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初中诗歌鉴赏中意象教学的方法

2017-07-01文雪琼

关键词:诗歌鉴赏方法

文雪琼

摘 要:古诗词鉴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注重意象分析,是有效地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途径之一。本文从把握诗歌的灵魂、把握包蕴在意象中的文化和把握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意义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初中诗歌鉴赏中的意象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诗歌鉴赏;意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24-1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下面笔者就来谈谈如何进行意象教学。

一、把握诗歌的灵魂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把握了诗歌的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灵魂。在古典诗歌中,最普通的小草、古树、大雁、杜鹃都有着“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如何才能由“象”得“意”,品味到诗歌意象之美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启想象之门,找到“物”与“心”,“象”与“意”的关系,在想象的世界里画出诗歌意象,构筑出诗歌所描写的艺术境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月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以一连串的意象直接勾画出一幅恬静的乡村夜景图,描写景物不着一情字,但又处处可见那浸润其中的作者之情。所谓“得意忘言”而带来的“韵外之旨”,更让我们感觉到诗词中意象的魅力和内涵所在。所以说,我们必须以解读诗歌的这些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的诗词意象和它们构造的意境为基础,从而洞悉诗人的情感,以达到鉴赏、审美和应试、答题的目的。

古诗中的“杜鹃”为何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二、挖掘意象中的文化

中国古代士人墨客借助诗这一形式來阐发心灵,不得志时常寄情山水隐处幽居;政治上失意时就转向自然的怀抱以求安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孟浩然断了仕途之欲,才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闲逸,似乎平和的内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悲绪;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何尝不是一种无耐的洒脱。作为诗歌中的意象便成了作者表达情志的具象载体。正确的把握与理解了意象,才能充分发掘出诗歌蓄积的内蕴。

把握诗歌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心境,有助于我们深入作者的心境,理解诗歌中的意象,领悟作品的主旨。例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诗写诗人在晚唐那个风雨飘摇的岁月里的一种忧国情绪,讽刺的是那些醉生梦死、苟且偷生的上层人物。当时唐王朝日趋衰败,内忧外患十分严重,人民生活非常痛苦,但统治集团还在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诗的前两句描写秦淮河上烟月迷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虑之情。后两句写现实达官显贵饮酒作乐、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诗人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借诗进行讽刺,以透露自己深沉的忧虑。

三、理解意象中的寓意

意象的寓意,应从诗歌的“整体感知”和“虚实结合”两个方面来理解。

1.串联意象,整体感知。一首诗中大多是由一组意象来构成,很少是单一的意象,例如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写景连用九个名词,全曲由十一个意象构成,看似杂乱,实则经过精心布置排列巧妙地连缀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断肠人孤寂无依的情怀与画面,创造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和秋郊夕阳图。前三句十八字之间无任何动词连接,前两句写的是眼中所见,第三句乃游子自身描述,这三组意象组合到一起,就勾勒出旅途中的孤单与寂寥。后两句写游子的心理感受,夕阳独立,寂寞无言,恍若日暮途穷一般。“枯藤”、“老树”等就是单个意象,它们不能离开整体,若离开了,单个意象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比如“枯藤”一旦离开了《天净沙·秋思》,“枯藤”便失去了这支散曲赋予它的悲凉色彩。所以在鉴赏这些意象时要整体感知,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2.虚实结合来鉴赏诗歌意象。诗歌的艺术魅力在“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眼前”的实象和“言外”的虚象结合,实象侧重客观事物的再现,而虚象则是由实象的诱发而开拓的审美想象。“境生于象外”,虚象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分清虚实对我们鉴赏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

“积学以储宝”,在积累古诗词意象这个平台上,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意象积累,而且提高了他们对古诗词意象及诗人情感的理解。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们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拓展了他们思维的空间,使他们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有效地提高了他们古诗词鉴赏的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诗歌鉴赏方法
学习方法
浅析《长恨歌》译文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通过微课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古诗鉴赏“四步曲”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