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检验检疫人力资源与业务匹配解决方案研究
2017-07-03甄皓琮耿文婷刘乃歌周鹏刘洁徐驰李婧于曼
甄皓琮 耿文婷 刘乃歌 周鹏 刘洁 徐驰 李婧 于曼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北京100026)
北京检验检疫人力资源与业务匹配解决方案研究
甄皓琮 耿文婷 刘乃歌 周鹏 刘洁 徐驰 李婧 于曼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北京100026)
通过对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业务种类、工作性质与特点的研究,针对过去人力资源管理粗放化的特点,采用构建研究模型,引入专家统计法和新的统计指标——综合业务量,对法检目录调整前后13个分支机构的业务人员(行政人员除外)进行业务量与人力资源匹配的统计分析,并给出具体调整方案,为领导决策提供一手数据支撑。
人力资源;检验检疫;统计模型
1 前言
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经验表明人力资源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关键因素。检验检疫部门是关系到国家出入境商品贸易安全和人员卫生安全的重要直属机关,其人力资源方面的开发与管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迫切性。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简称“北京检验检疫局”)地理位置特殊,肩头责任重大。多年来,北京检验检疫局本着“依法把关、监管有效、方便进出、管理科学”的原则,逐步形成了以出入境检验检疫行政执法为主体,以技术保障和技术服务为支持的检验检疫工作体系,这些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大力支持,但同时随着业务改革的不断调整和细化,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研究主要解决北京检验检疫局业务构成、调整变化与业务工作人员配置是否匹配、如何调整的问题。
2013年,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的公告要求,北京检验检疫局局按时完成了相应业务调整。北京地区主要以出口机电、轻工纺织产品为主,机电产品、轻工纺织产品出口金额约占出口工业产品总金额的96.4%(2012年数据),所以出口法检目录调整对北京地区检验监管工作影响很大,尤其对分支结构业务、相关实验室、人员配备、经费等方面带来很大变化。
目前,法检目录调整3年多来,各分支机构业务量基本稳定,给人力资源调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构建研究模型体系,引入统计方法,对法检目录调整前后13个分支机构的业务人员(行政人员除外)进行业务量与人力资源匹配的统计分析,并给出具体调整方案,为领导决策提供一手数据支撑。本研究注重清晰性,重在实际应用,坚持经验与非经验结合,业务分类计算工作量,人员以实际在岗人数为准,各项指标数据统计口径较为一致,结果准确可靠,说服力强。
2 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从国内外人力资源研究状况来看,着眼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和实践已基本成熟,但针对政府机关,尤其是我国政府机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从而不同程度降低了政府机关工作效率,影响了政府机关工作形象,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检验检疫系统人力资源相关研究开展比较少,现有成果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规划、职位设计、人力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
检验检疫的业务种类和范围随国家经济政策调整而不断调整,特别体现在一个直属局下的不同分支机构间的业务职能调整时带来的人力资源调整问题,这是一个需要在短时间内及时、准确、完成调整的工作,目前仅仅依靠经验来判断,因此科学性有待考证。
3 研究方法
3.1 统计指标
各分支机构常规业务主要分为货物检验检疫以及企业监管两部分,为得到各分支机构人员总工作量,根据各分支机构的工作量比值使用专家评价法将这两部分业务拟合成一个新指标——综合业务量,使用该新指标对各分支机构人员工作饱和度进行分析。
由于货物检验检疫和企业监管两项业务的衡量单位不统一,因此先将两项业务的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记货物检验检疫业务标准化后的数值为y1,记企业监管业务标准化后的数值为y2,则有
其中,y1*,y2*分别代表货物检验检疫业务和企业监管业务的原始数值,即未标准化的数值;代表两项业务原始数据的均值;S1*,S2*代表两项业务原始数据的标准差。
记分支机构人员的人均综合业务量为Y,令w1代表货物检验检疫的专家评价权重值;令w2代表企业监管的专家评价权重值;由此,分支机构人员的人均综合业务量就可以表示为:
这样,两项业务就可以综合成一项综合业务,便于进行各分支机构人员总工作量的比较以及人员调整。
3.2 统计方法
专家评价法是出现较早,且在风险估计、招标投资等领域应用较广的一种评价方法。具体说,专家评价法是指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由专家直接根据经验并考虑反映、评价观点后做出定性分析,以打分等方式做出定量评价,即定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其结果具有数理统计特性。专家评价法的主要步骤是:
(1)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选定评价指标的总权数,一般定为1;
