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条件下的高中英语自主学习
2017-07-03陆健
陆健
“十二五”期间笔者所在校申报了一项市级课题,尝试研究网络条件下高中英语人机对话自主学习,通过3年研究摸索,感悟颇深,现就相关的利弊及解决策略谈一谈个人见解。
网络下的英语自主学习
网络教学的多层次性 笔者在研究之初阅读了许多相关的文章和书籍,尝试所谓的“文献综述”,对罗杰斯的“坚信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有共识,也懂了点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同“学生自主建构”,更相信布鲁纳倡导的“主动学习、主动发现、亲自探索”,因此,有了“高中英语自主学习”的土壤,冠以“网络条件”,可谓一拍即合。
网络技术具有“超文本、大容量、多界面、交互性”的特点。学英语需要“创设情景”,网络技术的“大容量、超文本”可以提供;学英语需要“交互性”“会话”“人机对话、BBS”正好予以满足。课标提倡“分层”教学,网络教学正好可以实现在同一时空进行“高中低多层次”的教学,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
网络教学的自主性 课堂上,教师不再只“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学,英特网可提供教材上所列内容之相关的各种音像、文字等信息,“为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课外,更能凸显“自由选择”之优越性,既可上教师推荐的英语学习网站,又可随意“在网上冲浪”、与English-speaking国家的人士“在线交谈”。
网络能实现“人机交互”,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和兴趣。网络上多变的屏幕、新颖的图文、富含磁性的音质、吸引人眼球的动画、有趣的话题、极有耐心的“对话者”,都无一不对学生产生影响,激发学习欲。
网络技术优势能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从探索网络技术与高中英语自主学习整合的方法开始,到梳理网络条件下高中生自主探究学习英语的途径方法策略,不仅转变了教师教的理念和方式,促成了课堂的优化,实现了网络技术资源的开发应用,还提升了师生的信息素养,锻炼师生的信息意识和分析处理运用信息资源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
网络条件下英语自学的问题
夸大自主、滥用网络,忽视了教师和教材 网络条件下高中英语的自主学习确实不需要教师的过多介入,但也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置身信息的海洋。浩瀚的网络、纷繁的知识难免会让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如何选择、怎样利用”都需要教师指点迷津,以减少走弯路的可能。
浮而不实、只重练习,缺乏思考的深度 人机互动、满腔热情地投入英语的自主操练,对低年级学生十分有利,但对高中生而言,只重简单的操练,忽略缜密的思考,不重视提炼加工信息,不注重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主动自主学习一定“走不远”。
依赖网络、盲目冒进,弱化了教师教的能力 网络资源的丰富让教师的备课既轻松便捷又繁重复杂:简单地拷贝照搬,现存课件可随意下载,但若精挑细选备足学生,为学生的自主把准方向和目标,则“备课的工作量倍增”。
时下的公开课、评优课繁多,若片面地追求网络多媒体的“高大上”,求精彩呈现的一时之快,势必缺少甄别,“拿来就为我所用”一定缺少应有的钻研,长此必将削弱教的能力。
交互有限、缺人情味,影响语言的交际性 网络教学虽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但毕竟是人机互动,人与冷冰冰的机器互动,缺少师生、生生的多向沟通交流,难以体现教学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实现“以人为本”,有悖于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初衷,也在事实上造成了语言学习缺乏学习的环境和场所、缺乏真实互动、影响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习得,不利于高中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发展和有效提高。
实践中不断“趋利避害”
端正教师的网络教学观 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深化新课改顺应现代化教育技术发展的潮流已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觉,但网络教学研究还相对滞后,教育软件的开发不够,真正脚踏实地让网络技术服务于人、让软硬件都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学生的主体决策与教师的监管引导都不能偏颇 网络提供了丰富的学生自主学习语言的广袤资源,顺应了建构主义理论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真正把学习当作“学生主体积极的认知思维的过程”,“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网络课程不仅适合个性化的学习又体现“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决策”。诚然,教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精准娴熟的指点、科学适切的监管,才能避免学生“迷失于浩瀚的网络,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教师不能缺位,一定是“组织者、引导者、协作者和共同进步者”。
形式手段应以“激活能动自主、彰显学生主体”为目的 网络英语资源丰富,订阅网上英语杂志、访问适宜高中生自学英语的学习站点、网上远程教学和学习交流等等,体现多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機交互功能,资源共享已成趋势,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渐成常态,任何贬它“喧宾夺主”之类的评价都已成昨天。
随着网络技术的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和媒体的介入,英语自主学习方式和结构都在悄悄发生着改变,更可喜的是师生观念和学习行为方式的大转变,网络媒体条件下的英语自主学习“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唯有完善创新才是正道。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