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整合,简单教语文
2017-06-30田小秋
田小秋
一、 遵循学段目标,从课文中发掘教学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对各学段提出了详细的目标要求。作为语文老师,需要把这些目标要求牢记于心、联结成网。比如,在面对第一学段的学生时,就能立刻反射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等核心目标要求。有《课标》提出的目标要求打底,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有了方向。
对课堂教学来说,有了目标的指引,更实际有效的做法,就是从文本中寻找教学点。比如对于《咏华山》一课来说,在对《课标》提出的目标要求了然于心的基础上,还需一遍遍地追问,除了字词教学的任务之外,还有哪些点是需要教的?而这些点,一定是老师不教学生读不出的。这些点,不仅仅要从文本内容角度去考虑,还需要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尤其需要重视课文后面的习题。比如,一年级学生对《咏华山》这首诗描绘的画面的体验,一定是不充分的,“文包诗”的阅读方法学生也是不清楚的,生词除了认识以外,更要在“阅读中积累”……这样梳理后的教学点,就更具语文教学专业性的思索。同时,对应着阅读能力的结构要素:理解、分析、概括、联想,鉴赏能力,阅读方式和速度,可再次明确所选教学内容对应的能力训练点,以让自己教得明白,学生练得清晰。
二、 删繁就简,以板块方式整体推进
薛法根老师说,经他观察日常教学中,平均2分钟左右老师就要换一个教学内容,一堂语文课老师教的内容能达到20个以上。薛老师在《为言语智能而教》一书中多次提到,教学内容要精简,每节课选择的教学内容3~4个已足够多了,教师着力要做的是把选择的内容教透彻。
结合学段要求、文本特点,第一遍筛选出的《咏华山》的教学点很多——生词教学,诗意理解,朗读教学,背诵积累……依次教下去,整个课堂结构就成了线性的“满堂问”。这就要求我们将所选择的教学点进行整合,在一个时间段内围绕一个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地教学,块状地推进教学,而不是频频转换教学内容。比如,生词复习和积极的语言积累能否有效地进行整合?对“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这句关键语句的理解、想象、朗读能不能综合在一起训练?教学内容的集中,可更大程度地保证教深教透,保证训练的扎实有效。
基于这样的思考,有了如下的教学实践——
【板块一】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咏华山》。哪个小朋友告诉老师,还记得“咏”是什么意思吗?
生1:“咏”是赞美的意思。
师:那“咏华山”就是——
生1:就是赞美华山的意思。
师:你说得非常好。你能把这几个词读给大家听一听吗?(生读词:“宋代、寇准、七岁。”)
师:这个小朋友读得非常准确。现在我们做个游戏,你能把这几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吗?
生2:宋代的寇准,七岁的时候吟诵了一首诗,叫《咏华山》。
师:说得流畅,非常好。还有谁会说?
生3:宋代有個人叫寇准,他吟诵了《咏华山》,那时他才七岁。
师:和刚才的同学说得不一样了,也说得非常好。请你把这3个词读给大家听一下。(生读词:“沿着、艰难、山顶。”)
师:现在屏幕上有7个词语了,你能把这7个词语连起来说一段话吗?
生4:宋代的寇准,七岁的时候,跟着先生去登华山。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登上山顶,寇准吟诵了一首诗,叫《咏华山》。
师:你讲得特别完整。请你把剩下的3个词也读给大家听一听,注意一下前后鼻音哦。(生读词:“情不自禁、吟诵、称赞。”)
师:现在游戏到了最难的时候了:谁能把屏幕上的词语都用上,说一段话给大家听一下?(生自由练习)
生5:宋代的寇准,七岁的时候,跟着先生去登华山。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登上山顶,寇准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咏华山》,先生对他连连点头称赞!
与通常的生词复习不同的是,这一板块除了复习了字音,更注重引导学生把握每一行词串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词语对学生来说,非常“书面化”,口语交流中很少用到(比如:艰难、吟诵、情不自禁)。学生虽然认识了这些词语,但对于运用来说,这些词还是消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词只会静静地躺在那儿,不会参与学生的表达。在“连起来说一段话”的要求下,学生联系课文所述,进行了积极的言语编织,表面上看是对课文内容的概述,其实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都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同时,促使这些词语向着“积极语汇”的方向快速转化,丰富学生的表达仓库。这样的积累,是非常积极的积累。
【板块二】
师:登上这么高的华山山顶,都能看到什么呢?大家把第2自然段朗读一下,边读边想象,一会儿来和大家交流。(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老师现在想在这幅画上,再添上些内容,还能画什么呢?
生1:还可以画上云朵。
师:哦,可以看到云朵,画哪儿呢?
生1:画在山腰间。
师:(画了一朵)可以了吗?
生:(齐)不可以。
师:大家都说不可以,为什么呢?
生2:因为课文中说是“朵朵白云”,是很多白云的意思,不能只画一朵。
师:(补画朵朵白云)哦,这样老师就明白了。除了云朵,还能画什么?
生3:还可以画上许多山。
师:哦,还可以看到其他的山。那应该画在哪儿呢?
生3:要比华山低,画在华山脚下。
师:(在华山脚下画了一座山峰)可以了吗?
生3:不可以,课文中说是“远远近近”,有很多座山。
师:(补充画上连绵的群山)在华山上,我们可以看到远处一座座高低起伏的山峰。这幅画上,我们还可以画上什么?
生4:还可以画上太阳,太阳离山顶很近,课文中说“太阳显得那么近”。
师:(在山顶位置画上太阳)你真会思考。同学们想象一下,现在我们就是寇准,登上了华山山顶,远近一座一座的山峰像大海里的波浪,脚下飘着朵朵白云,伸出手,仿佛都能碰到天上的太阳了。如果你朗读时,也能想象出这样的画面,一定就能把课文朗读好。
一个人语感的强弱,集中表现为对关键词语的感受力。低年级学生尤其欠缺“字斟句酌”的能力。读通读顺这一段文字并不难,但读过后学生留在脑中的印迹是千差万别的,对词语理解力的强弱,由此也就体现了出来。在画画、说说的过程中,学生自觉关注到了“朵朵”“远远近近”“那么近”等词语,在讨论中进行了深入辨析,用自己生活的经验,逐步丰富对这些关键词语的感受,画面感越来越清晰,语感得以熏陶。与“板块一”类似,在“板块二”的教学中,理解、想象、表达等能力得到了综合训练,这样的教学具有增值性。学生有了对词句的深刻感受,抒发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朗读指导也就有了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