(2)对每个指标均定出评价等级,每个等级的标准用分值表示;
(3)由专家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各个指标的分值,采用加法评分法、乘法评分法或加乘评分法求出个评价对象的总分值,从而得到评价结果。
专家评价法中的加法评价型是指将评价各指标项目所得的分值用加法进行求和,即
其中:w-评价对象总分值;
wi-第i项指标得分值;
n-指标项数。
3.3 数据来源
北京检验检疫局业务工作的工作量主要包括检验检疫和企业监管两部分。在不区分人力资源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本研究将业务量都无量纲化处理为时间占用量。为了数据更贴近北京检验检疫局工作实际,考虑到业务活跃企业和业务休眠企业的区别,监管企业数未采用企业信息库的数据,而是采用分支机构上报数。人数也未采用人事处提供的在编人数,而是考虑不同业务类型在业务模式、工作周期、人员配置等方面差异较大,分为动植类、食品化妆品类、工业品类、特殊物品类以及检务类业务5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同时考虑到借调超过1个月、休假超过1个月、个别部门综合岗人员兼职业务岗等实际问题(如I机构),本研究采用各分支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计算上报业务人员的方式,故会出现有些业务人员数有小数的情况。
3.4 其他说明
本研究在具体计算过程中还做了如下处理:
(1)由于考虑到各分支机构业务差别,将目标工作量定为全局平均工作量的70%;
(2)为保证每个科室能够正常运转,只对高于2人的业务科室进行减少人员测算;
(3)所计算出的减少业务人员数是所能达到目标工作量所需要减少的最少人数,如:C机构工业品科减少3人时计算得工作量低于目标工作量,减少4人时又超出目标工作量,报告即建议减少3人。
4 研究内容
业务调整运行一段时间后的2016年,北京检验检疫局业务和人员又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本研究以2016年业务与人员配备情况(主要以上半年的数据)来分析说明问题。以2016年1月至6月数据为依据,北京检验检疫局各分支机构整体业务概况和各分类情况如表1-表6所示,深色阴影部分为低于人均工作量和需要调整的部分,浅色阴影部分为目标业务量,NA表示无有效数据。
表1 各分支机构业务量表
表2 动植类业务情况表
表3 食品化妆品类业务情况表
表4 工业品类业务情况表
表5 特殊物品类业务情况表
表6 检务类业务情况表
以2016年上半年数据为参考,综合考虑业务批次和监管企业工作量,各科室需减少业务人员数如下表7。目前,北京检验检疫局上述13个分支机构有业务人员共230.3人,经测算共减少业务人员33人,占总业务人数的14%。
表7 各分支机构业务科室减少业务人数一览表
综上可见,近年来北京检验检疫局业务调整变化较大,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业务趋于稳定,是业务人员调整的好时机。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可以作为人事部门调整人员的依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5 创新点
本研究注重清晰性,重在实际应用,坚持经验与非经验结合,实现可比性,各项指标数据统计口径较为一致,可以方便研究对比。创新点主要有:
(1)本研究从各分支机构常规业务主要分为检验检疫以及监督管理两部分出发,为得到各分支机构人员总工作量,本文根据各分支机构的工作量比值使用专家评价法将这两部分业务拟合成一个新指标——综合业务量,并使用该新指标对各分支机构人员工作饱和度进行分析。这是一个崭新的分析角度,也是检验检疫系统首次将人员工作量进行数学处理,用于横向比较。
(2)本研究考虑到不同业务类型在业务模式、工作周期、人员配置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从动植类、食品化妆品类、工业品类、特殊物品类以及检务类业务5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虽然加大了基础数据的查询归类难度和工作量,但同时也提高了分析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3)本研究在进行过程中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人员数据统计。关于各分支机构的业务人员,分支局上报人数和人事处所给人数差距较大,加之借调、混岗(不同业务种类之间共用人员)、综合人员应急补充业务岗位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大胆以工作时间占比来具体细化人员的分类工作量,提出一套新的人员数量统计口径。
6 讨论
由于经费和时间有限,数据来源多头,系统内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参考,因此本研究尚需进一步完善:
(1)业务数据主要来自于CIQ2000。由于今年ECIQ系统上线运行,导致基础数据出现一定波动,加大或缩小了分支机构间的业务量差距,但综合2013年前后数据来看,对总体趋势判断影响不大。
(2)本研究主要解决北京检验检疫局业务构成、调整变化与业务工作人员配置是否匹配、如何调整的问题。暂时还没有考虑到业务人员的年龄结构、工作经验、受教育和培训情况、身体状况等个体差别因素,需要在后继的研究中进一步对人力资源群体结构情况进行分析。
(3)因样本数据有限,本次研究仅以北京检验检疫局下设的分支机构为独立部门进行分析,没有区分口岸局和辖区局,也没有区分进口和出口,希望在后继的研究中进一步丰富样本数据,如加入京津冀三地局,长三角地区相关直属局,甚至全国35个直属局来横向比较,加强检验检疫全国一盘棋的人力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分配。
7 结论
