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7-06-30叶芸
叶芸
摘要:高校网络教学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起的新型教育形式,是围绕着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学习而开展的教育,其教育理念全面彰显了学习化社会理念的内涵,是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们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方式。建立可以保障网络教育质量的体系,对于推动网络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增强网络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高校建构网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遵守一致性、以评促建、全面性、可行性原则,进而积极建立起高校网络教育的外部与内部质量保障等体系。
关键词:高校 网络教学 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网络
教学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诞生的,以独特的潜质与优势成为我国素质教育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成环节。但网络教学的效率与水平始终是网络教育范畴内受到普遍重视的问题。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上具有很大区别,决定网络教学需要独特的教学模式。教育以质量为发展前提,增强教学水平是发展网络教育的方式。完善、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是全面开展网络教学的基石。在网络教学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怎样借助现代管理方式和网络技术增强教学水平保障理念,进而完成实时化、网络化评价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水平,更及时、更充分、更系统的体现教学质量的表现形式和生成过程,对于高校开展网络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高校网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与属性
(一)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的内涵
教学领域的质量保障体系是高校、社会、政府等教育保障主体借助质量评价、认证、审计、控制、管理等方式,而进行的有关教学类型、教学层次的保障活动,涵盖外部保障和内部保障两个方面。以上述观点为基础,以网络教学内容为核心建立保障体系,以高校师生的参与为前提,是将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与监控外部教学环境有效结合的相关活动。其对于增强网络教学质量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科学、系统的建设质量保障体系,能够增强高校网络教学的资源质量,对于课程建设者和广大教师开展严格的管理和全面的指导。
(二)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的属性
高校网络教育的内在规定和基本属性让网络教育体现多媒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属性。多媒化是虚拟的复杂现象、多元化的信息特征、一体化的信息媒介设备;数字化是推动网络教育所涉及的信息技术系统具有更统一的标准、更可靠的性能以及更简单的操作设备;智能化是让系统可以实现复杂工作代理化、人机交流自然化、教学模式人性化;网络化是共享信息资源,降低活动时空的影响与限制,进而实现人际间的高效率合作。
高校要重视网络信息化教育,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障體系,首先,网络教育要实现教材多媒体化,就是网络课程要使用更广泛、更丰富的多媒体,尤其要重视应用超媒体技术。其次,要重视利用全球化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各国家、各地区的教育信息。在网络教学中应用教学资源,包括新闻媒体、虚拟软件库、虚拟图书馆、电子书刊、教育网站等。第三,个性化网络教学,就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起完善的智能导师体系,可以按照学生的需要与特点提供帮助和开展教学。第四,自动化网络教育管理,就是一定要全面利用计算机对网络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包括分配学习任务、诊断学习问题、计算机评分等。最后,虚拟化网络教学环境,摆脱时间与空间限制,实施虚拟图书馆、虚拟学社、虚拟校园、虚拟实验室、虚拟教室等,进而实现网络教育的全程虚拟化。
二、高校构建网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
自从2003年我国提倡建设“教育质量工程”后,网络教育获得快速发展,其规模逐步扩大。质量保证体系是高校网络教育为确保其教学水平而建立的体系,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原则。
1.一致性原则
高校教育保障体系中,通常做法是构建起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保障机制,借助外部保障机制的运行,完善内部机制。我高校教育外部保障体系是国家及各省市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学者、专门机构,根据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特点制定的评审、检查、指导体系,其作用是协调、实施、组织高校网络教育水平保障以及监督、审核网络教育的内部建设质量。所以,在建设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要重视和国家标准保持统一,在规范外部保障体系基础上推动高校质量保障体制的构建与发展,妥善结合内部与外部建设,共同发挥出保障网络教育质量的职能。
2.以评促建原则
保障高校网络教学质量是对网络课程进行系统化评价的活动,评价网络课程要判断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教学基础设备建设等方面的价值,以实现逐步增强教学质量、完善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等目的。网络教育评价和课程建设是与高校网络教学彼此联系、不能缺少的工作。一方面,建设网络课程体系是开展网络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当课程建设到某种水平或阶段时,才可以评价其质量,所以,评价是方法而建设为实质,要形成起以建设为主的思想。另一方面,科学有效的网络课程评价能够推动课程建设,在评价过程中了解建设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并逐步克服与完善,建设网络课程体系离不开评价的保证和支持。网络课程评价和课程建设的目的都是有效增强网络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3.全面性原则
高校网络教学是系统、完善的整体,建设时要考虑每个环节对整体效果的影响。所以要以整体为着眼点评价网络教学,对各方面的综合性能与建设情况进行考察,既避免由于特别重视某一方面而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也不能轻视某个方面而产生重大缺陷。可以运用设置权重的策略,指出课程模式不同对学习质量造成的影响也不相同。高校网络教学质量体系是开展网络教学,其全过程都在进行质量保障活动,让保障体系显示出参与性与适用性,借助全过程反馈与监督,对该体系进行及时的完善与修正。
4.可行性原则
高校网络教学保障体系可行性原则是体系实施过程中具有的可操作性,是制定评价标准与选择评价指标时有没有全面考虑空间、时间、财力、物力、人力等因素的影响,是不是符合实际要求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是不是采取操作性强、简单直观的评价方法。如果保障体系缺少可行性,就会造成削弱评价效率以及被评价者、考核评价者双方出现抵触情绪,影响高校网络教学质量保障体制建设、发展以及周期性评价。
三、高校构建网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策略
