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尊发展特点
2016-05-26蔡晓惠
蔡晓惠
摘 要: 早期心理学家埃里克森、鲍尔比和库伯史密斯等人对自我做了大量理论探讨,并提出对自尊问题的不同看法;近年来维格菲尔德、张文新、田录梅和魏运华等人对自尊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这些研究揭示了青少年的自尊与其年龄、性别、家庭环境、人际特点和人格等之间有密切关系,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 青少年 自尊发展
1.青少年自尊的产生与发展
1.1自尊的内涵
自尊是个体对其自身价值的一种积极的认知评价,是个体在不断追求自身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一种内在的与自我信息相关的认知加工活动过程。自尊内涵中包含三层含义:第一,自尊的性质是积极的,也就是说自尊水平高的人无论对自身价值的认知判断,还是由此产生的情绪体验及对自身行为的影响都是积极的;第二,自尊的针对性客体是个体的自身价值,是主体对其自身的存在意义和心理价值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和感受,这种认知感受既有外在的有意识的成分,又包括内在的无意识反映;第三,自尊涉及的内容包括对自身价值的认知,还包括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心理感受及个体在追求自身价值实现过程中对自我的监控和调节活动[1]。
1.2自尊的产生
人为什么要有自尊,自尊是怎样产生的?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一1994)的心理发展理论为探讨自尊的两个情感模型的产生提供了有用的理论基础,他认为婴儿建立与抚养者之间的信任感是婴儿心理发展的基础[2]。这种关系在其他自尊形成的理论中也具有核心地位,其典型代表是鲍尔比(Bwoiby,1969),他根据实验区分了美国儿童三种不同类型的依恋风格(分别是安全型依恋seeurelyattaehed、焦虑或矛盾型依恋anxious/ambivalent、回避型依恋vaoidnat),并推测不同的依恋风格是自尊产生的根源。这个推断得到了研究的支持:不同的依恋类型能够预测学前和幼儿园儿童的自尊水平,安全型依恋的儿童表现出最高自尊,在青少年和青年人身上也发现了同样的模式。魏运华主要探讨了自尊的形成,他认为自尊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从两岁到三岁,儿童的自尊开始出现并在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最初的形式是儿童开始要求自己进行独立活动,三岁左右的儿童很喜欢在同伴面前炫耀自己,以求他人的肯定,他详细分析了自尊形成的三个条件即自我认识、社会比较和尊重他人[3]。另外有一种以库伯史密斯为代表的认知派观点认为,自尊通过大量的理性过程发展而来,个体审视自己不同的品质,并将这种信息融合到一个整体的评价中;由以上可以看出,埃里克森只提供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没有指出自尊的产生;另一个代表性的学者鲍尔比只是在西方文化对自我的诠释下考察了不同类型(高、低)自尊的产生问题,即什么样的人产生什么样的自尊的问题,没有回答自尊的产生问题;我国的魏运华回答的是自尊的形成条件,即自尊是怎样(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的问题。只有明确自尊的起源,才能理解自尊的本质及对于人的意义。而只有从人的生命本性出发才能揭示自尊的起源问题[4]。其实自尊源于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的本质:维护和保存自己,自我保护的形式从总体上说有物的和精神的两种,自尊是自我保护的精神欲求,是人所特有的。因此自尊起源于人保护自我存在的特殊方式,包括自尊的生理机源与心理诉求:生理机体的兴奋和满足状态是自尊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独特的心理诉求(即试图超越挫折、确证自我的生命意义)则形成了自尊内在的人性内涵。
1.3自尊的发展
关于自尊产生的时间目前还有较大争议,一般研究结果认为是在3、4岁,而关于自尊的现象学理论因为把自尊定义为一种能力感和价值感,而且因为这些成分要求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识,所以该理论认为在个体成长到意识上拥有自尊以前,还有一段时间[5]。原因有二:一是在这段生命期,多数经历是前言语的,致使对这一阶段自尊的了解主要是通过观察和干预;二是甚至当孩子能用词语和符号有效交流,自我(或至少一些考虑自我时必要的认知功能)大部分还没有形成。他们把关于早期童年自尊发展的简单研究(直到大约四或五岁)看成是自尊的发展前兆,即前自尊而不是自尊本身。虽然自尊的价值尺度看起来先于能力成分,然而作为自尊另一结构性要素的能力不仅在价值之后并且有了很长一段发展之后才出现。该理论相信年龄在自尊发展的时期中是重要的,孩子的价值感、增长的能力和发展的个体感都在塑造他的知觉和经验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自尊出现于童年中期,而青春期开始对自尊的波动更开放,自尊的水平在这个时期的结尾被获得,有了基本的能力感和价值感,个体能够开始面对成年期生活的挑战[6]。自尊的现象学理论研究的重心是成人自尊,主要考察成年期自尊的改变、发展及日常生活中自尊与行为间的关系。现象学的自尊研究善于描述建立在成熟的自我意识基础上的自尊变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个体自尊的特点。但是如果按照自尊在青春期才获得的说法,是不是在青春期以前人就没有自尊,青春期以后就一定具有独立的能力感和价值感并开始能够面对生活的挑战,生活的挑战在青春期以前有没有,个体在青春期以前不具备应对生活的能力干预价值感么?如果自尊真的建立在成熟的自我意识基础上,那么不仅青春期以前人不能产生自尊,青春期以后(有的人甚至一生)也不一定会产生自尊[7]。
