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
2017-06-30潘文彬
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于是,聚焦“核心素养”就成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其实,“核心素养”的养成,绝不是狭隘的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更不是仅仅为了考试分数和升学效率,而是应当立足于国计民生,着眼于民族未来的发展,指向于国民素质的提升,具体回答素质教育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最为基础的课程,在核心素养的召唤下,语文教学应该要关注人的生命成长,要从传统的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关注核心素养的养成上来,要从只关注教师“教了什么”,转向关注学生“学了什么”以及“学会了什么”,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使得学生在学语习文的语文实践中涵育语文情感,习得语文知识,把握语文方法,砥砺语文能力,生成语文品格,成为具有丰厚素养的语文人。
一、 涵育语文情感,酿造语文核心素养的浓度
语文教学面对的是有血有肉、充满活力、富有情感的儿童,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给予他们的应该是一种鲜活的语言,一种灵动的实践,一种快乐的体验,一种幸福的生活,一种温暖的生长。对于兒童来说,语文学习只有饱含着浓郁的情趣和迷人的魅力,才能够吸引儿童,让儿童喜欢上语文,爱之,学之。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好之”,这“乐之”,皆为一种情感,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试想,儿童对语文倘若没有这样的一种“好之”“乐之”的情感,何来学习语文的兴趣?没了兴趣,又何来核心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所以,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首先要致力于培育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用炽热情感来酿造语文核心素养的浓度。儿童这种对语文“好之”“乐之”的情感是在亲历学语习文的实践中潜滋暗长、日益养育起来的,容不得丝毫的懈怠和伤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给学生带来的必将是一种思想的启迪,一种心灵的激荡,一种精神的陶冶。语文学习呈现给儿童的应该是一种心灵的对话,一种情感的体验,一种思想的旅行,而不是一种无边的题海和机械的操练。这样,儿童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获得的就不是一种冷冰冰的知识,而是一种活泼泼的智慧。这样,他们对语文的情感自然就是满腔的热爱,而不会是一脸的无奈。
情感需要情感来孵育。培育儿童的语文情感,教师首先要对语文充满着情感,成为一个热爱汉字,热爱母语,热爱祖国文化的人。教师当用自己的一腔热情去影响儿童,激发和唤醒儿童对汉字、对母语、对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情感也需要实践来培育。培育儿童的语文情感,还得把儿童置身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当中,切实地让儿童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揣摩和感受语言文字的张力和魅力,习得方法,生成智慧,进而对语文产生一种美好的情感。
情感还需要智慧来化育。培育儿童的语文情感,还得要有一种落雪无痕的方法和润物无声的智慧,以此来化育儿童的语文情感,吊起他们胃口,使他们对学习语文拥有一种“饥渴感”。而儿童一旦有了这种“饥渴感”,自然就会对学习产生一种内在动力,就会乐此不疲地去亲近语文,学习语文,享用语文。
学生一旦对语文学习有了一种真挚的情感,他们就会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形成一种自觉习惯,不待老师教,他们也会主动地去学语习文,享受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无穷快意。
二、 习得语文知识,校准语文核心素养的宽度
有研究者指出:素养=(知识+能力)态度。可见,知识是形成素养的必要条件。试想,如果没有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积淀,语文核心素养从何而来?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是离不开语文知识的传授的,用知识来校准语文核心素养的宽度。这里的宽度,不是传授知识的多与广,而是知识的少而精。所以,在教学时,要善于取舍,精准发力,遴选那些少而精当的、富有生长力的种子知识来让学生学习、积累,因为这样的知识才最具力量,也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生成核心素养。这是其一。其二,要潜心研究学生将以何种方式来学习这些富有生长性的种子知识,才能又好又快地让知识转化为能力,变化为智慧,积淀为素养。
语文知识,就是关于字、词、句、段、篇的知识。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于此不难看出,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要着力强调这么几点:
第一,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因而,它是因文而学的,且有一定的必要性。
第二,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切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而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
第三,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切不能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概念、定义,也不能把概念作为考试的内容。
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宗旨,不要机械刻意地来传授知识,而要让知识的学习变得自然而然,且富于生长性。比如,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必然要让学生学习到“借物喻人”这一写作知识,但我们切不能把这个知识只当作一个知识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记住它就行了,而是要凭借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所呈现出来的语言现象,揣摩、感悟“借物喻人”的真实意蕴:第一,所借事物的特点与人的品格要有相通或相似之处;第二,对事物的特点要进行重点描写,要把“人”的特点寓于事物特点之中,如此来还原、拆解、建构,学生既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又对“借物喻人”这个知识有了深刻的领悟和把握。这样,“借物喻人”这个知识点,就在品味文字的过程中变得立体而丰满起来了,自然就积淀成了学生的一种知识经验。这样,他们今后在阅读到类似文章的时候,或者用此种手法写作的时候,就有一种阅读和表达的智慧。如此日积月累,核心素养就会在这种反刍、内化、运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得以形成。