完善的高校网络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是确保网络教育正常发展的支柱和基本条件,在当今环境中,质量保障系统建设与发展对高校网络教学水平与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建设完善的外部保障体系
第一,构建教育目标保障体系。高校网络教学制定的目标,对学校活动与教育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为质量属于动态指标,当环境和时间出现变化,其也会发生改变,质量评价标准的目标也要进行适当调节,以提高目标的适应性和正确性。政府部门是质量保障体系的外在执行者和领导人,既要增强高校网络教学的自主权,也要对其质量保障体系进行调整与控制,应该通过立法渠道制定规范、全面的质保标准,对保证行为进行规范;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检查、协调、指导高校网络教学的质量保障活动,让高校网络教学的质保更加国际化、标准化。
第三,构建管理保障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实施平台和规章制度来保障网络教学的质量。(1)构建起国际标准的质量平台,建立不同人才、不同档次的质量与培养标准。(2)构建起和高校制度相匹配的教育管理平台,促进高校网络教育自主招生、学分互认、健全学分制等管理机制的多样化、弹性化改革;逐步更新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与合格率。
第二,建立公共服务体系。信息时代对高校网络教学提出全球化、信息化、大众化、现代化要求,面对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趋势,规范服务体系可以有效增强高校网络教学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网络教学的发展趋势是教育服务产业化,其有别于企业和学校,是以学习支持服务为核心,根据市场规则和教育制度妥善整合高校网络教学理念与资源,为高校学生提供全面服务的经营实体。高校网络教学要按照高校特点体现差异化课程,通过学习支持服务,以合理设置、科学布局为基础,建立起网络教学公共服务机制。
第四,构建法律保障体系。应该由国家立法机关根据立法程序和权限出台与高校网络教育有直接关系的规范性文件,明确网络教育条件保障、学习设备与类型、主体义务与权利等,地方教育部门要细化规则,实现有法可依。重视执法力度,高校及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增强认识,对网络教育行为进行规范。高校网络教育的法律对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教育管理部门、各级政府进行管理,按照相关法律监督、纠察高校网络教学行为。法制监管体系通常包括专职机关监察和权力机关监察。权力机关监督是各地区人代会监督教育部门和工作人员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专职机关监督是教育督导部门针对高校网络教学开展的教学与行政监督。应该制定完善的督导制度,并安排兼职或专职的网络教育督导员。在管理环节上,我国应该建立起由国家教育部、地方行政部门参与的教育督导机制,对高校网络教学进行宏观监督与管理。
2.建设健全的内部保障体系
第一,建立指挥系统。由高校校长、教导处管理人员、资深教师等组织质量保障体系的指挥系统,其职能包括:制定高校网络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规划,制定和教学活动有直接关系的规章制度,协调和指挥高校网络教学相关的活动,对网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经验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高校网络教学要建设起信息收集体系,教导处负责建立此系统,并将其与教学管理相结合。收集、整理网络教学信息和不同层面的评价、反馈信息,进而为改革与创新网络课程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基础。
第二,课程资源建设。高校网络教学的特点是时空分离,教师要将优质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才能确保学生学习的高效性和主动性。所以,进行网络教学的重点是获得优秀教育资料。高校要积极构建起教育资料搜集、传送与开发的体系。首先要按照学生特点及其学习规律制定课程标准,设计出特色鲜明、能够在多种媒体上应用的网络课程;注重学生和教材、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间的多层面合作学习;将不同学习模式提供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要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设计、选择适应学生特点,具有多种新颖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课程。如一些高校投入资金设计游戏模式教学,借助游戏通关形式开展学习,如果学生没有通过第一关就难以继续學习,如此设计满足学生由浅显到深难、不断贯通的特点,并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第三,网络教学保障体系的辅助系统。参与此系统建设的是高校领导及部分教师,完成质量宣传的任务,建立高校的质量文化,鼓励与引导教师、学生主动参与保障活动,彰显出质量保障体系的整体性与过程性。具体而言,是研究网络教学是否具有完善的内部环境与外部条件,是否科学配置教学要素等,另外还包括基础设施和高校后勤建设等领域的内容。高校网络教学保障体系要建立起信息反馈系统。该系统的责任是将高校网络教学质量的相关信息直接反馈给管理人员,其内容包括社会信息、教师信息、学生信息反馈等不同体系。顺畅、准确的信息是建设与完善网络教学的重要条件。
第五,网络教学保障体系中的评价系统。这是保障网络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评价网络教学质量是调查、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并以此为根据体现出网络教学活动的效果与价值,为建设网络教学提供系统、全面的信息,建设高品质网络教学体系。随着多元化评价的不断发展,教学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专家的工作,和教学有关系的个人价值在评价结果中都能有所体现。评价方式也从传统的量化方法逐步转化成质化与量化相交叉的方法。评价目的也并非总结工作,而是为改革、完善课程提供必要的依据。
四、结束语
我国高校建立网络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对于促进网络教育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高校网络教学质量保障承载着激励、引导、调控、监督等功能,保障网络课程的正常建设与顺利教学。建立网络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并不能解决网络教育的全部问题,也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问题,需要对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细致考虑,在未来工作中要以网络教育质量为重点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全面运行网络教学保障体系,推动网络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让高校网络教学质量体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为建立现代教育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泰,罗虹,王亚平.高校网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7):340-342.
[2]陆勇敏.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刍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175-177.
[3]欧阳俊,陈嘉.构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03):1-5.
[4]陈安兰,衡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淄博师专学报,2013,(0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