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俗文化的翻译、出版和国际化传播

2017-07-01黄永新张尚莲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译者文化

黄永新,张尚莲

(1.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7;2.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中国民俗文化的翻译、出版和国际化传播

黄永新1,张尚莲2

(1.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7;2.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模式正从传统的单向、线性模式逐渐变得多元化、复杂化。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翻译行为要以“归化”的翻译策略为主,同时主张中、外译者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合作进行翻译;另外,确保优秀纸质书籍出版的同时,重视数字化出版物的开发,创造多元化的出版格局;最后,综合考虑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环境等诸多因素,构建一个传统与现代、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立体传播体系。

民俗文化;翻译;出版;国际化;传播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分支,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与普通民众保护、传承和传播优秀民俗文化的意识不断增强。近些年,在国家的支持、各级管理机构、出版机构与广大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民俗文化的编辑出版情况大有改观。但总体情况仍旧不容乐观,市场所占份额仍然很小;而且相关研究较少,且大多仅局限民俗文化词语和特定类别的民俗文化传播研究,研究对象比较单一,理论基础薄弱且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联系较少。本文将从中国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与路径出发,重点阐述中国民俗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翻译、出版两项内容,并尝试构建中国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体系,从而为时代背景下中国民俗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提供借鉴经验。

一、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及路径

文化传播是指特定的时空领域内,人们在精神内涵和行为模式方面的交流与互动过程[2]。传统的文化传播路径仅涉及三个方面:传播方、信息、接收方。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是一种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传播活动。所以文化信息走出国门还要涉及一个重要的因素,即翻译行为。翻译行为在中国文化国家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联系作用,是决定文化传播效果的直接因素和基础条件。同时,对外传播翻译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对应转换,更重要的是所承载的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在传播中国文化的时候,需要拥有强烈的受众意识,考虑境外信息接收方的兴趣点和接受程度,以追求良好的传播效果[3]。因此,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翻译与传播相互契合、相辅相成,需要同等重视。

传统的对外翻译传播是一种由源文到受众的线性、单向过程(见图1)。这一过程中,除了翻译的作用以外,出版媒介也是一项不容小觑的因素。纵观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历史,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高粱》《诗经》等)在境外的成果传播都离不开影响力大、营销渠道成熟的商业出版社的助推作用。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等数字化出版媒介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传播过程也由单一方向变成了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见图2)[4]。所以,如今的文化对外传播模式亦逐渐变得多元化,应该结合传统纸质媒介和新型数字化媒体,将文化信息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样态与形式呈现给境外的受众群体。

图1 线性过程

图2 复杂过程

二、中国民俗文化的翻译

翻译是中国民俗文化走出国门的基础,其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最终的传播效果。要想提升翻译质量,需要考虑诸多因素。首先,中国文化具有意会型的特点,对语境的依赖性较高;相反,西方文化属于直接型,对语境的依赖性较低[5]。所以,我们在进行中国民俗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时需要考虑到中西受众的特点,进而打造出最符合西方受众的中国民俗文化产品。为此,当传播方选择出理想的源语材料时,就要认真考虑寻找什么类型的翻译主体,进而采用什么种类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才能确保全球受众容易并且乐于接受。为此,我们不妨参照中国文学翻译界在境外取得的成功经验。首先,以莫言小说为首的中国文学作品已经在西方读者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诸如莫言的《红高粱》、萧红的《呼兰河传》等;另外,上述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中国民俗文化特征,所以中国文学的境外传播经验对于中国民俗文化的国际化译介具有最为直接的参考意义。

当今社会,经过译介的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依然为数不多。在境外被翻译并出版的中国作家大致有150位,这个数字仅仅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总数的1.3%;美国国内每年上市的译自中国作品的出版资料仅占总出版物的3%左右[6]。这样的一种形势决定了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传播并非易事。所以,莫言小说作品的“首席接生婆”葛浩文先生的“为读者翻译”的理念及“意译”的翻译方法就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因为在译者葛浩文看来,翻译作品的接受性是第一要考虑的因素。

