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宏大叙事中观照高职生梦想的实现

2017-07-03张凯丽

东方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马六甲海峡李光耀顶层

张凯丽

(河南省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依托,根据高职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要求,结合高职生的文学审美诉求,通过宏大叙事吸引高职生观照自己梦想实现的路径。在故事的讲述中,注重叙事的修辞,以期达到实用的目的。

引言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四部分内容。讲话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为文艺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

正文

大学生的“大”,体现在视野的扩展、胸怀的扩大和理想的远大上。如果它们不够开阔,教育者有责任把它们引向远大,因为国家能不能走向强大,要看年轻的一代能不能干大事。事实上,年轻人总想要干大事,而且想干干惊天动地的大事的,他们不缺乏这方面的热情和热心,尤其对于高职生而言,对上大学还是很有期待的。许多高职生有争先的经历:打游戏争取打得最好、看小说看谁看的最快又最多、下棋争个你死我活、斗嘴也要遥遥领先、新片更要一睹为快。很显然,使错了劲、用错了力,方向出现偏差,将徒劳而无功。高职生不堪回首的过去就是在判断力的短视,因此在“什么是真正的大胸怀?怎么做真正的大事?”是高职院校的的教育者需要下功夫做的大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讲顶层设计者的顶层设计是不错的选择——正统、正确、正义、人间正道。针对高职生的过往失败的受教育经历,教育者在讲述正面的故事时着意回避这几点:其一,力避老生常谈,老生常谈还不如不谈,看看课堂上看视频、带耳麦的数量就知道他们有多逆反,不能撼动他们的素材不足以走进高职生的课堂,所以故事的内容要适合高职生的内在追求;其二,规避轻喜剧式的剧情,喜剧的剧情往往带有嘲讽的意味,敏感的高职生喜欢对号入座,一旦发现自己中标,立马拉黑教育者的说教;其三,高职生的过去曾是一幕幕的悲情连续剧(家长的抱怨、老师的白眼、同学的疏远),一路高唱凯歌式的说教,他们又很难进入剧情,那是教育者想当然的独角戏。

故事的大背景可以从大现实中抽取来,首先,带领年轻人指点江山:“同学们坐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时候感受如何?是不是有御风而行的快意,这就是中国速度!如果能搭上共和国这列快车,国家怎样发达个人就怎样发财吧!”故事的讲述一开始就给讲述者强烈的现实感。

其次,迎合高职生渴望早日光宗耀祖的心理需求:“如果谁家在高速出口收过路费,那该多好呀!”设问给讲述者干大事的愿景想象,切中命题。接着带领年轻人环顾亚洲:“同学们,马六甲海峡该有多忙碌呀!全球每年近一半的油轮都途经马六甲海峡,每年都有5万艘商船经此到达新加坡,新加坡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吧?”

然后开始悲情讲述:“其实,地图上原本没有这个国家,这个地方叫马来亚。马来亚认为新加坡这个地方要什么没有什么,就把它开除出去了,自己成立一个国家叫马来西亚。就这样一个要什么没什么的地方在李光耀的治理之下成为亚洲四小龙。所以世人在提到李光耀的时候总要再加上两个字:李光耀先生。”

逆袭时刻,顶层设计者横空出场,为了增强现实感,給故事的接受者提出建议:“同学们可以在图书馆的藏书上查查李光耀——中华血统。这个人有多厉害?对中国的预言屡屡应验;这个人有多厉害?邓小平和他会晤会虚心的向他问政;这个人有多厉害?2010年,他给美国总统写信,要求收拾中国,奥巴马就按照信的内容去做。”三个富有气势的排比问句为中心人物的出场铺陈造势。

然后,话题回到故事的本体:“同学们,我们也多想逆袭成功呀!那不就是我们多年的梦想吗?如果我们能读懂李光耀,那该有多好呀!这也应该是小平向李光耀问政的缘由之一问吧!”及时的让学生回归本位,在故事的讲述之中讲究叙事的变化,既有纯客观的叙事,又有主观判断的加入,既不失真实,又给受众足够的思考空间。这样的所叙之事有一定的视角,叙事者可以随进随出,吸引听众进入故事情景,启示听者及时思考。这正是《水浒传》序言中所说的叙事“亲动力”,营造一个观众亲临两位顶层设计者推心置腹、促膝长谈的故事场景,复制经典叙事的美学力量,粘贴传统文化给世俗大众的美学体验。

老舍说:小“说是感情的记录,不是事实的重述”,邓小平出场也应沐浴叙述者所赋予的智慧之光——圣灵降临人间,所以中国的总设计师理应在故事的讲述中隆重出场:“邓小平,一个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无论理论水平还是实践能力都值得全国人民仰望的中国的总设计师,一个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口中‘打不到的小个子,见到李光耀的时候还要虚心的向他问政。”长句子显示出对人对事的尊重和尊敬,营造出严肃庄重的叙事氛围。

“小平提的问题备忘录中没有写,是临时加进去的,这个人多么好学呀!他提出的问题是:‘李光耀先生,你认为中国在治理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同学们!邓小平日思夜想的事情是什么?想知道中国发展的如此迅速的秘诀吗?”此时的讲述,语要急,请要真,意要切,这不正是高职生在心中千万次问过的问题吗?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变化制造了一个个复合函数,高职生在苦苦寻找内层函数和外层函数的联系中踏上了追寻理性之光的征程。

“要什么没什么的新加坡紧靠马六甲海峡,李光耀说服美国,用世界上最好的技术把马六甲海峡打造成一个“4S”店,世界上的船长都希望自己的船只能从马六甲海峡经过;要什么没什么的新加坡紧靠印度洋,李光耀发现从波斯湾出来的油轮吃水非常深,再一次利用美国的资金在新加坡的港口见炼油厂,吸引船只靠岸、瘦身——原油换成精品油……”

“同学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的总设计师向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开放,有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开放”是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向全世界学习;“改革”就是自己割自己身上的肉,自己放自己身上的血,很痛的!对于同学们而言,“改革”就是早上睡到7点半,改为5点半起床,围着操场跑十圈,大家就知道什么叫“身轻如燕、什么叫“精神抖擞”、什么叫“享受早餐”;“改革”就是追剧改为追课,一直追到图书馆、追到睡梦中——“中国梦”“我的梦”!”

“李光耀对于小平的问题回答的非常利落,说明这个问题他早有所想。同学们!李光耀日思夜想的事情是什么?2010年,李光耀为什么要给美国总统写信?奥巴马为什么开始收拾中国?”在此处戛然而止,回味无穷,至于萦绕在高职生心头的问题——答案应在图书馆的学习之中,在下一阶段的故事讲述之中。“此时无声胜有声”是此处叙事的魅力之一。

用现实感强烈的大手笔做故事的背景,吸引高职生的注意力;用中外顶层设计者的顶层设计作为故事的主干,层层设问,铺陈渲染,引君入瓮;在一波三折的剧情中让他们醍醐灌顶,抓住时机提醒他们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正剧的正统意旨就真正的如脑入心了。

参考文献:

[1]《小说修辞学》[美]W·C·布斯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10-01

[2]《小说叙事学》徐岱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6-1

[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猜你喜欢

马六甲海峡李光耀顶层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
马六甲海峡的风
顶层住户的无奈——渗漏篇
析印度尼西亚解释和运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合法性与缺失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
新加坡呼吁正确纪念李光耀
试析日本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扩张
李光耀生病住院
李光耀:新加坡资政访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