事实上,人从大脑具备了一定的机能开始,就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感和价值感,只是这种能力与价值感与成人世界不同,还处于简单、直观、混沌状态,但正是它们支撑了个体最初的生命意识,形成了个体最早的心理世界。在自尊的生成与演变问题上,现象学的自尊研究用现象代替了本质,用成人自尊的变化掩盖了作为生命体的个人的自尊生成的过程,割裂了个体成长的连续性;忽视了自尊对自我具有的核心支撑性的意义,从而将自尊建立在成熟的自我意识基础之上[8]。事实上,自尊源于物我、人我知觉分化,自我意识的成熟依赖于自尊的成熟,并且自我意识成熟的过程本身就是自尊成熟的过程。能力与价值可以作为自尊的结构性要素,但能力与价值本身对于个体来说就不是固定不变的;个体的能力感与价值感的获得和改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面对生活境遇中的挑战而不断生成的过程[9]。
2.青少年自尊的相关研究
2.1青少年自尊年龄特点的相关研究
张文新的研究发现,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自尊是水平不稳定的,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年龄)差异[10]。
刘春梅运用台湾学者吴怡欣等人编制的自尊量表考察了初中生自尊发展的特点,结果发现初中生在利他自尊、人际自尊、生理自尊和自尊的总分上都有显著的年级差异[11]。
2.2青少年自尊性别特点的相关研究
总的来看,从儿童早期到青春期男性的自尊趋于增高,而女性的自尊则趋于降低,女孩的自尊到了青春期以后比男孩下降的幅度大,初中阶段青少年学生的自尊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性别与城乡因素交互作用影响儿童自尊的得分[12]。
自尊发展与性别有关存在争议,由各个项目分数相加而得到总体自尊分数的过程不能充分证明自尊的性别差异。
2.3青少年自尊家庭环境与人际特点的相关研究
高自尊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接受、关心和参与。第二,严格。这些父母认为,其最重要的任务在于使孩子达到更高发展水平,为此要明确规定孩子的行为并进行严格训练。第三,使用非强制性的纪律。他们对孩子讲道理,较少用体罚。第四,民主。尽可能多地给孩子决策自己事情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13]。
青少年的自尊与其报告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各个维度之间均存在密切关系,具体表现为,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的温情、理解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母亲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影响儿童的自尊。但是儿童自尊和父母社会经济地位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2.4青少年自尊人格特点的相关研究
内部控制点往往和儿童较高水平的自尊相联系,而外部控制点则和儿童较低水平的自尊相联系。通过考察自尊与人格“大五”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自尊水平高的个体在情绪上往往是稳定的,具有较高外向性和谨慎性。
3.结语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其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所面临的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危机的解决与其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自尊是当代心理学自我认知研究领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核心问题。青少年自尊的研究是适应时代要求正确把握科技进步与人类自身发展关系的理论前提,也是缓解人们内心矛盾和生活压力的有效途径,更是转变学校教育观念、实现“以人为本”教育目标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马前锋,蒋明华.自尊研究的进展与意义[J].心理科学,2002(25):222-242.
[2]石伟,黄希庭.内隐自尊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4):684-686.
[3]魏运华.自尊的概念、结构及其测评[J].社会心理研究,1997,(3).
[4]杨丽珠,张丽华.论自尊的心理意义[J].心理学探新,200(23):10-13.
[5]张静.自尊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82-84.
[6]张镇,李幼惠.内隐自尊研究趋势及测量方法[J].心理科学,2004,27:961-963.
[7]蔡华俭.内隐自尊效应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3,35:796-801.
[8]李晓东,袁冬华.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对自我妨碍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4,27(6):1337-1339.
[9]刘毅,张华.自尊问题研究述评[J].西北师大学报,1998,(2).
[10]张文新.初中学生自尊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7,20(6):504-508.
[11]刘春梅.初中生自尊发展特点的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23(4):60-63.
[12]杨福义,梁宁建.问题学生内隐自尊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2):332-336.
[13]刘春梅.青少年自尊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北方论丛,2002(5):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