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全新的角度审视能源安全
——评赵宏图博士的《新能源观》

2017-02-23魏占杰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宏图能源安全博士

魏占杰

(河北师范大学 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书评】

以全新的角度审视能源安全
——评赵宏图博士的《新能源观》

魏占杰

(河北师范大学 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自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能源安全就成为一个广为流传却争议很大的概念。赵宏图博士新著——《新能源观》在新的能源安全分析框架下重新审视国际能源形势,探讨世界各国保证本国能源安全的总体趋势,并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能源安全;《新能源观》 ;能源供应;国际能源

1972年,罗马俱乐部出版了一部著名的未来学著作——《增长的极限》。这本书通过对人口增加、粮食短缺、不可再生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五大因素的分析,提出人口的增长必然引起粮食需求的增长,工业化进程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不可再生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程度的加深,而且这些增长都带有指数增长的特点,人类社会迟早会达到一个临界的“危机水平”。如果不采取措施,用不了100年的时间,土地、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都将耗尽,造成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发生难以遏制的大衰退,生存环境不断恶化,食品短缺,死亡率大幅度上升,人类社会将走向末日。

对于这部著作的论点,也有人提出过异议,但从未在笔者的思想意识深处产生过什么影响。近日,读了国内知名能源问题专家赵宏图博士的新著——《新能源观》(中信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感觉他对能源安全问题有自己全新的认识。这本著作不仅观察能源安全问题的角度十分新颖,而且所给出的能源安全战略和策略建议也都很具启发性。

一、通过观点的比较,阐明能源安全不是什么

自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关于中国能源安全的话题就层出不穷。但能源安全是个广为流传却争议很大的概念,人们对它有着太多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更由于对能源安全概念理解上的不同,对于如何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说法也大异其趣。

赵宏图博士使用“能源安全不是什么”这样一个标题来书写《前言》,并坦承:“在多年的研究实践中,我越来越觉得搞清能源安全是什么很难,谈谈能源安全特别是中国能源安全不是什么可能更靠谱或更有把握些。”本着这一原则,赵宏图博士运用大量篇幅来论证“能源安全不是什么”:其一,能源安全跟“资源枯竭论”不搭界。“资源枯竭论”的核心是强调人类对能源资源的消费增长过快,迟早会将地球上的资源消耗殆尽。但是,历史发展已经证明,人类总能找到新的更洁净的能源取代前一主力能源,煤炭消费量的下降就是最好的例子。因而,我们在能源资源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资源枯竭。

其二,能源安全与“资源战争论”关系不大。“资源战争论”者经常引用近现代诸多战争的例子,把许多战争归为资源战争,强调人类为争夺石油等资源发动了一场场残酷的战争。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中东地区半个世纪以来历次以石油为名义发动的战争,实质上石油仅仅是交战方为自己的好斗而寻找的借口,资源只是引发冲突的因素之一。

其三,能源安全也不是“资源争夺论”的孪生姐妹。“资源争夺论”的基本逻辑与“资源战争论”颇为相似,前提大致是强调油气等资源是有限的和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常常引发国家间激烈的争夺。但是,在国际市场日趋完善、国家间相互依赖日益加剧的大趋势下,一个国家很难控制另外一个国家的资源,而资源国也不允许他国掌控本国资源。所以说,“资源争夺论”的前提是不正确的。

其四,能源安全不等于能源独立。能源独立是许多国家追求的梦想,对民众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百年屈辱史的大国来说,能源独立更是大多数国民的集体诉求。可随着全球化和能源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能源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在这种情况下,以能源独立为目标的传统能源安全观念和保障体系变得越来越不现实。

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剖析与说明,使我们对能源安全的概念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但是,运用“排除法”说明“能源安全不是什么”,不是赵宏图博士写作的终极目的,他要为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贡献有价值的意见。于是,他在新的能源安全分析框架下重新审视国际能源形势,探讨世界各国保证本国能源安全的总体趋势。

二、透过历史的视角,深化对国际能源安全的认识

既然世界的能源资源不会真正枯竭,各国为了获得石油等能源资源发动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并且能源独立变得极不现实,那么,我们就该深化对国际能源安全的认识。

第一,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能源的首要属性是其商品属性,供求法则决定了石油等能源资源的开发与交易。赵宏图博士认为,“能源和资源作为商品的属性是第一位的,最终决定市场的是供求关系,特别是从长期看,决定市场的是有效的需求。”一直以来,石油太重要不能由市场来调节等说法在各国和各个阶层广泛流行,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或影响了许多国家的相关能源决策。但供求法则对石油市场依然起作用,特别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石油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供求法则作用也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效。

