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评改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2017-07-01王丹
王丹
摘 要:当前习作评改中存在这样的问题:老师怕改、学生不会改、学生无视老师的改……那么,如何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修改习作的必要性和好处,养成自觉修改习作的好习惯呢?
关键词:习作评改;问题;改进策略
一、转变观念,倡导自改
我们首先改革了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不以教师的批改代替学生的写作实践,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使他们把作文评改看成是自己分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评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教师要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使学生形成自改作文的习惯。实践证明,让学生自改作文,自主参与作文由创作到批改的全程训练中,既可以减轻老师沉重的批改负担,又真正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激发兴趣,乐于自改
学生对修改作文在心理上有着各种各样的障碍。他们有的懒于修改;有的想改,但无从下手;有的缺乏耐心,虎头蛇尾,敷衍了事;有的是“奉命修改”“师命难违”。总的来说,多数学生对作文的修改缺乏正确的认识,兴趣不大,甚至认为“多此一举”,这自然收效甚微。
因此,我们觉得要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修改兴趣,调动他们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比如阅读名人名家修改作文的故事,如《欧阳修追字》《贾岛推敲》《荆公改字》等,鲁迅创作的严谨风格,贾岛、王安石的字斟句酌,让学生深受感动,激发起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此外,我们还找了一些原稿以及修改稿印发给每一位同学,组织他们读原稿和修
改稿,比较讨论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谈谈读后的感想,真正体会到修改的必要性和好处,让习作评改从“要我改”变成“我要改”。
三、教给方法,学会自改
1.示范引路,由扶到放
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引导学生学习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教师要下水示范,带学生走一程。
具体做法:一是把某个学生的某篇习作出示在大屏幕上,引导全班学生先把习作读几遍,集体讨论習作的精彩之处,指出要修改的地方,用什么方法修改,用哪个修改符号,标点、字、词、句、段怎么改,用彩笔当场修改给学生看,并简单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这样,学生从老师的演示中具体而直观地感知了改文的一般方法和道理,了解了修改作文的过程,看懂了每个修改符号的意思,使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时有样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每次习作,有目的地选若干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片段打在屏幕上,请全班学生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各抒己见,提出修改建议,进行口头修改。
三是要教给学生自改习作的一般步骤:如“三读三改法”。
(1)一读,通读,改正错别字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及不正确的标点。
(2)二读,逐段逐句轻声细读,改正不通顺的句子。
(3)三读,默读习作,对照习作要求,补充不具体的内容,删去多余的内容。进行自主修改。
这样,学生清楚了整个评改过程,使得他们在今后自己修改和互相评改时可以效仿。
2.集体合作,共同提高
自改提高了文章的完善程度,但是旁观者清,还要大家互相合作进行互改。互改时,首先把每四个学生分为一组,互换作文后,自己轻声读习作,了解重要内容,接着一人读三人听,每个人都要善意地提出修改意见。这样逐一轮流读,讨论修改之处,找出修改作文的方法,在集体探讨中摸索修改作文的门路。
其次,是在上述训练一段时间后,改四人一组为二人一组进行互改,就是在集体修改中掌握修改方法后,可设同桌互改,前后桌互改,好朋友互改。改后换回自己作文,再次进行自改。此时,自改不仅可对照同学的改文学习到好的修改方法,得到好的修改结果,而且也再次锻炼了自己修改的能力。
四、展示成果,善于自改
通过“佳作欣赏”“经验推广”“得到启示”等多个角度组织学生展示自己修改后的习作,体验自改习作的喜悦。“佳作欣赏”,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从优秀作文中得到启发;“经验推广”,优秀习作作者从自己写作体会或构思方面把经验介绍给大家;“得到启示”,谈谈自己在作文修改上得到的启示和收获。
老师评定等级时,习作等级可设为“习作等级+修改得分”,习作等级在学生第一次完成习作后就评定,修改得分在学生自改后评定,老师针对学生的修改,采用加分的方法,让学生看到自改习作的成绩。哪怕他们只改出一个错别字、一个标点符号,也应该得到肯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后的喜悦。还可以把学生修改后的原稿张贴在“学习园地”供大家学习,把自改后的习作发布到“空间”“博客”“班级网站”,推荐到报刊发表等,体验到自改习作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乐意自改习作。
综上所述,在习作评改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做评改,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蒋成荣.咬文嚼字:习作评改的好方法[J].小学语文教学,2015(1).
[2]孙永明.牧式评改:小学语文习作评改教学之言说[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6(11):4-7.
编辑 任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