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职业中专数学课堂效果

2017-07-01吴运彬

科技视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职业中专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吴运彬

【摘 要】如何增强数学课堂效果,作者在职业中专从事数学教育多年,根据现在职业中专学生的实际,:作者谈下自己的体会:首先针对当前的国家一直在鼓励办好职业教育所以我们要转变以前的职业教育教育思想,跟随国家教育理念;其次上课时多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思维慢慢的调动起来,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再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利用多媒体展现课堂,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果;最后重视评价,从而让他们体验成功。

【关键词】职业中专;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职业中专的数学课教学有别于普通高中,数学的教学是为专业服务的,加上初中的时候他们的行为习惯已经养成,数学的基础较差,数学又枯燥无味,所以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对数学都比较畏惧,甚至有些学生是无所谓的态度,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乐趣,课堂上都打不起精神,睡觉和玩手机是课堂的常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主动的学习数学,成为了职业中专数学教师应该急切解决的问题

1 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政策

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2008〕8号)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精神,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实行对口招生政策。这不但改变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被动性和局限性,推动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更极大地满足了中职生圆梦大学的心愿,让一批批有志青年完成中等职业教育以后,有机会步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深造。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针对职校生对口招生的特殊情况和高考班中职生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探究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是我们每位中职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 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以前教师都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科书为准绳,进行教学活动,而对于课堂的效果研究很少,所以,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學习也很被动,做不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教师应该积极的钻研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鼓励学生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正切函数”概念的教学,按传统的教法,学生只停留于死记概念,至于为什么要在一定区间上研究这一概念,很少有学生主动去思考,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提出一系列与“正切函数”概念内容相关的问题(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周期性等),不一定由概念讲性质,而是根据性质研究概念,启发学生去思考.学生通过看书和讨论,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理解了正切函数的概念.实践证明,在课堂上用这样的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学生思考理解探索——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加深理解,又可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课堂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3 创设引入新知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著名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应讲授从丰富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这些结构的数学发现过程,学习是指形成这种系统化的数学活动过程,而不是系统化的最后结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中职学生的认识基础和特点,通过选择生活实例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预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浸润在接近真实的情境探索知识的来源,最后水到渠成引出课题。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参与情境设置中的教学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更易吸收,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情境体验能促使学生把所学数学知识与他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能让学生找到数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的切入点,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的积极性,整个课堂效果就显而易见,事实上,通常在课堂上直接传授给学生的数学知识,课堂效果也不会很好。

4 运用信息技术,运用探究性教学,提高课堂的效果

对数学教师来说,信息化技术多媒体的应用不是很多,因为数学有别于其他学科,课件形式比较单一,很多是简单的把公式或例题呈现在屏幕上,这样不如直接板书在黑板上;二是很多数学教师不大会用动画做课件,课件对学生也没多大的吸引力.那么在数学课堂上怎样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呢?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让教师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动画的制作和应用,并且应该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普遍使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优势,改进数学课堂教材的展现方式,将职业中专数学教材与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促进职业中专数学课程内容的现代化.课堂通过信息技术形式进行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上课热情,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锻造了学生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实际证明:教师多运用信息技术和大胆巧妙的运用动画,数学课堂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教师要重视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运用(1)课堂评价。包括对学生课堂发言、对问题的思考的思维能力、课堂上的课堂练习的评价。(2)课后评价。包括对学生做的作业评价和创新评价,其中创新评价指学生的课余数学活动评价,包括实践活动、课题活动、撰写论文、数学日记等多方面创新能力的评价。(3)测试评价。测试的内容主要是与生活和专业相结合的知识点以及应用题。采用口头或笔试的形式,重点测试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通过这样的评价,学生就会重视数学课堂,整个课堂效果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需要教师不断的去开发和研究,用更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来促进教学,这样的数学课堂不仅是一种能够经受时间和实践考验的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和教学实践模式,它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我们的教师只有多给学生提供或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主探索能力,学生才能在体验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知,提高数学水平,对数学学科形成全新的认识,数学课堂效果就一定会得到大幅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有常.数学教育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0:15-16.

[2]李军. 数学教育心理学[M].浙江: 浙江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7-48.

[3]陈建华.中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探讨[M].2004.

[4]胡颖华.体验式教学在中专数学教学中的应用[M].2003.

[5]王淑丽.关于中专学校的数学教学[J].才智,2012(05).

[责任编辑:朱丽娜]

猜你喜欢

职业中专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职业中专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基于网络技术的职业中专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