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标签化的思考
2017-06-30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描述事物给它具体定义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给它贴标签的过程。例如“小公举”这个词,标签永远离不开周杰伦和他的婚礼。其实,标签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十分普遍的。我们看电影时,电影分类就是一种标签,决定我们买票与否;我们网购时,店家信誉就是一种标签,决定着我们剁手与否。最普遍的例子莫过于考试前夕,大家对待“考试重点”的标签和“这次不考”的标签,态度不言而喻。
”
“
从这些角度看来,标签貌似是一种很给力的东西咯?要看。各式各样的标签影响甚至决定着我们的所作所为,它标示着商品价值多少、人几斤几两、事是非善恶。然而,标签的滥用,带来的或许是荒谬的论断,甚至伤害。
比如说,星座就是一种标签,它本应作为一项单纯的谈资或自我激励的方式,比如我作为一个射手座,自然会希望自己趋近于乐观开朗幽默勇敢的个性,并且努力克服粗心大意浮躁这些发生概率大的毛病。但是,星座标签的过度使用,例如用星座决定交友对象,使得人们不去了解就已决定对他人的客观认知,只会留下不必要的刻板印象,自以为对,而丧失了真正了解这个人的机会。更有甚者,星座标签不论好坏通通往自己身上贴。例如处女座的洁癖或者强迫症来得几乎不需要理由,回答往往是:“因为我是处女座啊!”但是洁癖和强迫症这些精神类疾病真的是值得骄傲的标签吗?这种标签,反映的只是个人认知的浅薄。人是立体的,怎可能通过区区星座就判断得了为人品格。而只因为“星座”,不分敌我,好坏,是非地滥贴标签又真的是值得骄傲的行为吗?
”
“
在生活中,对事的标签还有很多,比如脑残粉们普遍的“某某某唱的歌就是好听”和“某某某拍的戏就是好看。”其实,他们喜欢的与其说是某几首歌或某几部电影,不如说是某张写着明星的标签。这种现象不仅广泛存在追星族中,也广泛存在于对粉丝的误解之中。我作为一位杰迷,就曾被小伙伴误解过,因为,他们觉得在我眼中,周杰伦的歌没有一首不好听。并没有。我可以毫不夸张摸着良心地讲,周杰伦的歌难听起来真的很难听。我喜欢他,是因为他的歌好听起来真的很好听,曲风词风又很符合个人偏好。当然还有他是娱乐圈中出名的人品棒。总而言之,他是个优质偶像,但他绝对没有优质到让我变身脑残粉的地步。此外,有多少音乐,一旦贴上“流行”的标签,就有人说:“啧啧啧,庸俗文化,不听。”一旦贴上民族的标签,就有人说:“啧啧啧,老古董,不听。”一旦贴上“外语”的标签,就有人说:“啧啧啧,崇洋媚外,不听。”一旦贴上“古典”的标签,就有人说:“啧啧啧,听不懂,不听。”……标签,它为多少事物自动划分了等级,而对不了解的人来说,只因标签导致望而却步,就是自动放弃了对这样事物的更多了解,放弃了获取技能点的一个机会。这最终的产物,只会是个人的封闭。
”
“
过度标签贴在事物上也许只是造成隔膜,贴在人上却极有可能产生误读,进而引起伤害。我们小时候看书常常会问:“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在学校,我们常常因为同学成绩的好坏,给他贴上“好同学”或“坏同学”的标签。考试成绩的差劲与人的差劲,是能划上等号的吗?再者,真的应该如此轻率地给一个孩子贴上这种残酷的标签,顺便没收他辩解的权利与向上、向善的欲望吗?再举一个我亲身的经历:自从我身高突破1.6米以后,每当和异性小伙伴并肩行走相谈甚欢,就不得不接受来自四面八方异样目光的洗礼。对这种被动技能,说自己不烦那是骗人的。问题就在于有多少人在这件事上同时扮演着施暴者与受害人的角色,用眼神和议论给他人施加压力,同时自己又畏惧此类情况羞于异性间的往来,结果估计到了应该恋爱的年纪却连正常交往的底子都浅了。
”
“
贴标签本身,就出于一种不对等的处境,它的伤害亦体现在因片面错误而作的全面否定。比如说被历史误解的典型人物:隋炀帝。历史上的他被贴上了几乎所有坏皇帝的标签,如弑兄杀父,荒淫无道,穷兵黩武,宠信奸佞等等等。但是一个人真的会坏得头上长疮脚底流脓吗?而且这样的人还能当上皇上?所以说,隋炀帝这个人绝不可能一无是处。他当皇子时,威望值为满;他当扬州总管时,成绩相当棒;他“劳民伤财”修的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工程直接用上省了一大笔经费。从某些意义上来讲,甚至说为历史做出了贡献。但为什么后世不再公正地看待他呢?那就是因为后世李唐王朝为了使自己的统治合法合理,肆意给隋炀帝的所作所为都贴上了坏的标签,而之后的人们也就基于这些标签给他进行定义。以至于流传下来,李世民是好皇帝,相对应的隋炀帝就是坏皇帝的二元对立式的片面历史观点。
”
“
以上,我們已经看到,泛滥随意的标签所带来的产物。标签太可怕了,它像是一张纸,又像是搁在表面与内核之间的一堵墙;标签太可怕了,有时随手一贴需要用经年累月去剥落;标签太可怕了,它使得无辜的事物有些被淡去,有些则成了永别;标签太可怕了,它代表着片面,却貌似昭示着真理。然而可怕的真的是标签吗?不,标签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给人和事贴不负责任标签的习惯。
那么这种习惯与风气起源何在?不难理解,标签化的本质,衍生与惯性思维,习惯性地一句一句的“不就是”,象征的到底是渊博,还是下意识的逃避?惯性思维本质下的标签屡见不鲜,例如游泳运动员体型优美匀称,而且有一个自带的“锻炼使然”的标签,误导了一大拨想减肥瘦身的人去学游泳,其实不是。运动员之所以成为优秀出色的游泳选手,是因为他们拥有这样的身材,而不是他们运动的结果。女模特儿为化妆品做广告,有些消费者就会以为化妆品让人变漂亮,但其实让这些女人成为模特的并非化妆品,而是她们天生丽质,所以才被选来拍广告。
”
“
最后,问题就来了:在这样一个高度标签化的社会里,我们又应该有何作为呢?很简单:不要听信片面之辞,因为那是标签的开端;不要做非黑即白的判断,相信多面性与灰色地带的存在;要习惯于换位思考,只从一个角度往下钻难免头脑发热行为不理性;对于批判与不同意见,要能够求同存异,先了解,再明辨,保持客观冷静。
标签是可怕的,还是便捷的?看人,看用途。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度”。在理智与疯狂之间,只有一条细细的红线。避免来自自己的无意识误导与伤害,同时,时时做好被贴标签的防范措施。若能如此,社会日清,安身渐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