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与实践

2017-06-30沈莉

关键词:实践培养

沈莉

摘 要:责任心是学生做人之本,是学生立足社会之本。责任意识是形成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意识,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行为和体验,通过亲身的实践,在情景中去切身体会,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明确在生活中要有责任心,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对小学生进行责任感的培养与实践,是小学责任感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生责任感;培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1-069-1

在当前的社会中,小学生的责任意识越来越薄弱,家庭对责任心教育的缺失以及社会环境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对生活没有了奋斗的动力,他们身上的责任心正在一点一点地丧失。责任意识是形成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因此,坚持把培养学生责任感作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积极探索责任心培养的途径方法,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已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更是小学责任感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架起多元化的风向标,引领责任感

1.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文化氛围对一个人的影響往往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时刻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充分利用好我们身边的宣传阵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从国旗下讲话、班会课、红领巾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方面营造有利的文化氛围,进行责任心的渗透,以达到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的目的。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让学生搜集典型事迹,分析杰出的内因,也是激发学生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孩子们在搜集的过程中感性地理解这些杰出人物的责任感。然后通过读书心得汇报会,交流心得,既容易产生情感共鸣,陶冶情操,又增进了师生、生生彼此之间的情感。

2.树立好身边的榜样

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模仿是他们的天性。他们认识客观世界主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思维。对学生进行自我责任感的培养,不能光靠口号或抽象的结论,应该为他们树立起形象、生动的榜样。

首先,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时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起表率作用。孔子曾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相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言谈举止,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做到。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首先在上课铃响之前进教室,要求学生用尺画线,教师必须用尺在黑板上画线,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教师也要当天批改作业并发到学生的手中,不得隔日。

其次,孩子责任感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在人际交往中观察、模仿他人责任行为的一个学习过程。我们要及时发现身边那些有责任心的孩子,找出他们的良好表现或习惯,宣传他们的积极面、闪光点,特别是他们的先进思想和行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鼓舞。

二、创设个性多彩的体验活动,内化责任感

1.我行我秀 竞争岗位——变被动为主动

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往往在新学期开始,在制定班级“人人岗位责任制”时,为了省去烦琐的过程和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大都是亲力亲为,自己一手包办,学生无形之中成了老师手中随意布控的棋子,而对自己分配到的岗位兴趣不高,大都是抱着为了完成任务的心态去的。如此一来,又怎么能让学生把自己的岗位任务做得认真,而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呢?所以,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必须把学生被动参与的身份改为主动谋划,群策群力,鼓动学生给自己的班集体设置相应的班级劳动岗位,设置岗位名称,同时增设班级服务岗位,让更多的学生承担班级活动的各项责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班级内有为同学服务的机会,真正落实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有责负,从而提高学生的服务能力和意识,使学生得到锻炼。并开展“岗位竞聘”的方式让学生“竞争上岗”,以此充分发挥班级中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然后,师生共同制定岗位职责和难度适宜的班级奋斗目标,引导学生齐心协力地朝着共同的方向不断地努力,集体责任感自然也会得到加强。

2.情景体验 实践训练——规范学生的行为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必须通过他自己的行为和体验,要让学生亲身实践。可以在思品课、班队活动以及其他课外活动中,对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去切身的体会,让他们明确在生活中我们要有责任心,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为提高班级的卫生、纪律、学习等方面的责任心,于是我就设计了这样的几个情景。上午第三节课下后,学生都去进餐了,我在教室的门口故意放置一点垃圾,在教室的讲台附近放置了一把没有摆整齐的椅子,把图书角的书籍故意打乱,等学生就餐回来后看他们有何反应。午饭后学生纷纷地来到了教室。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人捡起垃圾、把椅子摆放整齐、也没有把图书角整理好。待学生坐好后,我开始发话了:“今天有没有发现教室里有不规范的现象啊?是哪个组值日啊?”并抓住这次的机遇,因势利导,进行教育,使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主人,集体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与自己有关,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我们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还根据班级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这样,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能对责任心产生真切的体验,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对集体、他人是有用处的,责任心就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了。

综上所述,责任心是学生做人之本,是学生立足社会之本。而责任感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吸纳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齐抓共管,才能为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共创佳境。我们要通过对小学生进行责任感培养,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为造就新一代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的公民打下扎实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