检验检疫系统的人力资源分配过去是根据对业务量的粗略估计来完成,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本研究以北京检验检疫局为例,通过对各分支机构常规业务——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两部分的分析,运用专家评价法将这两部分业务拟合成一个新指标——综合业务量,使用该新指标对各分支机构人员工作饱和度进行分析,进而给出人员调整的具体方案。这是一次对检验检疫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新尝试,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具体业务相结合,通过统计建模分析等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的一次突破性研究。
[1]由智勇,刘楚萍,耿文婷.检验检疫管理决策中的统计思想[J].科技与企业,2014,(9):7-8.
[2]甄皓琮,刘鹏,由智勇.用数据说话为管理服务——检验检疫业务量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检验检疫,2013,(10):17-18.
[3]刘琦.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统计及合理配置分析[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4]卢继宏.人力资源的动态均衡配置及制衡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4.
[5]李延辉,潘家琰,颜杰,等.检验检疫“三率”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研究[J].检验检疫学刊,2013,23,4:24-28,31.
[6]王志民,黄永木,周玮,等.检验检疫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研究[J].检验检疫科学,2005,15(4):49-50.
[7]孟璇.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绩效考核现状、问题及对策[D].湘潭:湘潭大学,2014.
[8]程畅.检验检疫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2.
[9]李靓.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10]贺腾.山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逐级逐人”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设计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11]吴家荣.大连海关查验模式优化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3.
[12]李家存.山东检验检疫系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初探[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2007.
[13]郑乐怡.探索运用“劳动效率法”定岗定编破解基层检验检疫人力资源紧张难题[J].商场现代化,2013,(29):124-125.
Beijing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Human Resources and Professional Matching Solutions
ZHEN Haocong,GENG Wenting,LIU Naige,ZHOU Peng,LIU Jie,XU Chi,LI Jing,YU Man
(Beijing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Beijing,100026)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past extensive,and research on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lies in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l system,we analyzed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expect statistics and new statistical index-integrated service volume,introduce statistical methods before and after the method inspection directory adjustment of 13 branches of the business staff(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except)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matching of business volume and human resources and gives the specific adjustment programs,to provide first-hand data support for leadership decision-making.
Human Resources;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Statistical Model
D630.3
E-mail:zhenhc@bjciq.gov.cn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计划项目(2016BK008)
201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