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2017-07-03丁晓边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4期
关键词:例数小儿患儿

丁晓边

678400德宏州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丁晓边

678400德宏州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患儿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治小儿腹泻患儿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有效率、呕吐停止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腹泻患儿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护理干预;小儿腹泻;感染性

小儿腹泻是指多种病原体等多种因素造成患儿以排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病症,患儿多为2岁以下婴幼儿,部分患儿除了腹泻症状,还合并不同程度的高热、呕吐等症状,引发患儿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1]。为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腹泻症状,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小儿腹泻患儿82例,探讨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小儿腹泻患儿82例,所有患儿的诊断均符合2005年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发表的《腹泻病诊疗指南》中对小儿腹泻的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儿的病程均在5 d内,所有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均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试验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4个月~3岁,平均(1.24±0.38)岁。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5个月~2.5岁,平均(1.17±0.36)岁。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所有患儿均不存在脱水、营养不良等症状。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予以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所有患儿均给予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支持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患儿。试验组则应用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为患儿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语气温和,可采用为患儿讲故事方式,减少患儿对治疗的恐惧感,为患儿家长讲解致病原因及注意事项,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2]。②饮食护理。世界卫生组织提倡,腹泻期间可继续母乳喂养,不能停止喂奶,但需控制每次母乳摄入量,一般控制在原来的一半左右。研究资料显示,母乳喂养的前半部分及后半部分的主要成分有所差异,前半部分以蛋白质居多,后半部分含脂肪比例增加,在小儿腹泻期间,可采取只喂养前半部分乳汁,挤出后半部分乳汁丢弃的方法。此外还应根据患儿情况调整喂养方法及次数,减轻患儿的胃肠负担[3]。非母乳喂养的患儿需根据病情调整饮食方案。随着病情的康复,患儿的饮食也需不断恢复,但需注意饮食卫生[4]。③臀部护理。多次腹泻极易引发红臀,引起患儿不适,因此应指导家属在患儿排便后以温水清洗臀部,保持肛周干燥,有条件的家庭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污染被单等物品,达到消毒、预防交叉感染的目的[5]。对已出现红臀的患儿可采用物理治疗或药物涂抹治疗,并选择柔软、吸水的尿布,勤更换尿布,保证臀部清洁。

评价标准:本次研究将所有患儿的治疗效果分为3个等级,即显效、有效、无效。①显效:治疗后72 h内,患儿的腹泻症状消失,大便次数及性状均恢复至正常。②有效:治疗后的72 h内,患儿腹泻症状明显缓解,大便次数减少,性状改善。③无效:治疗后的72 h内,腹泻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本次研究需观察并比较的指标包括呕吐停止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

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比较两组患儿的呕吐停止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试验组患儿的呕吐停止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呕吐停止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呕吐停止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呕吐停止(d) 退热(h) 止泻(d)试验组 41 1.86±0.45 14.52±3.69 3.79±1.14对照组 41 2.35±0.98 17.94±4.02 5.24±1.37 t 2.909 4 4.013 1 3.272 7 P<0.05 <0.05 <0.05

讨 论

细菌、病毒、微生物等多种病原体感染因素均会导致小儿腹泻的发病,患儿一般表现为呕吐、腹泻等。在病毒性腹泻中,由轮状病毒感染因素导致的小儿腹泻发病率较高,病毒的复制可侵犯近端小肠,从而牵连邻近的消化系统[6]。在病毒的作用下,患儿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与微绒毛发生脱落,使肠黏膜吸收功能受到损害,从而引发腹泻。腹泻的患儿极易出现水、电解质失衡等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肠道内菌群将部分营养成分分解成了有机酸,使肠腔内渗透压增加,引起水分流失,肠黏膜上皮细胞转运失常,也会造成水、电解质丢失,从而加重腹泻病情。目前临床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以维持体液平衡等对症支持疗法为主。本次研究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说明除了常规治疗外,对患儿加以护理干预,也有助于患儿的康复。

总之,小儿腹泻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提高了治疗效果,避免了红臀等情况的发生,促进了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1]李树珍.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1):201-203.

[2]Fan Chen,Chen Jiao,Fu Haizhu,et al.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in children with diarrhea[J].Modern digestive and intervention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2016,21(1):149-151.

[3]孙海英.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7):1116-1117.

[4]张爱萍.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0):234-235.

[5]刘翼翔.护理干预在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4):108-109.

[6]韩晓.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患儿临床症状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8):5666-5667.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diarrhea

Ding Xiaobi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of Dehong State 6784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diarrhea.Methods:82 cases of children with diarrhea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We compare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Results: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effective rate,vomiting stop time,antipyretic time,antidiarrheal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diarrhea was significant.

Nursing intervention;Children with diarrhea;Infectivity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4.80

猜你喜欢

例数小儿患儿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