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芭蕾舞女神爱上修脚师

2017-07-01张斌

晚报文萃 2017年2期
关键词:队医脚伤周氏

张斌

2015年元旦,一对新人的婚 礼在天津市靖江大酒店隆重举行。 令人惊异的是,新郎是位修脚师, 而新娘是位芭蕾舞女神。修脚与芭蕾,看起来毫不相关,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天鹅折翅,哪里疗伤 2012年9月初,张雁在排练 经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时,不 小心摔了一跤,造成左脚跗骨窦内 软组织严重损伤。专家会诊后,把 张雁的母亲叫到门外轻声说:“孩 子可能再也不能跳芭蕾了……”虽然声音很小,但还是被张雁听到了, 她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时年22岁的张雁5岁开始 学芭蕾,15岁到摩纳哥皇家芭蕾 舞学校学习,在国外她多次参加 比赛并获奖,现在在海河歌舞团 当芭蕾舞演员。没想到才一年多, 医生就给她下达了“死亡通知书”。 从那以后,她的眼泪就没干过。 几天后,母亲听说老中医周秉秋开的“周氏足道”治骨伤有 独到之处,立即带女儿去看。接待他们的是周氏足道的第六代传人、周秉秋老先生的孙子周克强。

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张雁可以丢掉拐杖自由行走了。当周秉 秋老先生专门给张雁做了检查,说 她以后只要在家再静养一个阶段, 按时服药,就能慢慢恢复训练时, 她的心里忽然轻轻抽搐了一下,不由自主地抬头看了周克强一眼,只见他也是一脸茫然,若有所失的样子。 张雁不禁想到 :我不会是喜欢上他了吧?但转眼她就否定了 : 怎么可能!他只是个修脚匠,而我心中的男友是个白马王子!

不怕受伤,享受伤痛还有你

其实,周克强的心思跟张雁 是一样的,他也问自己:你给那么多人治过脚伤,为什么偏偏对张雁 恋恋不舍,潜意识中甚至希望她不要好得太快。难道我爱上了她?这个念头刚冒出,就被他掐断了。 不过,周克强并不死心。张雁来复查的时候,他大着胆子试探张雁 :“这几个月,你感觉快乐吗?”谁知张雁开口就说 :“我的脚伤成了这样,连舞台是什么样 都忘了,怎么会快乐?”两个人说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周克强想,看来张雁对我并没有意思。

实际张雁完全明白周克强的心意,只是她不想接他的话。她喜欢周克强,但她理想中的男友, 至少也应该是从事艺术工作的人, 所以她装做听不懂。此后,两个人三个多月没见。

2013 年 6 月 10 日,周克强忽然接到张雁母亲的电话:“不好了,张雁悄悄地跟着歌舞团去静海演出,在舞台上又摔了一跤,站不起来了……”

周克强跳上车一路狂奔,不知闯了多少个红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静海。 周克强建议张雁手术。当她从麻醉中清醒过来时,发现自己的手被周克强紧紧地抓在手中, 周克强说 :“手术非常成功。放心吧,术后的事全交给我好了,只要你听我的,用不了多久,你一定还能登上舞台!”张雁沉默了很久才说 :“克强,看来这辈子我 注定再也离不开你了!” 按照周克强的要求,这一次 张雁住在足疗馆,他为她制定了一整套康复计划。看着周克强尽 心尽力地帮助张雁康复,一位病友跟她开玩笑 :“雁姐,周医生该不会是对你有意思吧?”张雁脸红了 :“可惜他离我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还有距离。”病友说 :“你可別小看了周医生,他年纪轻轻的就是国内小有名气的足疗师,周氏中医接骨的传人之一,有球队愿意花 100 万年薪请他去做随队队医,他因为你而没有答应呢!” 通过了解,张雁得知,曾有上海和辽宁两支球队要以百万年薪聘请周克强做队医,被他谢绝了。 张雁心中一阵温暖。

不能没你,爱在足尖荡漾 张雁的父母为她治伤已经花光了积蓄,慢慢地,他们无能为力, 提出要接张雁回家养伤。周克强得知这一切都是因为钱时,他说:“伯父伯母,如果你们相信我,我可以给她免费治疗。”

周克强的父母得知后,对周克强说:“医生怎么能随便喜欢上患者呢?”周克强说:“为她做什么我都 愿意!”在他的坚持下,父母不仅 答应他免费替张雁做康复,还同意他拿出12万元给她做第三次手术。 张雁的心里开始风起云涌: 我说不定永远都上了不舞台,他 仍然不离不弃,这样的男孩我不要,还想要什么样的? 在周克强的精心调理下,张雁的脚伤越来越好,慢慢恢复了训练, 并开始上台表演。但是,芭蕾舞是一项不可中断的艺术,舞台上,她 明显力不从心,为此她不止一次抹 起了眼泪。在周克强的规劝和专家 的建议下,张雁打算转而从事芭蕾 舞编导等幕后工作,创办一个幼儿芭蕾舞培训班,从小培养芭蕾苗子。 2015年元旦,在两人的婚礼仪式上,当有人起哄让他们谈谈 恋爱感想时,张雁说 :“在别人的眼中,我们可能是美丽的白天鹅, 但实际上我们也有不美的一面,特别是离开了别人的帮助我们什么 都不是。以前我对我丈夫从事的 职业有偏见。现在我才明白,修脚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因为芭蕾舞台上也有他们的贡献。我为今生能遇到周克强这样知冷知热的 人而感到幸运和幸福!”

猜你喜欢

队医脚伤周氏
蔡元培母亲教子慎言
四次搬家带上百岁邻居,1万天行孝他是“中国好邻居”
虎毒不食子,净胡说
高法的“周氏”路径
不宜提倡“轻伤不下火线”
队医惹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