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搜:蹭起来要有方法

2017-06-30张帅

数字商业时代 2017年5期
关键词:热点令人用户

张帅

导语:互联网成为了社会因情的主要出口之一,其存在的价值远超过了任何一个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也正因此舆论的风向被改变着,蹭热的价值也在被挖掘。

从烽火狼烟、飞鸽传书到邮件、电话、广播、电视到SMN手机通信录、电子邮件再到微信、微博。信息传达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变化,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传播时的门槛也越来越低,这样的变化,易于良好的信息传播,同时也易于社会不良现象曝光,好坏通存,用句通俗的话来说,信息化的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好坏兼顾,舆论轻松容易。

但也正因舆论轻松容易,所以在舆论中,无论丑美善恶,人性的展现可谓是最多的一面。

先讲下刷屏的朋友圈

朋友圈近期被一篇《刺死辱母者》刷屏,此次事件是因22岁年轻人于欢的母亲被纠缠许久的催债者侮辱,遂拿起利刃进行防卫,最终导致一死三伤,也使这个周末,在这难得的好天气下,显得有些黑色深沉。

血案的发生,是因为母亲苏某的债务纠纷而引起,苏此前曾为公司生产,借了100万元高利贷,月利息10%,但无力偿还。

据悉,在这6小时里,苏某母子先被催债者监视——母子走哪儿,催债者跟哪儿,连去吃饭也被跟随、看守;后母亲被催债者用下体侮辱、脱鞋捂嘴,而在警察介入4分钟即离开他们所在的办公楼之后,纠纷再一次延续。面对无法摆脱催债者的困局,以及“杵”来的椅子,于欢选择了持刀反抗。

由此能够看到太多的“燃点”存在:包庇、勾结、冷血、屈辱和拼死一搏的怒吼。

无法想象这对母子的经历有多么的恐怖,多么的令人心酸。此事件,已成微博热搜,朋友圈刷屏,有来自多数的网民正当之言,但也有少数人想要哗众取宠,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取的不是宠,而是点开微博推文后的评论下,基本全是骂名!

从新鲜感到有利可图的蹭热度

从丽江一行被惨遭暴打而毁容事件,到地铁扫码者被辱骂,再到刺死辱母者,网民无一不在为当事人进行言论上的打抱不平,道出自身观点。

但是有极个别人,在共同讨论的话题上,观念与广大群众不符,进而招来了痛骂,甚至有人扒其身世,探其私人账号、手机号,进行不断的骚扰。这难道就是法不制裁,有人替天行道么?试问行此道的人,究竟是打着名号来进行”正当”的泄愤骚扰还是真心为当事人打抱不平呢?

可能正是因为移动互联网开启了全民娱乐化时代,降低了内容输出的门槛。所以人人都能做媒体,个个都可做公关。每当社会产生热门话题,无论是实力雄厚的品牌商,还是一无所知的傻白甜,都想借势营销或者发表一下意见来蹭热点。久而久之,蹭热点的行为开始泛滥。网民对这种方式的态度也在慢慢转变,从充满新鲜感逐渐变为有利可图,蹭热点便成为了互联网普及与信息传播的一种必然发展。

所以个人观点的提出,无论正反面,通過社交媒体和互联网进行病毒式的扩散,点燃以移动互联网作为信息源的新新人类自我的观点提出,以至于到后来在各个新闻热点里,均有发生诸多不理智的事件。

所以蹭热点变为了社会营销手段

纵观全行业,公司无论大小,都希望自己的品牌能成为用户的依赖,所以非常重视用户粘性的问题。从官网到贴吧再到公众号,每一个都是品牌与用户的纽带。怎样让用户参与到品牌的活动中来呢?蹭热点就成为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

举个例子,前不久的中韩大战中,中国以1:0战胜韩国,在国人寄予厚望的足球赛事,对于国内的球迷来说可谓是一剂“兴奋剂”,哪怕是对于笔者这样的伪球迷来说也是兴奋不已,所以此次的蹭热文案真的让人瞠目结舌,首当其冲的,应该当属杜蕾斯。

除了污神,还有世纪佳缘的文案。

还有ofo小黄车

但蹭热度还是要有个底线

现实的热度,不断在互联网中传播,一传十,十传百的速度令人咂舌。

对于商业厂商、媒体来说,蹭热度旺旺会有个度的把握,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往往会因为个别人的蹭热搜提自我观点方式欠妥,所以会搞的乌七八糟,令人厌恶被众多网友谩骂。也许这也是蹭热度提升知名度的方式之一,但是滥用此等方法,未免有些过,不值得提倡。

对于社会用户关注的热门事件,商业厂商就很乐意去挖掘热度点,不仅不会令人感到厌恶,还会使用户感到这类文案的脑洞之大,对于自媒体而言,蹭热点往往会能增强相关从业人员的荣誉感,如果运用得当,会带来令人惊喜的关注量和粉丝增长。每个媒体人或者营销人都希望自己的品牌或者观点能被更多的人看见。因为单纯的做内容或者策划,这条路显得十分艰难。所以蹭热点将会是最快的手段之一。

总之,热点往往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就可成为一把利器;但若用不好,则会成为舆论导向的目标,遭到攻击,败坏名誉,蹭热点也要有度才行。endprint

猜你喜欢

热点令人用户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岩栖幽事
信用卡资深用户
4月高考热点关注
它的样子令人着迷
令人头疼的压舱水
令人惊奇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