第二,既然供求法则对国际石油市场依然起作用,那么,国际能源依赖也在逐步加深。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世界石油市场逐渐趋于多元化。在国家层面,不仅生产国数量大幅度增加,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20多个增加到50多个,而且油气进口国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公司层面,参与者数量也大幅度增加。目前,仅在勘探开发领域,除国际石油公司和产油国国营石油公司外,还存在许多独立的中小石油企业,如果加上石油贸易公司和石油精炼公司,介入石油市场者可谓不计其数。随着参与结构的多元化,世界石油市场逐渐从垄断性向竞争性转变。同时,石油现货市场、准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迅速发展,石油供应与需求间的贸易方式逐渐市场化,石油的交易数量和价格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供需平衡和价值比较,世界石油市场趋于一体化。基于这样的判断,赵宏图博士指出“任何一方都已不能单方面长期控制市场和油价”,为我们正确认识国际能源形势提供了新思路。

第三,国际能源依赖加深,能源安全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前,能源安全问题还不突出,只出现在少数国家,且多出现在战争时期。石油危机的爆发使能源安全问题的范围扩大,但也主要局限于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随着能源消费和供应群体的扩大以及世界能源工业的日益国际化,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全球性的特点。同时,能源安全保障也逐渐由国别保障、集团合作向全球性的能源安全对话与合作方向转变。

随着能源需求的继续增长及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等,能源安全合作也会进一步超越消费国和输出国的界限,扩大至全球范围,使全球能源安全与合作提上日程。中、美、日、俄、印、欧佩克等诸多能源消费国和输出大国及组织之间双边或多边的能源安全对话与合作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能源安全对话与合作的范围将越来越宽,程度也将越来越深。

综合起来看,赵宏图博士更多的是通过回顾世界能源安全问题的演变过程,来得出国际能源依赖加深、全球能源安全与合作提上日程这一结论的。历史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深化对能源安全问题的认识,进而作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判断。

三、透过能源的视角,指出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走向

改革开放前,能源供应一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国的资源供应全部来自国内市场,没有进口,国内能源的产量就是中国能源消费量的最高上限。在没有能源进口的日子里,中国能源供不应求,电力供应不足是经济生活的常态。当中国加入全球化体系后,通过能源进口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靠资源在全球的流动实现经济增长,能源短缺不再是发展的障碍了。但我们有一种错误认识,一说依靠进口,就觉得很不光彩,其实这是很片面的。赵宏图博士正确地指出了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获得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中国在利用国际矿产资源和能源方面确确实实得到了好处,特别是近几年,中国在相关的国际贸易上运营得很好。中国的经济发展这么快,得益于这种国际贸易。”

然而,我们在能源安全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认识误区,往往将战时能源安全与和平时期的能源安全混为一谈。在这一点上,赵宏图博士指出“相对于战时能源供应风险,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和平时期的市场和价格风险”,这是非常有见地的观点。在能源市场全球化的环境下,中国能源安全的挑战主要来自内部,面临的能源问题更多体现的是阶段性、地区性、结构性的能源短缺,或者说是资源约束或资源瓶颈,尚未构成大的能源危机。相对供应而言,中国资源消费模式和利用效率问题更为突出,主要有能源开发和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难度要远大于能源供应的保障问题,我们更需要练内功。

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历史与传统使得中国不仅缺乏市场经济的经验,而且缺乏市场经济的观念,这使得人们对全球经济相互依赖性的认识不足,对国际能源市场缺乏足够的信任,同时对自身综合实力增强所带来的保障能力的提高认识不足,缺乏自信。因此,我们必须增强自信,主动融入国际能源市场,成为游戏规则的参与者和制定者。“维持能源和资源市场(全球、地区或国内)的稳定、强化国家治理和市场完善、推动资源相互依赖与国际合作,才是解决资源问题、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在我们看来,赵宏图博士的这一观点是务实的,也符合“能源安全不是什么”的逻辑推理。

总而言之,赵宏图博士的《新能源观》一书批驳了几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并透过历史的视角和能源的视角来全面考察能源安全问题,给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结论,必定会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产生积极的影响。

A New Perspective on Energy Security——A Review ofANewConceptofEnergyby Dr. Zhao Hong-tu

WEI Zhan-jie

(Business Colleg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China)

Energy security has become a popular yet controversial concept since China became a net oil importer in 1993. Dr. Zhao Hong-tu’s new book——ANewConceptofEnergyre-examines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situation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new energy security analysis, discusses the overall trend for each nation to guarantee its energy security, and puts forward his own views about China’s energy security strategy.

energy security;ANewConceptofEnergy; energy supplies; international energy

2017-04-23

魏占杰(1968-),男,河北辛集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理论、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

G236

A

1008-469X(2017)03-0106-03

猜你喜欢

宏图能源安全博士
英能源安全战略,一份愿望清单
习近平擘画长江宏图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制冷博士来帮忙
深秋
神奇博士感冒了
肾上腺素飙升:亚马逊的数字广告宏图
北京市能源安全水平评价分析
基于熵权法*的广西能源安全评价
博士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