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元素融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2017-06-30赵丹妮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民族元素教学

摘 要: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办专业,由于在我国存在的时间不长,所以其办学宗旨、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等都还是依据国外的教学方案或是从相近的服装设计、舞台美术设计、化妆设计等专业借鉴而来,没有形成我国的艺术特色与体系,即没有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较好地结合。本文将主要探讨民族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的运用与融合。

关键词:民族元素;人物形象设计;教学

人物形象设计是艺术设计的旁支,当代艺术设计中存留的难题,在人物形象设计中能够得到映射。我国的艺术设计作品差强人意,有着明显的剽窃以及仿制的痕迹,往往对外国先进的设计理念“生搬硬套”,而展现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尚属凤毛麟角。

一、人物形象设计的内涵以及存留的疑问

人物形象设计是服务于社会各阶级的,其是特色化、差异化为特征的新兴领域,其服务的范畴是对个体形象实施整体设计以及引导,参考不同个体的情况,比如:人体色、毛发色、脸部五官外形、身材等等,透过专门的诊断用具,寻到最为妥帖的头型、妆容、服装颜色和风格样式的配搭办法;并依照个体的角色需要以及场合需求来设计人物形象。人物形象设计外部呈现模式包含:妆容设定、头型设定、服装设定以及配搭等等。中国形象设计师的技能水准与外国优秀的设计师相比,在能力以及熟悉程度上已经不落下风;然而在文化内涵、设计创造性上,就不能相提并论了。而对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体制的不完善,导致我国的设计师设计不出蕴含民族文化特色的人物形象,其自我思维以及创造性无法凸显。而怎样在形象设计方面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让传统文化的风韵与当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开创出一条属于我国特色传统文化的形象设计之路,是人物形象设计师的首要任务。

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以其丰满的表现力、多元化的形式、饱含深意的潜台词以及让人回味无穷的文化底蕴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然而一百个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就有一百种。由于涵盖面大,其它国家的文化都不具备对比性。其包括:中华书法、文字、雕篆刻印、山水画、莫高窟壁画、京剧脸谱、丝绸工艺、风筝、木雕、窗花、功夫、兵马俑、青花瓷、景德镇瓷器、唐卡、蜡染等等。此外,中国独有的传统节庆、礼仪以及风俗,56个民族都具备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因此,其构成了我国内涵丰富、五彩斑斓的传统文化元素;此外,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催生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上述提及的傳统文化可以作为激发我国人物形象设计师的灵感的元素。一部分设计师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与当代设计理念相融合,才能够填补我国人物形象设计领域民族元素使用的空白。

二、人物形象设计教学中民族元素的融入

从大多数开设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高校来看,其课程主要设置有: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速写、构成、图案等;专业课程,如化妆、美容、发型设计、服装设计、饰品设计、整体造型设计等。此外还有一些实践课程,如写生、采风、毕业设计、实习等。

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中,主要是建立以表现形和色的技术构成、培养灵感的思维构成和完善主题的概念构成的三大知识构成模块。为了让学生在专业学习初期就建立起保护与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观念,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少数民族的模特着少数民族的妆容、穿戴本民族的服饰、头饰进行展示,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此模特面部五官表情或妆容特征,并牢记这一民族人物形象中的细节标志等,以素描和速写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色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讲解民族民间器物及服饰中色彩的配置要点及文化内涵,并要求学生对一些常见的民族服饰、头饰、手工艺品进行色彩写生,然后将完成的写生作业进行构成的练习转变,如提取民族服饰中的图案、色彩完成图案设计、色彩构成,提取民族服饰的造型和工艺品完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可以了解到民族元素的中的形、色、质、点、线、面,还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将这些元素进行提取与重塑,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积累素材。毕业设计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最终的实践课程,也是检验大学期间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妆面、发型、服装、饰品。学生要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包含妆面、发型、服装、饰品四个方面的整体人物形象设计作品,并通过静态摄影和动态走秀的形式来展现。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创意,但创意不是简单的假想和思考,以设计美学的角度来看,创意应该是一个带有策划性的系统思维和结构体系,包含了设计师对琳琅满目的艺术形式与生活素材的挖掘和感悟。我们身边的每一件民族元素都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能不断的激发创意灵感和创作热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化石性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中,教师可以多用民族元素和文化为题材要求学生进行创作,并尽可能将毕业设计选题细分,以点带面。例如,“侗族织锦色彩与纹样在形象设计中的运用”、“土家族摊堂戏面具形象在舞台人物造型中的应用”、“传统发饰在现代人物形象设计中的价值研究”等选题都能展现一个民族的某个特色元素,学生也能通过这些主题去搜寻和了解一个民族或一种造型元素的起源、发展、演变和文化内涵等,并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赋予这些元素新的思想与创意。

化妆、发型、服饰搭配等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技能,学生既要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对时尚的掌控能力,又要具备娴熟的技术。因此在教学模式上,遵循理论讲授、多媒体范例欣赏、教师现场技术示范、学生练习、学生互评、教师解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又有利于形成学生之间竞争的态势。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先模仿后创作,在模仿掌握经典造型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教学内容上既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关注时尚前沿内容的引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审美情趣,把握时尚脉搏。

三、结论

民族元素与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深厚底蕴的体现,也是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宝贵资源。将民族元素融入人物形象设计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内涵,掌握民族元素的创新设计的方法,还能借助高校文化传承的职能,充分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推动民族文化与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光. 浅析高等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J]. 美术教育研究,2017,(01):160.

[2]韩雪,马丽群,何歆. 慕课背景下的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策略[J]. 辽宁高职学报,2016,(05):25-26.

[3]康晓婷. 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 现代商贸工业,2016,(08):76-78.

[4]陈晶晶,陈敏.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6,(14):277-278.

[5]栀梓. 立足民族化基础 探讨人物形象设计的国际化发展[J]. 鄂州大学学报,2016,(02):56-57.

[6]张继荣. 文化创意背景下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创新创意人才培养[J]. 艺术科技,2016,(03):77-79.

作者简介:赵丹妮(1990-1),女,籍贯:湖南益阳,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元素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析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的应用
民族元素在文创产品中运用的教学改革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