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美好的风景

2017-06-30

黄金时代 2017年6期
关键词:乐声老翁戏台

雨丝拂过发梢,我走得匆忙,忽驻足,观望。

石板铺成的老街蜿蜒到巷的尽头,消失在一片雨雾中。我撑伞,提裙。踏着湿滑的小道,在细雨中,追尋这独有的岭南:青砖墙,灰瓦顶,镬耳帽,构成白线条的建筑,庄重质朴,在雨中静默着。巷子两边是祠堂古庙,老相馆,老酒坊……一组组老旧的照片,一件件陈年的家什,似乎把人带回那斑驳陆离的年代。巷的尽头是一块高地,青山环抱,绿树围绕。这些错落有致的建筑在烟雨中被洇染成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小巷,有不少戏台,或大或小,或临水,或傍山。木偶、皮影、捕鱼、婚嫁,岭南古老的文化就在这戏台上传承着。简单的道具在幕后人的操纵下,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故事;传统的唱腔,激昂中带着辽阔,浑厚中透着苍凉,让我加深了对皮影戏的了解。

再往前,忽然乐声响起。急走,一方大舞台,十几位妙龄少女身着舞裙,从舞台的一侧碎步而出,手持一片绿叶芭蕉,伴随着乐声,翩翩起舞,岭南人的捕鱼生活演绎在这舞曲中,让我注视,着迷。

雨还未停。漫步溪桥,看潺潺溪水,细小,却不停奔流。雨滴,激不起任何涟漪。小溪两岸,坐落着楼台若干,青白交辉。楼影斜斜地入水,颤颤地摇曳,一株玉兰倾身相倚,绿叶簇拥着几朵黄花。细雨中,宛若仙境。我驻足观赏,深醉其中。溪水潇洒风流,不留恋,不停滞。我也向前迈出了脚步。

悠扬婉转的乐声,在雨中是那么地飘忽轻柔,萦绕心头,推离尘嚣。

寻声而至。古树之下,竹台一张,竹椅一把,老翁一位。他翩然安坐,双手捧一椭圆形陶器,唇对其隙,偃仰吟啸,灵巧的十指且卷且舒。乐声低沉浑厚,似从远古的城墙之下而来,又像由激战的间隙里透出。见我们走到面前,老翁停了,轻轻点头。我扭头问老师是什么乐器,她说是“埙”,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老人听了,朝老师竖起了大拇指。他面前摆着大大小小几十个埙,似乎是要卖,却并不开口推销。微微一笑,将埙再次放置唇边。

乐声忽而悠远空灵,忽而嘹亮清丽。在明媚而又忧伤的旋律中让人“沉醉不知归路”。我忍不住手拿一埙,试吹,老翁很热心地教。不久,我竟能吹出粗调,开心地买了一个向同伴炫耀,他看完二话不说,拉着我也跑去捧回一个,就着简谱,竟能吹出调调,原来他也是个乐器爱好者。

城市的喧嚣,在古色古香中被岁月冲淡。流连着,寻找着。在这深深蕴藏着文化的“城”中,我驻足,侧耳,观赏,沉醉……

瞬时间,雨停了,阳光调皮地洒我一身。我停步,收伞,踏进一家老字号的茶馆。

“老板,来壶茶。”

“好咧,稍等。”

我微笑着,这次不管多久,我都要等,一壶上好的夏日清景,值得细细品味!

茶香飘出灰色的屋檐,在空气中、枝叶间缭绕。轻轻吹去漂浮的茶叶,微抿,清香在口中弥漫,流荡,回甘。看庭前娇花荣枯,看天边白云卷舒……这便是最美好的风景。

老师点评

文章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从岭南建筑、戏台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溪水奔流不止、对古老民族乐器的喜爱几个方面来写,语言清秀又不失活泼。有描写,有感受,岭南传统文化也蕴含其中。不足之处是景物描写还缺乏灵性。

(指导老师:刘素琴)

猜你喜欢

乐声老翁戏台
驻足山塘古戏台,体验繁华新风尚
“乐声”代表谁的心
观林家嘴村萝卜坯戏台
圆明园戏台考
杜潘芳格的诗(二首)
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汗廷音乐的艺术研究
我爱葫芦丝
为了忘却的等待
幸福就是投入
《梁祝》里的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