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媒体思维打造全新时政报道模式
2017-07-01张涛
张涛
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新疆乌鲁木齐 830092
摘 要 在当今的广播电视媒体领域中,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广播电视节目对于形式创新更为关注。良好的节目形式,能够更好地推动传播、包装内容、吸引受众。时政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节目内容,也应在融媒体的思维下,对形式进行创新,打造全新的时政报道模式,从而得到更为理想的传播效果。基于此,文章基于融媒体思维,从语言风格、新闻个体、互动性、多样性等方面,对时政报道模式的创新发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融媒体思维;全新;时政报道;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0-0027-02
融媒体是一种全新的媒体思维,通过对媒介载体的充分利用,从宣传、内容、人力等方面,有效整合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形式,达到利益共融、宣传互融、内容兼融、资源通融的效果,形成新的媒体形式。融媒体思维的重点,并不是具有多种表现元素,而是能够对其进行科学的利用,使其各自发挥更好的效果。时政新闻作为一种节目类型,看似与融媒体并不相关。不过,在融媒体思维下,也可以对时政报道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提升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
1 语言风格的转变
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融媒体自身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内容方面,与受众的心理和生活能够更为贴近[1]。运用融媒体进行时政报道,应对这方面的特点进行充分的发挥,在内容涉及、语言风格选择等方面,应当反映出亲民的特点,采用人们容易接受的形式,对时政新闻内容进行呈现。例如,在网络媒體中产生的“卖萌”这一概念,在融媒体思维下可以转向传统媒体。作为一种姿态,能够体现出亲切、友好的感觉。将传统时政新闻中刻板、严密的语言风格,合理运用“卖萌”的方法,对语言风格进行转变,在保持内容严谨性的同时,使其能够更加贴近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更加的接地气,从而得到更多人的喜欢和认可。
例如,在微博平台中,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新闻媒体的官方微博,在发布一些时政要闻的过程中,都对语言风格进行了转变。在2013年,微博上又一个名称为“月球车玉兔”的账号,是分布玉兔月球车的官方微博。其在发布各类信息的过程中,都使用了第一人称。这一官方微博在语言风格方面,完全转变了以往官方微博的形式。在月球车玉兔工作期间,每次更博都是用“卖萌”的语言,将各类信息告知网友,短时间内大量吸粉,取得了十分理想的传播效果。
2 着眼于鲜活个体
时政新闻与其他形式的内容不同,通常存在难懂、抽象、宽泛等特点。而在融媒体思维下,若要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应当将这些与人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进行良好的解读[2]。例如,在两会期间,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了《两会前瞻》的一个节目板块,在节目中,评论员针对某些较为抽象的问题,虚拟处人物案例,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通过具体的任务,评论员可以进行微观切入,逐渐向宏观政策方面过度,从而使抽象难懂的政策变得生动鲜活,更加便于人们理解。
在融媒体的思维下,通过着眼于鲜活个体,能够更好的对大的问题进行反映。例如,在党的十八大期间,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了《喜迎十八大》的特别节目,节目中,通过对鲜活个体十年间的改变,折射出十年时间整个国家发生的改变,让人们能够更加透彻、深入的理解[3]。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时政新闻报道,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人物形象或案例。对此,基于融媒体思维,可以采用动画模拟的方法,制造出虚拟的人物形象,从而也能够生动的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和阐述,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播出效果。
3 充分利用融媒体的多样性
融媒体自身就是一个全新的组合,对于任何组成元素来说,都实现了一定的提升。在实际运用中,需要针对不同终端,对内容进行选择和确定。在当前的网络时代下,正在逐步转变为移动互联网,其与传统的PC端具有较大的不同,在流量、网速的限制下,只能对少量视频、简单的图片、文字等内容进行呈现。多样性是融媒体中一个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在融媒体中,对各类媒体的优势进行了整合,其媒介形式也十分丰富多样[4]。这些媒介形式,在吸引更多受众关注的同时,也能够利用形象、具体的形式,对生涩难懂的内容进行展现。因此,基于融媒体的思维,在时政报道的过程中,可以对融媒体加以运用,对时政内容进行多样化的解读,从而让人们能够更好的进行理解,也使媒体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在我国,每年时政报道量最大、最集中的时间段,就是两会期间,在这段时间内,会有大量新的时政新闻产生。