另外,就民俗文化主题的选择来说,在选择那些具有高度普及程度的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基础上,还应该参考国外优秀译者的意见。因为这些专业人士可以有效地筛选出最受西方读者欢迎的文学作品。另外,翻译时推荐国外优秀译者与中国优秀译者共同合作。因为国外优秀译者首先可以确保地道自然的语言表达,可以将中国民俗文化内容改写成符合英语国家读者阅读习惯的方式,即实施更加彻底的“归化”翻译策略[7]。但是,国外译者大多数不能充分彻底地理解中国民俗文化,所以推荐与中国学者或译者相结合,以共同翻译出既保留中国民俗文化精髓,又符合西方语言表达习惯的译文作品。总之,在翻译中国民俗文化时,建议由境外优秀译者在中国优秀译者的辅助下,贯彻为读者翻译的理念,采用较为彻底的归化翻译策略,以满足境外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接受程度。

三、中国民俗文化的出版

拥有良好的翻译品质仅仅满足了对外文化传播的基础,还需要通过出版媒介将翻译作品高效准确地输送到境外读者面前。具体来说,开发民俗文化出版资源,就是以编辑、出版为手段,以图书为载体,既能有效记录和积累地方民俗精髓,又能传承和传播民俗文化[8]。首先,民俗文化的出版对于民俗资料的积累与传承具有巨大的贡献。民俗文化起源、发展于民间,诸如民间故事、传统手工艺等大多都是通过口耳相传、师傅带徒弟等手段一代一代进行传承的。这种传承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总体的传承效果。相反,民俗出版读物可以对民俗事项进行精准和全面的记载,便于广大民众正确了解和认识各种民俗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其次,民俗文化的出版会促进民俗学学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任何一门学问都不应该、也不能闭门造车。只有众多研究者共同努力,广泛传播其研究成果,才能实现该门学问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另外,民俗文化的出版有助于中国元素走向世界。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中国民俗文化不再仅仅局限于某地、某人,而是能转化为文化资本快速进入全球的文化市场[9]。所以,对中国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创新性挖掘与整理,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出版读物,有助于推动“中国元素”走向世界。

文本文化与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两大组成部分:文本文化通常是为满足社会精英书写的文化内容,多反映社会当权者意志,属于社会主流文化;而民俗文化发端于普通百姓,反映的是世俗的日常生活传统和风俗习惯,多依赖口传面授进行传播,属于大众文化。两种文化传统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应该予以同等重视。那么就中国民俗文化的出版来说,首先,要重视出版内容的精品化。在选题上要认真挖掘,中国官方或学者、译者要重视国外优秀译者或出版机构的意见,共同遴选出既能代表中国特色、又能符合西方读者阅读兴趣的选题。针对每个选题,内容编辑上要做到细致、准确、全面、生动,既有知识性,又不失趣味性,以最大程度增加对读者的吸引力。其次,注重出版载体的大众化。如果要达到大众传播的效果,出版读物不能一味地走精英化路线。多数情况下的出版书籍达到叙事简明、图像清晰足以,以最大化地降低读者购买出版读物的成本,进而在普通大众中扩大传播范围。当然,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出版不同精装程度的图书,以满足多元化类型读者的需求。

在数字出版时代,中国民俗文化的出版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静态书籍出版,而是可以融入更多的创新理念和科技元素,创造出多元化、全方位的出版格局[10]。首先,数字出版物传播环节大大减少,从而可以极大地提升传播效率。数字出版产品自始至终都是以虚拟的数字信息为基础,不需要依赖传统的机器印刷、实物包装和车辆物流,这就决定了数字出版物从产生那一刻起,就可以几乎零成本地在最短时间内传递到读者面前,极大地提升了传播效率。其次,数字化出版可以突破文字的限制,以多媒体的方式丰富民俗文化内容的表现形式。一直以来,传统的民俗文化出版读物以静态的文字和图片为主,形式较为单一。而数字化出版物可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形象、直观地呈现中国民俗文化内容,可以有效地提升对读者的吸引力,满足国内外各种类型读者的多样化及个性化的阅读需求。

