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与培养研究
2017-06-30毕铭瑶��
毕铭瑶��
摘要:新闻记者肩负着向社会大众传递讯息的重要任务,所以新闻记者对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具有很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大众呈现出新闻最真实的面貌。但是目前记者行业中也存在着报道虚假信息、歪曲事实、引导舆论导向的情况,给社会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培养新闻记者职业道德修养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职业道德素养 新闻真实性 舆论导向
中图分类号:G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1-0177-01
新闻记者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很多新闻记者每天都会通过报刊、电视、网络向我们传递来自全球的新闻,无论是家长里短的小事,还是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抑或某些领域的专业信息都可以从新闻之中获得。很多时候为了报道更加真实的信息,往往会去一些条件非常恶劣的地方,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但是却依然有那么多优秀的媒体人一直奋斗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地报道我们最想了解的最新消息,这都是源于优秀的职业道德修养。这说明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非常重要,研究记者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策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新闻记者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首先,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要求记者在报道中要恪守原则,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不报道虚假新闻,将事件的真相完整地反馈给大众。[1]这也是新闻记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其次,记者在进行报道时也要敢于吃苦,不怕面对危险。因为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恶劣的环境。比如发生自然灾害时,少不得新闻记者去受灾现场采访伤员情况。一些法制新闻记者可能还会面对一些犯罪现场,场面往往也十分凶险,这就要求记者在面对这些情况时依然要尽可能地把现场的真实情况报道出来。此外,记者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记者行业寄托了大众的很多期望和信任,人们往往对正规媒体报道出来的新闻非常相信,也很容易受到相关观点的影响。所以新闻记者所承担的责任除了为大众传达真实的信息之外,还应该正确地对舆论进行引导,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一份力量。由此可以看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非常重要,正是因为职业道德修养,才会有那么多非常优秀的新闻记者不惧怕采访过程的辛苦,为我们报道出大量的反映现实的新闻报道。
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修养培养策略
(一)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记者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每份职业的最终宗旨都应是为人民服务。[2]对于新闻记者来说也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新闻工作的使命感,做好新闻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沟通桥梁的作用,把党和政府最新的政策和方针下发给人民,也为人民提供更多实时新闻消息,满足人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现在有一些媒体记者喜欢根据群众的喜好歪曲事实引导舆论导向,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一些娱乐新闻中的恶意炒作和歪曲造谣,还有一些法制新闻中的夸大事实,导致群众质疑司法公平。[3]这就需要依靠记者的职业道德,让记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实事求是地报道新闻,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健全新闻机构内部的监督约束机制
现阶段我国新闻媒体行业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缺乏完备的监督约束机制,导致一些媒体人在工作中出现违反职业道德的失范行为。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单单依靠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记者的行为进行约束。首先要对现有的机制进行修改和完善,把对于记者的规范落实到制度上。其次相关单位和监督部门要把制度落到实处,对于违反制度的记者要给予一定程度的惩罚,让规章制度发挥其真正的效用。
(四)定期组织学习和培训
时代飞速发展,想要跟上其步伐就要不断学习。但是记者本身能够学习到的知识有限,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单位定期为记者组织学习和培训。例如开展业务交流会,学习同行业优秀记者的采访经验,或者邀请一些比较知名的媒体人开办专题讲座。每年也可以定期安排记者去高等学校进修,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
三、结语
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质量,所以研究记者职业道德的培养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想要提升记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就必须让记者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记者行为进行制约,同时也要组织定期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记者的业务能力,让新闻记者不断为大众提供更多优质的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沈晓莉,赵树林.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看记者道德修养的五个层次[J].中国记者,2016(3):65-66.
[2]张静.当前我国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16):176.
[3]田野.新聞记者职业道德失范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76-77.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