因此,对于各家媒体来说,如何对政策进行有新意的解读,让人们更好的理解,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例如,在两会期间,一些主流媒体在《政府工作报告》直播结束后,通常会立即推出相关的信息图,采用图形的方法,帮助人们进行分析和了解。并针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推出相关的节目板块,通过矩阵态势的信息布局,在多家网站纷纷转载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进行时政新闻信息的传播。而运用图形化的方式,对时政新闻进行解读,使得融媒体的优势得到了良好的利用,使一些难懂的政策性内容,变得简单易懂[5]。我国传统的时政报道,大都存在晦涩难懂的情况,其中大量的专业术语,使普通受众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而在融媒体思维下,与新媒体发展趋势相匹配,对时政报道模式进行全新的创造,从而对融媒体的多样性优势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实现了时政报道便利性、服务性的提升。时政报道在和融媒体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要对以往的形式进行改变,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和视角,对时政信息进行解读,从而获取更多受众的
认可。
4 有效提高时政新闻互动性
时政报道的内容,通常和国计民生关系十分密切,因此,需要和民众进行密切的互动和交流,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从而使媒介真正成为政治权利的延伸。而且,在信息传者和受众之间,通过有效的互动,才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在受众积极参与的情况下,融媒体中UGC的优势能够得到更大的发挥[6]。在融媒体思维下,对于时政报道模式,应注重对其互动性进行提升,使融媒体中UGC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以往的新闻领域,都是有专业人员采集和生产新闻,并通过专业机构进行发布。而在融媒体思维下,产生了大量的UGC,即用户贡献内容,正如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使得人们都能够成为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
在当前的媒体当中,用户生成内容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在新的思维和技术支持下,民间的话题设置和话语力量得到充分发挥和良好传播。此外,受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能够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反馈,从而进行良好的互动[7]。例如,在两会期间,委员和代表针对与人们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社会问题进行集中讨论,民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政和议政。同时,在两会期间,央视还开播了《两会说吧》《两会微评》等节目板块,对民众的意见进行广泛的听取,对各种民间声音进行表达。此外,在央视网中,还推出了《我有问题问总理》《给总书记捎句话》等板块,使得国家领导人和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得以拉近,也提高了時政新闻信息传播的效果。此外,人民网推出了《两会E客厅》板块,在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讨论的同时,进行了街头采访,针对热点问题,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5 结论
融媒体是当前社会中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其中融合了多种不同媒体形式优势和特点,极大地丰富了信息传播途径,提升了信息传播效果。在融媒体思维下,时政报道应当改变以往的播出模式,对融媒体的形式进行合理的运用,对融媒体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通过对时政报道模式的创新,让人们能够更好地接收和理解时政信息,从而取得更理想的信息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曾庆琳,高翠,曾茹.融媒体思维下“两会”报道的新气象——以佛山台《六点半新闻》“两会”报道为例[J].南方电视学刊,2015(5):109-111.
[2]刘艳.微信时政类公众号时政新闻传播策略研究——以“巴黎恐袭”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16(4):89-91.
[3]付广军,周雷.整合与创新:新时代政治传播新趋向——以军报两会融媒体报道为例[J].军事记者,2016(5):40-41.
[4]马莎.媒介融合背景下省级媒体重大时政报道策略研究——以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两会进行时》为例[J].东南传播,2016(10):17-19.
[5]柯杨.植入互联网思维 打造全媒体产品——《河南日报》全国两会报道积极探索媒体融合[J].新闻爱好者,2015(4):18-20.
[6]吴少敏.论融媒体语境下高考报道的路径创新——以南方日报2016高考全媒体报道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4):243-244.
[7]付砾乐.美国时政类新闻垂直媒体的生存之道——以Politico的新媒体发展模式为例[J].新闻论坛,2016(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