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族自治县发展差异研究
2017-06-30李子成王稳妮
李子成 王稳妮
摘要:为进一步分析云南民族自治县之间、云南民族自治县与云南省其他县市及全国之间的差异,现使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计算出1978-2012年共35年的变异系数,发现云南民族自治县内发展差距較大并逐年扩大且有持续扩大趋势。把云南民族自治县置于云南和全国来看,差距变化并不明显。从实际人均GDP绝对差来看,云南民族自治县与云南和全国相比同样呈持续扩大态势。为缩小内部及所有自治县与云南及全国发展差距,提出加大教育支出力度、提高居民健康水平,跨越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云民族自治县;发展差异;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050-05
近些年,地区差距一直是政府、学者关注的热点。研究地区发展差异的方法主要是变异系数、人类发展指数、若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泰尔指数等。若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泰尔指数主要是研究收入差距或地区差距是否存在收敛的指标。由人类发展指数和变异系数得出,云南民族自治县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云南民族自治县与云南省非自治县(区)及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仍在扩大。
一、云南民族自治县发展现状
目前,衡量地区之间发展差异的理想指标是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简称HDI),本文采用联合国2011年使用的HDI计算方法,计算出了2010年云南省29个民族自治县及云南省的HDI指数。数据主要来自于各民族自治县县志、县统计年鉴和云南省统计年鉴、云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云南省相关部门数据等。
(一)HDI计算方法说明
HDI从人类发展的健康长寿、知识的获取以及生活水平三个维度来衡量一国或一个地区取得的平均成就。HDI是衡量每个维度取得成就标准化指数的几何平均数,每个维度需建立次级指数,为将指标数值转化为0和1之间的指数,需确定数据范围即确定最小值和最大值。考虑可比性,现使用的最大最值和小值确定的确定方法和联合国201 1年的计算方法一致。预期寿命的最大值为83.4岁,最小值为20岁;平均受教育年限最大值为13.1年,最小值为0。定义了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后,次级指标按如下公式(1)计算:
利用式(3)可以计算出云南省民族自治县、云南省、全国的人均GDP指标,计算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人均GDP高于云南省的仅有峨山、新平、河口三个自治县,所有自治县均未到达全国平均水平。在云南29个民族自治县中,人均GDP最高的自治县是峨山县为21863元,比云南省高6111元,比全国低8152元;最低的西蒙县仅为5022元,比云南平均水平少1073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少24993元;所有民族自治县人均GDP为11545元,比云南平均水平少4207元,比全国少18470元。从GDP指数看,还是峨山县最高为0.58,比云南高0.05,但比全国低0.05;最低为西盟,比云南少0.16,比全国少0.26;所有自治县GDP指标比云南少0.04,比全国少0.14。
(三)预期寿命
预期寿命使用寿命表编制,寿命表主要有定群(或一代)寿命表和现实寿命表两种。定群寿命表记录特定的一群人从第一个人出生到最后一个人死去的实际死亡经历。现实寿命表是从一个截面来看当这段时间内一群人的死亡和生存经历。使用现实寿命表法,根据寿命表编制原理和计算方式可以得到以下预期寿命(ξ)计算公式:
由表2可看出,预期寿命最高的县是石林县,高出云南平均寿命7.77年,高出全国1.04年,预期寿命最低的是贡山县,仅为56.32岁,少于云南省9.45年,少于全国16.18年;所有自治县比云南省和全国低1.02和7.74年。从预期寿命指数来看,云南省29个民族自治县的预期寿命与云南和全国比较的差异要小于GDP指数的差异,高于云南省的自治县达13个县,高于全国水平的仅有石林县。
(四)教育指数
平均受教育年限是指某一特定年龄段人群接受学历教育(包括普通教育和成人学历教育,不包括各种非学历培训)的年限总和的平均数。普通教育包括:普通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初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博士。该指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教育程度或国民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计算公式如下式:平均受教育年限=(某一特定年龄段人群中每个人的受教育年限之和,该年龄段人群总数)×100%。
由表3可看出,受教育年限和教育指数为同向分布,受教育年限越高教育指数也越高,教育指数最高的为峨山彝族自治县达0.62,受教育年限也是峨山县最高达8.09年,其次为宁洱县、石林、玉龙县,这四个县的受教育年限和指数都高于云南省平均水平,但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五)人类发展指数
利用HDI(式(3))指标计算公式,计算得云南省29个民族自治县发展指数,具体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云南民族自治县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县是峨山县,达0.66,最低的是金平县为0.46,所有自治县平均人类发展指数为0.56,高于云南省平均水平的县除了峨山外仅有石林和宁洱两县,没有一个县高于全国。
