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单车使用中的用户行为分析

2017-06-30刘业华

大观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用户行为共享单车

刘业华

摘要:共享单车作为对公共出行方式的补充,迅速地走进了公众的生活。但在平台初创、体制不全的背景下,出现了许多用户破坏事件。思维和内在心理机能影响着人的行为。通过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探索用户内在心理机能,或许可以为单车治理带来新的方向。

关键词:共享单车;社会心理学;用户行为

自共享单车在众多城市投入以来,大量单车破坏的事件频现:乱停乱放、损毁破坏、上私锁占用等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原因的归结。那么,在单车使用过程当中,用户的心理对乱停乱放、损毁破坏、上私锁等行为的出现有哪些影响呢?

一、“本我”的放纵与社会学习的缺失

从用户行为的内部因素来看,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人的无意识原始本能,是潜意识中非道德的本能和私欲的体现,遵循“快乐原则”;“自我”,表现为克制本能冲动和对现实的退让,遵循“现实原则”,是对快乐原则的制约;“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遵循“道德原则”。三种人格结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持续存在,在面对不同情况时有不同的体现。在没有规则约束和道德约制的情况下,用户停放共享单车时,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即以自我满足为原则,想停在哪里就停在哪里,只要合乎方便,此时行为受本能的支配,私欲的满足占了上风。“本我”很大程度上是在随意停放的基础上实现的,而随意停放很可能造成乱停乱放的现象。

从共享单车使用的外部环境上看,经典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的结果。强化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强化,呈现它们就会增加反应出现的概率;另一种是负强化,撤消它们会增加反应出现的概率。从这个角度来看,共享单车运营方不像公共自行车那样,设置单车停放地点,制定单车停放规则。对乱停乱放者没有惩罚机制,进行负强化以减少乱停乱放的发生;对合理停放者更没有外部激励机制,通过正强化以增加合理停放共享单车的行为频率。既没有惩罚措施,又没有激励措施,用户从心理上并不能自发自觉地合理停放单车。

因而,在外部环境的激励缺失,没有规则约束和道德约制的情况下,用户停放共享单车时,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即以自我满足为原则,此时行为受本能的支配,私欲的满足占了上风,因而也就造成了共享单车所存在的乱停乱放现象。

二、心理受挫与利他动机的缺失

多拉德提出的“挫折—侵犯”学说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 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侵犯行为与情绪唤起水平、道德发展水平、自我控制能力、大众传媒的影响有密切的联系。

一般来说,大多数用户想要在需要使用单车时即可获得,而由于单车的公共性和数量的不饱和性,用户这一需求并不能得到满足,心理上的挫折导致了侵犯行为的出现,又因为预期惩罚并没有完全被用户知悉,加之某些用户道德发展水平尚待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大众传媒并没有予以引导,便出现了破坏单车的现象。

利他行为指行为主体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使他人获益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对利他行为的研究包括多种类型,其中一种观点为:个人约束自己不做出越轨的行为,这种行为通过克己的方式取得利他的效果。社会交换论者认为,人们的行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利他行为是助人者对未来的一种投资,期望日后自己需要的时候提供相应的帮助。然而,为何还会有人将共享单车据为己有呢?生物进化观点认为,自然选择偏好那些能够为个体带来直接利益的特质和行为。如果人们是把自己放在需要帮助的人的位置、以他们的方式来体验事件和情绪,则会对需要帮助的人产生了移情,从而导致助人行为。在共享单车使用过程当中,使用者与下一个使用单车的人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甚至可能是完全意义上的陌生人,后一用户并不能对前一用户提供相应的帮助,因为提供帮助的总是前一用户。并且由于单车投入量不均,仍有不少的用户在需要使用单车时找不到车,部分使用者从自己的行为中并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进而导致了其自我损耗的增加,自我的控制力明显下降,从而减少利他行为,甚至演发为将共享单车私自上锁据为己有。

理解用户行为的心理机制可以更好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遵循强化原则,企业可以在APP中增加志愿者模块:用户合理停放单车到达一定次数时,其账号便可以升级,账号等级越高,用户能享受到的优惠就越多。用户通过“志愿者”这一身份,在合理摆放单车时,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自我效能感得到提升,利他動机明显增强,乱停乱放、上私锁等行为也会有所下降。通过规则的制定可以在现实层面上使用户产生更多的“自我”行为,通过道德的宣传以敦促用户遵循“道德原则”等方式,都可以调节用户的心理机能,从而使用户自觉地做出合理正确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阿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2]高志利.大学生志愿者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12(06):957-959.

[3]任俊,李瑞雪,詹鋆.好人可能做出坏行为的心理学解释——基于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的研究证据[J].心理学报,2014,Vol. 46,No.6,841?851.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学用户行为共享单车
浅谈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成因与预防
电力高校图书馆转型智库服务的研究
伯科维茨:攻击、愤怒和助人行为研究的巨匠
社会化媒体用户使用动机与行为探析
“共享单车”是一门好生意吗
青少年自尊发展特点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智能家居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赏识教育过度化的社会心理学后果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