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师角色

2017-07-01张雪松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新型观念评价

张雪松

摘要:新的时代,新的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明了未来的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教师应该遵循时代发展和教育规律,转变观念,改变方法,培养自身的跨学科素养才能为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新型;教师;评价;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085

近现代史上,中国的教育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主张,比如:陈独秀的教育“四大方针”:现实主义(注重现实生活),唯民主义(民为邦本的民权主义),职业主义(从事实际的社会生产活动),兽性主义(体魄与意志的锻炼);毛泽东同志曾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强调精神和体魄的和谐发展,主张德、智、体三育并重;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三大理论主张,提倡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1956年党的教育方针提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突出了德智体美劳五个要素;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提出了学生的培养目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战创新。即: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放眼世界,各个国际性的教育组织和发达国家都对学生的素养都提出了根本要求。比如:OECD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确定了三个维度九项素养;UNESCO发布报告《走向终身学习——每位儿童应该学什么》;美国制订了《“21世纪素养”框架》;新加坡颁布了新加坡学生的“21世纪素养”框架。国外的诸多核心素养框架并不相同,有的几乎把学生的所有素养都包括在内,走“全面路线”;有的只涉及一些关键的、高层级的素养,走“简约路线”。核心素养的内容应该如何确定呢?笔者认为,核心素养框架的确定必须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从全球范围来看,核心素养的选取都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及社会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素养,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适应21世纪的挑战。我国提出的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其起源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提法既继承了先贤们的教育主张,同时在内容上表述得更细、更充实,并且根据时代需求提出了创新,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所谓核心,就是指主要部分。我国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指社会中每个个体生存、生活最关键最主要的素养;是中国制定的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他在21世纪生存、生活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素养;它还是课程设计中的受体所面对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体现了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包括了能力、品格的培养。我国所提出的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简单地说,学生在课堂中学的各种知识,不是让他一定要成为什么专家,因为这个高度毕竟只是极个别人的事。真正的教育应该关注的是,学生毕业以后,这门知识能留给他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作为一个公民,学过的知识能否更利于他在社会中的生存?和他人相比有什么不同?

众所周知,我國的教育传统是比较重视“双基”的,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在实践中发觉了“双基”的不完整,又提出“三维目标”,直到现在核心素养的发布。这一教育目标的转变体现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决心,标志着素质教育的必然性和紧迫性。素质教育反映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反映在课程中、教学中、课堂中、活动中,反映在学校的显性和隐性的文化中。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学下一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指向。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站在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立场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落实,这才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应关注的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落实核心素养,必须做到以下转变:即从知识至上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从关注“教什么”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从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到帮助学生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

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建立质量评价标准。这个评价标准应该既基于核心素养体系,又保障核心素养的落实。《课程标准》是我国课程体系的纲领性文件,以此为纲,在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指导下建立系统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能够为我国的教学和评价带来新风。由于课程标准在我国课程体系中有绝对的权威地位,新设置的学业质量标准能够为后续教材的设计与编写、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的实施以及学生的评估提供有力依据。尤其在评价学生时,不再局限于知识内容,更多的是从评价学生的能力发展入手,从而在根本上逐步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局面,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理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同时,它还为教师做出明确的指导,让教师清楚教学应当达到什么程度才能保证学生能够达到质量评价标准的要求。这样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既为教师自己的教学提供自我评估依据,又是评价学生水平的准则,还可以是区域教育质量的评测标准。这样的评价标准是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其次,我们要转变对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的认知。高中是一个特殊的阶段,有很多国家并不把高中纳入到基础教育,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和内容,甚至有的国家专门设置一段时间让学生利用各种手段来确定自己的优势。高中阶段正好由少年向成人过渡,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开始分化逐步形成性向的阶段。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够干什么,想干什么,让他们找到自己的潜能在哪里?是什么?因此,高中课程应具有更大的弹性。所以教师在制定课程方案的时候需要思考:这门学科会给学生带来哪些变化?对学生的素养有哪些贡献?这就是“学科核心素养”。然后教师以此为纲,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教学要求。教师的关注需要发生转向,即如何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素养的养成?如何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目标一定要从追求分数转到育人为本,转到立德树人。

第三,教师要关注课程结构的调整以及课程内容的多样化。核心素养需要教师的课程观发生转变,重新认识课程的经典问题。19世纪,课程的经典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20世纪,课程的经典问题是“谁的知识最有价值”;21世纪,经典问题成为“什么知识最有力量”。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素养才能提供根本力量,然后需要思考如何让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也就是说,只有能成为素养或智慧的知识才有力量。所以,教师必须要精心编制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然后再思考如何展开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课程结构的调整以及课程内容的变化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第四,教师还要注重学科融合。未来的人才应该具备核心素养所提出的素质,跨越文化差异、观点差异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合作,同时具备批判和创新思维……这些都是跨越学科的综合素养。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让学生具备这样的素质,就需要有超越学科教育的观念。目前,国内大部分中小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还是基于单个的学科为主。我们总是告诉学生“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但这个看似最私人化、最关系自己未来的事情,学生却总是觉得跟自己关系不大。而究其根源,课程不够个性化、兴趣驱动不足,自主选择的空间小,是原因所在。要改变这种局面,教师需要设置跨学科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兴趣,分团队多任务协作等。相信这种跨学科的学习内容将会带给学生完全不同的学习体验,对学生产生理念上的冲击,使他们发生思想火花的碰撞。促进学科融合,使学生学会思考是新时代学生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

最后,教师要转变职业理念。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能力与素养提出了巨大的要求,同时也是自我发展的巨大机遇。教师要認识到知识在飞速增长,而获取知识的通道也因开放而繁多,教师不再处于“知识霸权”地位。教师与学生都是相同身份,都是学习者。当知识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当能力、素养、情感成为课堂上教师着重关注的内容,就有了学习者的师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场面。教师将自己置身学习中,与学生一起进入学习的状态,教师可以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可以发出质疑,更可以因自己的未知求教于学生。只有这样,以学习共同体的身份出现的教师,才会是一个真实的人,才会真正打动学生、激励学生。在德国,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有15%-30%左右与教师的知识传授有关,其余非知识层面的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些因素包含了教师其他的各个方面,与他的为人处事、接人待物、视野胸襟、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都有直接关系。所谓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正因此才说明了教师本身才是最好的课程。一位教师鲜明个性风格的情感态度与他的教育教学密切结合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改变,进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养成。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曾说:“只会统一化、标准化教学的老师,不远的未来可能会被互联网取代而‘下岗,只有有独特魅力的教师才符合未来教师的标准。”这句话在推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有特别的意义。在核心素养的新背景下,教师必须不断改变自己、提升自我,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四中 441021)

猜你喜欢

新型观念评价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新型防冰雹车衣设计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生育文化对生育率的影响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