2814(2017)05-0566-02
2017-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