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思政教育理念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践

2017-07-03王辰昱张雨蒧钱沁

东方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隐性思政政治

王辰昱+张雨蒧+钱沁

(嘉兴学院 南湖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1)

摘要:作为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和必不可少的手段,思想政治课程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核心的部分。但是目前的思想政治课程存在着诸多問题,值得探讨和改进。本文就结合相关研究和个人的教学经验,立足课堂,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中思政部份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旨在提高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隐性思政教育;教学实效性;95后大学生;教学改革

一、隐性细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简述

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另外一种途径,是继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提出“隐性教育”概念之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教育者将教育的意向和目的隐藏到学生周围的环境与特定的形式之中,使得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校园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果

有部分学者从隐性思政教育的教育资源、教育方法、教育课程、以及教育实践着手,总结和概括了我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在和发展趋势;有学者提出加强科学研究力度、提升教师人格魅力、丰富思政教育资源,立足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方法;也有学者认为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把握好方向性原则,受教育者主体性原则,借鉴创新性原则以及实效性原则。这些理论的研究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提供了扎实基础。

二、思政类课程现状

本科阶段大学生必修的五门思政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政策》、《中共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其中《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大多数高校都会安排在低年级,也是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思政类课程,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课堂体验,总体感受,以及学习成效等情况的反应会直接影响到之后几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影响整个大学阶段思政教育的实效。

目前思政课程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课时多,学分高,却得不到重视;教材理论性强,上课枯燥乏味,思政课成了学生“自习课”、“睡眠课”、甚至是爱来不来的“选修课”;知识体系庞大而复杂,教师没有合理实效的考察方法,学生没有系统高效的学习方法等等。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当前“重专业,轻思政”的尴尬局面。学生对于思政课印象是“只有理论,远离现实,古板空洞,落后时代”,不仅没有兴趣,甚至对于思政课程,对思政教育有逆反和抗拒心理。

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尝试

1.隐藏直白正统的教学目的

如今的国内外的意识形态斗争极其激烈,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不可否认思政类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抵御意识形态侵腐重要途径和必要方式。同时也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是目前的大学生,无法站到国家的高度看问题,无法切实感受到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形势。再加上长期以来受到外来尤其是被西方国家用“文化”、“思想”、“信仰”、“理念”等包装起来,改头换面的意识形态渗透的影响和对国家,政府,政策,文化等各方面的质疑和不自信,让他们本来就不成熟的“三观”在对西方国家别有用心“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具煽动力的口号鼓吹之下,对我们很多的带有“国家意志”、“政府行为”性质的事情产生消极的态度,甚至抵触情绪。

思政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不可否认,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我们应该向西方国家学习,研究他们如何找到我们年轻人的“兴趣”,如何将他们的意识形态,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进行渗透,了解他们是如何潜移默化的印象将意识形态植入其国民脑中。

2.隐没由上至下的教育视角

95后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追求个人成长与价值实现的观念也比较突出,以至于他们不畏权威,寻求平等的特点也非常明显。师生之间“尊卑高下”的关系也不在向从前一样显著和固化。“平辈式”的授课模式,一直被诸多学者在探索和实践。

要实现“平辈式”授课模式,首先要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大学阶段,个人成长和发展是学生们最关注的问题。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以过来人为他们着想,告诉他们,之所以要学这些课程,是因为在我们国家成长,生活,发展,必须要了解国家的政治,国情,其中也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够了解家国大势。想要求的个人的发展就必须“顺势而动,乘势而上”,不了解这些,或者和国家政府的导向背道而驰,那无疑就是逆水行舟,螳臂当车。希望学生可以感受到上课是有实用价值的,感觉老师在为我们考虑问题。

3.隐匿生涩严肃的课本内容

95后的学生出生、成长在一个影音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图形、画面的吸引力远远高于文字。而思修课的课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大段文字,且遣词造句多用政治性很强的语言,严谨规范,但是缺乏趣味,更难以记忆。多数学生,根本没有耐心通读,更不要说仔细学习,并且思考其中的内容。

在备课时先通看教材,凝练中心,概括主要内容。然后结合课本,将其中生硬的表述,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照本宣科式的“朗读”,僵化的点击ppt,应该尽量避免。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调整顺序,帮助学生更佳好的进入课程。笔者尝试把解读“道德”作为开篇,即把第四章的内容放到第一讲,其目的是用讲文化,讲德育,讲故事的角度展开,让学生感觉到轻松,自然,而不是直截了当开始讲“思政”。在讲道德的时候,采用一系列情况类似,有连贯性的“道德是非题”引起学生兴趣,引发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可以渐渐走入课堂。如果在授课中适当加入视频,音乐,动画,游戏等环节,会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教学实效性。

4.隐去刻板俗套的说教表达

巧妙运用语言,用更吸引人的表达方式是很有效的手段。

幽默是留住最有效的方法。人更愿意听让人开心和快乐的内容,这是人之本性。备课时根据上课内容,事先准备好一些“段子”适时地插入课堂中,尽量做到3-5分钟有笑点,5-8分钟有笑声。“段子”的内容,要有通识性,可以根据时政、社会热点相关或者与其现阶段自身发展的特点选取。

网络用语是拉近学生距离的好方法。当代大学生出生于一个互联网萌芽发展的时代,生长在一个互联网兴盛普及的时代,他们网络的依赖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如果可以合理使用这些“网络用语”先通过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再通过内容引领学生思想,这样会更好地提升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铤.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理[A]黑龙江高校研究.2009(8).

[2]周治中.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A]理论研究. 2011(2).

猜你喜欢

隐性思政政治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