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方式
2017-06-30俞鸿瑛盛晓敏
俞鸿瑛 盛晓敏
古往今来,写作一直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写作跟生命的存在、发展是水乳交融、息息相关的。学生习作,如果只关注语言的习得与操练、高分的获取和保证,充其量只是机械的文字游戏。只有站在生命的高度,习作的过程才是活着的,习作才是有根的。
一、 习作,刻画属于自己的独特轨迹
小学三年级时,我开始习作,然后是中学、大学——尽管每学期的课本、笔记都送给了邻家的妹妹或者换成了妈妈打热水的零票,但每学期的习作都会小心珍藏。闲暇时,我常会翻阅它们,就像沿着生命的轨迹再走一次。去年邂逅初中时的恩师,她告诉我依然保存着我初三时练笔的小册。当时心头一阵温暖,因为我发现自己的脚印还不经意间留在他人的心田里!
每接一个新班,为了让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温暖的、新鲜的故事,体会细碎的、微妙的情思,我取消了“练笔本”“大作本”的说法。每本习作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名字,有的同学甚至同时准备多本本子,每本作为同一类习作的文集,不少同学还画上封面,写上前言。
有个同学在他的文集——《启程》的前言中这样写道:“还未曾动笔,就开始期待若干年后翻开它的样子……每一次提笔都意味着一个结局,也都意味着新的继续……”
习作有了生命的意义,就像心灵有了归属。因为执著于刻画轨迹,每次的习作,都像是一次浪漫的远足,让我们都充满希冀。“今天我在校园里发现了第一朵桃花——我要写下来,珍藏它的香气!”“哈哈,看你刚才狼狈的样子!20年后我会把它告诉你的儿子!”……生命在左,习作在右,同学们用一支支生花妙笔,绘制出多姿多彩的生命的轨迹。
二、 习作,怒放属于自己的独特力量
有一个女生,准备了四种颜色的活页纸,她根据故事的心情选择:粉色代表温暖,绿色代表快乐,蓝色代表忧伤、紫色代表痛苦。后来,她把这些装订成一本,取名为《多色生活》。
这个女生的父亲对她的要求比较严格,而这种“严父”的爱引起她的反感。因此,她终日皱着眉头,很多时候交上来的,都是蓝色和紫色的习作纸。
有一天放学后,她和几个同学留下来出黑板报。不知不觉间,到了四点四十五分——比她平时到家的时间晚了五分钟。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是她“严厉”的父亲……
第二天,她交来一张粉色的习作纸——真的很难得看到——写的是父亲藏起的爱。于是,我把她的这片粉色的心情塑封起来,放在她书包里,每次写文章之前,请她把这个故事拿出来读一读。就像春天突然降临了似的:暖色越来越多了!“习作陪伴着我微笑着走进青春,她将永远是我的良师和益友。”毕业留言的时候,她这样写道。
习作,是一种力量,因为做人和作文从来都是分不开的。成功时,习作帮你储存快乐、提取经验;失败时,习作和你分担痛楚、总结教训;困惑时,习作陪你遣散烦闷、理清思绪;顿悟时,习作为你见证成长、放大灵感。
教室门被挤坏了,让我们写写吧。第二天,我把选录的一些片段贴在“聊聊家务事”的公告栏里——于是,习作代替了批评指责,却更发人深省。
班级里流行起了收集“神奇宝贝”,让我们写写吧。写着写着就发现,这些“宝贝”实在是空洞无物、枯燥乏味,这一阵收集之风再也没有声息——于是,习作代替了三令五申,却更快意人生。
同学之间有了言语冲撞、友谊有了裂痕,让我们写写吧。轮着写,写我们迄今为止听过的最温暖的话。每天读读这些话,心里飘满宁静和幸福的芳香——于是,习作代替了苦口婆心,却更直达灵魂。
……
习作,静静地聆听生命怒放的声音。
三、 习作,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特存在
我们的价值取向、认知方式、思维习惯、表达方法,都可以通过写作得到调节和明晰。习作的过程,是情感从模糊走向清晰、从空洞走向充实,是思想从肤浅走向深刻、从杂乱走向有序的独创的过程。
比如说我们班级的“飘窗作文”,鼓励学生去飘窗驻足,看碧草青青、听鸣虫嘤嘤,曳地的窗帘、彩色的地毯、零落摆放的瓶瓶罐罐,再加上花草相伴、鱼虫长随,小小的飘窗俨然一个浓缩了的大千世界。请同学们把目光投到飘窗之外,身心便可以不囿于这狭小的空间,与大千世界息息相通。常常站到窗前去吧,在百鸟刚刚鸣啭的清晨,在暮色笼罩的黄昏,在起风的时候,在花开的时节……窗里窗外,永远是个写不完的新鲜话题。于是,我们笔下的情思五彩斑斓、灵感汩汩流淌;我们的心里,也因而有了更为细腻的情怀、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洞察……赋予学生拓展心性自由的能力,还有比习作更好的方式吗?
(作者單位:无锡市新区硕放南星苑小学,无锡市新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