四、建立中国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体系

为了促进中国民俗文化的国际化传播,需要在重点完成以上翻译、出版两项内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环境等诸多因素,构建一个传统与现代、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立体传播体系。从中华民俗文化传播的完整路径考虑,需要以政府为主导,整合社会各界、各层级的宣传出版机构,在传统的纸质媒介传播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数字化传播平台。数字化技术发展迅猛,数字化新媒体逐渐转向以移动互联为主。首先,开发各种类型的网站资源,如专门的民俗文化专题网站、社交媒体上民俗文化专题介绍、有关民俗文化专题的手机APP。这些网站以多媒体的方式,结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广大网民用户,可以满足广大网络用户对各类中国民俗文化的需求。其次,重视自媒体的激励与引导。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用户的互动性及个性化需求逐渐凸显,以个人博客、微博、QQ号、微信号等为代表的自媒体以其传播者的私人化、大众化、互动性以及便捷性逐渐成为新型媒体传播的主要阵地。官方机构应该把握形势,通过政策、资金、资源等手段鼓励、支持有关自媒体用户传播中国民俗文化,进一步扩大民俗文化的传播速度与广度。另外,重视传统媒介与新媒体之间的合作[11]。不同的媒介具有各自独有的特点与功能,如书籍内容往往较为严肃,适合深度阅读与研究;影像媒介较为直观,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吸引大批观众的注意力;网站、手机APP等则在用户体验、互动性方面更胜一筹。如某个主题中国民俗文化书籍出版过程中,同步制作并发行相应主题的纪录片,可以在纸质图书出版发行之前先行引起读者兴趣;在中国民俗文化实体博物馆的基础上开发数字博物馆,将实体民俗文化艺术以三维立体的形式通过网络进行呈现;还可以将某些民俗文化故事改编为微视频、微电影,以影像的形式立体直观地呈现给观众,从而提升相关主题文化对大众的吸引力。

五、结语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结合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政策大背景,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民俗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效果,重点探讨传播过程中重点涉及的翻译和出版两项内容,同时尝试构建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体系。就翻译来说,推荐由境外优秀译者与中国优秀译者合作的方式,贯彻“为读者翻译”的理念,实施较为充分的“归化”翻译策略;中国民俗文化出版时,既要确保出版内容的高品质,又要兼顾不同类型尤其是西方读者的阅读兴趣,打造一个由传统纸质出版物与现代数字化出版物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出版格局;为了提升中国民俗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效果,努力构建一个传统纸质媒介与现代数字媒介相结合、实体传播场所与虚拟传播空间并重的立体传播体系,以发挥不同媒介高效互促、协同发展的传播优势,加速实现中国民俗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化传播进程。

[1]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西北民族研究,2012(1): 208-211.

[2]张豫红.河南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翻译问题的思考[J].邢台学院学报,2012(6):75-77.

[3]刘进.对外文化传播翻译策略研究[J].学术界,2010(12):156-163,287.

[4] 公文.论网络翻译传播模式[J].中国科技翻译,2012(5):22-25.

[5] 蒙岚.广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国际传播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9): 149-152.

[6]刘云虹,许钧.文学翻译模式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关于葛浩文的翻译[J].外国语,2014(5): 6-17.

[7]王启伟. “中国文学走出去”之翻译机制与策略——以莫言作品和 《红楼梦》 翻译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4(8): 89-92.

[8]张炯.大数据视角下民俗文化出版资源开发探寻——以湖北省为例[J].出版广角,2015(7): 59-61.

[9]谢迪南.民俗文化:亟待深掘的出版“富矿”[N].中国图书商报,2005-03-18.

[10]张炯.互联网时代民俗文化的数字出版路径探析——基于对湖北民俗文化的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7): 117-119.

[11]尚春燕.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J].青年记者,2015(9): 108-109.

Translation, Publ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Folk Cultures in China

HUANG Yong-xin1, ZHANG Shang-lian2

(1.Shijiazhua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47;2.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401, China)

The mode of external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culture is gradually diversified and complicated from the traditional one-way and linear model.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dissemination effect, the translation behavior should be based on the “domestication” translation strategy, while advocating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translators to play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cooperate in translation. As excellent publications of printed books are ensured,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publications, so as to create a diversified publishing structure. Finally,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ing the transmission factors of the subject, mode, media, and environment, a three-dimensi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realistic and virtual should be constructed.

folk culture; translation; publi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communication

2017-04-22

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河北省民俗翻译研究》(HB15YY033)

黄永新(1978-),男,河北鹿泉人,教育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料库翻译、外语教学研究。

H315.9

A

1008-469X(2017)03-0086-04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译者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谁远谁近?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