二、云南自治县发展差距变化情况
用2010年的云南省29个民族自治县的HDI指数说明了云南民族自治县与云南和全国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不能说明差距的变化状况,由此,现采用变异系数来说明云南省自治县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差距变化情况。
(一)绝对差状况
1978年云南所有自治县的人均GDP为174.85元,比云省少48.50元,比全国少155.33元,到了35年后的2012年云南所有自治县的人均GDP增加为2280.59元(以1978年为基期),与自身相比增加了14.68倍,但与云南省和全国的差距也增加到了到了1504.553和2737.056元,与云南和全国相比差距分别由1978年的1.2、2.17倍增加到了1.66、2.86倍,差距分别扩大了0.38和0.68倍,详见图1。
(二)加权变异系数差异状况
为深入分析云南民族自治县内、民族自治县与全省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产业变化情况,现采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作进一步分析。
利用公式(9),可以计算出云南省29个民族自治县内的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和云南省内民族自治地区和非民族地区之间的发展加权变异系数以及全国内的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全国内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共分为云南省民族自治县、云南省非民族自治县区域以及全国除云省外区域三个区域,计算结果趋势见图二。如图二所示,把云南省29个民族自治县放在全国范围内比较,发展差异变化不大,而且差异比较小,加权变异系数均值在0.086,其原因是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和GDP在全国所占份额非常小。云民族自治县与云南省平均水平比较可以发现,发展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縮小再扩大的态势,1978年变异系数为0.094,到1997年变为0.211,扩大了2.45倍,1997年后差距有所下降,到了2012年变异系数为0.215,差距再次扩大,总体呈现扩大趋势,平均变异系数在0.157,年均上升2.4%。在民族自治县内,1978年的加权变异系数是0.322,1979、1980有所上升达到了0.342,随后开始下降,到1988年均保持在0.330内,1989年开始增加到0.333。1990年至2012年的差异系数均在0.333以上,2012年达到了0.463。35年的平均差异系数在0.3594,年均扩大1.38%。由此可以看出,民族地区内的发展差距加大,而且呈现持续扩大趋势,需要对此态势给予高度重视。
三、减小云南民族自治县发展差距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教育支出力度
由2010年云南民族自治县人类发展指数中的教育指标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县的平均教育年限均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所以加大民族自治县教育支持力度是提高民族地区人类发展水平,缩小差距的有效途径之一。具体应对措施为:一是进一步加大民族高校与民族自治县政府联合办学力度;二是重点高校应扩大民族自治地区民族特色生招生比例;三是教育资金和人才应进一步向民族自治地方倾斜。
(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虽然云南民族自治县的平均预期寿命差距要小于教育和收入之间的差距,但许多地区的预期寿命仍然比较低,这说明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口寿命普遍低。提高居民寿命的措施主要有,一是大力挖掘民族中药药方和民族医药人才。民族地区多为植被较好、物种丰富、药材众多的山区、半山区地方,这些地方虽然总体医疗设备差,西药产品少,但是中药却很多,民间医药人才也众多,所以应大力发展民族中药和培育民族医药人才。二是鼓励引导医科大学毕业生到民族自治地方工作,并给予相应的人才奖励。三是引导省会、省外专家定期到民族地方传授经验,开展医学交流。
(三)跨越发展特色产业
民族自治区的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经济落实,理应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跨越发展步伐。这需要依托自身资源、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如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文化开发、自然风光旅游、特色生物、民族药材等民族特色产业。
(四)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民族自治区多为生态资源丰富但容易破坏且难以恢复,有许多山清水秀的溪水多为祖国乃至世界大江大河的源头,这些溪流、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和保护力度不够。应在加大保护意识宣传的同时,通过建立碳排放市场,运用市场手段解决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应建立全国碳排放市场,给每个地区发一个指标,并严格控制不得超标,超标的要向未超标地区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