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教材寻找思维生长点

2017-07-03张云

教育 2017年25期
关键词:夹竹桃盲点支点

张云

教育培养的应是“活孩子”,而不是“笨脑筋”,诚然,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其生命生长的地方。语文教师针对语文课堂如何承载学生“生命成长”,让学生们真正成为有用之才?

定位支点,架构思维的整体美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笔者感觉到,语文课堂更多的是要帮助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众所周知,从某种角度讲,学生的精神成长史就是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过程,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才能完成精神成长的过程。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应注重向学生传播文化含量(思想力量),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深度,力求“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钱理群语)。寻找思维的生长点,就是寻找智慧的萌生点,情感的交融点,没有情感的真实体验,就没有学生的精神成长。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扪心自问,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正需要这样的支点吗?用精又活的“主问题”呈现教学内容,构建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思维获得学习信息,将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探究的内核。当然,这个支点的选择十分重要:一是要紧扣文本的核心内容,提炼出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二是要开口小而内涵深,看似一下子就能看见光亮,但要真正接近它、触摸到它却又是曲径通幽的。如此的支点才是有价值的!

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一课第三自然段就一句话:这是两棵樟树。这句话看似简洁明了,实则内涵丰富。借助这个“支点”,笔者引导学生生发疑问: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呢?于是,学生带着自己的疑惑,自然走进下文,在自己解疑的过程中,读到了樟树的外在美——四季常青;读到了樟树的内在美——香气拒虫。当学生由“总爱在这两棵樟树下留个影”读出宋庆龄坚贞高洁的人格美时,这定位的支点已将教学无痕地走向了文本“最远的终点”。再如《蚁国英雄》(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一课,教师一开始就让学生在原本的生活经验中得出蚂蚁是小人物,即“区区弱者”(课文中原词)的初步认识,继而引导孩子生发课堂的支点——“区区弱者的蚂蚁,怎么会成为英雄?”于是,学生在品词悟句、质疑解疑中,一步步走进文本深处,最终到达“终点”。如此的主问题——支点设计均起到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作用,使学生的思维贯穿于教学的各环节间。

发展节点,追求思维的灵动美

“节点”,通常来说,就是指局部的膨胀(像一个个绳结一样),亦或是一个交汇点。以此类推,教学中的节点,是指教学中的两个过程或者内容之间的连接。而节点是可以预设的。

笔者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教学古诗《草》(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情景,在教完课文,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时,于老师创设了背给“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的奶奶听。当学生背诵到“一岁一枯荣”时,于老师追问“什么‘一岁一窟窿?”,故意把“枯荣”说成“窟窿”,这两个词音相近、意思不同,一方面在不经意间提高了学生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又丰富了学生词汇。显然,于老师感觉一些学生会把词语“枯荣”错误地理解成“窟窿”。于教师利用教学契机,通过学生自行理解、解释,再循循善诱,使学生真正掌握了诗句。这样的“支点”抓得准,这个“节点”发展得到位!

當然,课堂教学节点的功能体现在“连接”“交汇”和“切入”,但其突出的特质还是在于它的“预设”和“建构”方面。

《夹竹桃》(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是“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的名作。先生曾这样说过:“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这一点决不含糊。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决不下笔去写。”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季先生却选择它作为吟咏的对象,正寄寓了他的趣味和品位。然而,文本的表达是含蓄的,在夹竹桃的花性和季先生的人品之间,有一道鸿沟,这就是教学的“节点”。如何将两者无痕链接,让教学流程如溪流一样自然“流淌”呢?于是,在品读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之后,笔者以“夹竹桃不仅开在季先生家的院子里,还绽放在季先生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中”,很自然地出示拓展阅读。这样的设计,在不露痕迹中拉近了季羡林和夹竹桃的文本距离,也拉近了季羡林和学生间的情感距离。此时,教学水到渠成,学生一下子读到了季羡林的人品像夹竹桃一样谦虚朴实、始终如一;悟到了季羡林的人生像夹竹桃一样从容淡定、坚韧不拔……最后,笔者又以宗璞称他为“夹竹桃知己”作呼应。借文读人,让话题交流进入了更高层次,同时也体现了课堂的人文价值。这样的节点促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生命的成长!

实践证明,教师有了“节点”意识,呵护学生的灵性、自由的空间,哪怕是错误的联想、猜测,给予必要的疏导、引领,才能激发学生源源不断的思维灵光,激活生命的潜能,教学流程便如一弯永不枯竭的溪流般自然“流淌”,充满灵动的美。

关注盲点,点燃思维的创新美

视网膜上无感光细胞的部位称为盲点。但是,因为我们的眼珠总在不停地转动,通常情况下,我们发现不了盲点。难以引起师生注意、思考不到位或思考难以全面,从而导致语文知识掌握的缺陷与思维能力培养的断层称为教学中的盲点,毋庸置疑,我们的课堂上总会在不知不觉间出现这些“盲点”。古诗《江雪》(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是柳宗元的作品,多次教学这首诗,笔者一直停留在通过文字、画面体会寒江独钓图及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上。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读到侍作兵老师的《捕捉精神突围的灵光——对阅读教学中思维自由之美的心灵独白》一文,被文中的学生由“藏头诗”而得出的深入精到的解读所吸引。此时,笔者顿生灵感,“藏头诗”不正是学生思维的盲点吗?于是,再一次教学这首诗时,笔者进行了尝试。在体会诗人情感时,笔者向学生介绍了“藏头诗”,学生果然从“千万孤独”四个字意会到作者的孤独之情。这时,笔者不失时机地追问:“数字往往给人单调平淡、枯燥乏味之感,但经诗人巧妙用进诗句中,却使文辞生辉、情趣盎然。千、万、孤、独,都表示数字,琢磨琢磨,你又能从中体会到什么?”一番静默之后,一学生兴奋地讲述:“‘千‘万表示多,‘孤‘独表示少,形成鲜明对比,可见诗人孤独之深!”另一学生迫不及待地发表见解:“由此我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了更深的理解:‘千里指由白帝城至江陵路途遥远,‘一日是说时间之短,作者同样是借悬殊对比,写出舟行之迅速,表达诗人遇赦东归时的无比喜悦之情!”多么深切的体悟,多么睿智的发现!课后,学生有的搜集藏头诗,冥思其中的奥妙;有的研究起古诗中的数字,推敲诗人的用意……学生不是需要填满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发掘的矿藏,是未来文明的发现者。只有今天敢于思维、敢于探究、敢于辩论、培养智慧,明天才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正是课堂上教师对思维盲点的关注,使得思维的火花尽情迸射,创新的光芒熠熠生辉。

结束语

立足教材,寻找思维的生长点,语文课程的生长点,就是教材内容的关键点,需要语文建构一些具有刺激性、新奇性、发展性的问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吸引学生投入激情和思想。想方设法把课文的、生活的美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培育学生发现美的眼光。如此,“美”在不经意间就会如朵朵鲜花绽放在充满灵性的课堂中,散发智慧的芳香,折射思维的光芒,彰显学生生命生长的勃勃生机。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龙川小学)

猜你喜欢

夹竹桃盲点支点
北怀集(其一)
夹竹桃下的人
抓安全“盲点” 防“乐极生悲”
夹竹桃:酷爱“模仿秀”的毒死人
盲点
给自己一个支点
夹竹桃借微商模式偷渡中国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
莫被亮点遮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