三、 掌握语文方法,延伸语文核心素养的长度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应该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获得,使得学生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此延伸语文核心素养的长度。语文是实践性课程,方法的获得当然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这就意味着在教学方式上,要强化学生的“学”,淡化教师的“教”,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的教学,努力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生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富有创意地学,乐此不疲地学,在学的实践中不断操习,不断积累,进而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教师手中得有一些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从语文学习兴趣的角度看,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合理运用有效的方法,维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
从语文学习方式的角度看,教师要能够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展开语文的学习活动,营造一种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给予一种自主选择的学习权利,真正地把课堂让给学生,把时间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切实地让学生在真实的读书、真实的思考、真实的发问、真实的探究、真实的合作、真实的表达的过程中,找寻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
从语文学习目标的角度看,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的不只是语文知识,而是以课文为载体,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字、词、句、段、篇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形成自能学习的能力。比如,在识字写字方面,要让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的方法是:从字音上,要学会借助拼音、请教他人和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区别音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等;从字形上,要学会通过图解、猜谜、编儿歌、换部件等识字法,记住字形;从字义上,要学会与词语的理解相结合,能够借助字典、词典或联系具体的语境和生活实际,弄清字词的意思;从书写上,要学会笔顺笔画规则,能够正确、规范和美观地写好汉字,感受汉字的形体之美。又如,在阅读方面,要让学生学会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能够运用多种读书方法感受、理解、欣赏语言文字的内容和形式,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其实,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就能够在生活中自主阅读,自能学习。
四、 砥砺语文能力,垫起语文核心素养的高度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也是语文课程最本质的属性。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衡量人语文素养的一把尺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听、说、读、写能力又是在语文实践中得以培养的。《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砥砺能力,用能力来垫起语文核心素养的高度。
砥砺学生的语文能力,要咬定语言文字不放松。教师要能够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语文学习资源,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语文实践活动,并让学生能够心甘情愿地、乐此不疲地投入到语文实践中来。课堂上,要关注和利用文本所呈现出来的独特的语言现象,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语文实践活动,把学生置身于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的情境中,能积极主动地去认识汉字,并能一笔一画地书写汉字;能善于倾听老师和伙伴的说话,并能听懂他们说话的意思;能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把自己想说的话讲清楚、说明白;能专心阅读,潜心会文,并能用准确、凝练的语言文字表达出从文本中获取的信息;能读中学写,自由写作,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课堂外,可以让学生去收听广播,阅读书籍、报刊和各种说明书,讲述故事,与人聊天,上网浏览、发邮件,等等。如此这般,让学生亲历语文实践的過程,体会语言文字的意味和情味,揣摩语言文字的分寸和美感,感受语言文字的张力和魅力,探索和发现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这样,学生在亲历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就会把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经历”演变为“经验”,进而形成一种一听就明、一说就顺、一读就懂、一写就通的语言文字运用智慧。
砥砺学生的语文能力,要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语文实践的本质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学生感受语言文字魅力、习得语言文字表达智慧的思维过程。所以,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聚焦点和着力点。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要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开启学生的思维,要遵循儿童思维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规律,所采取的方式不是机械的灌输,也不是烦琐的操练,而是充分利用语文资源,精心创设一些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期待,引领学生潜心钻研,能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在静思默想中探究问题,在交流合作中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历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的语文实践一旦有了思维力量,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会有思想的质感,有生长的活力,言语思维能力也就会有更好地发展。
砥砺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擦亮学生的审美之眼。审美能力也是语文能力不可或缺的能力。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也要注意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其实是一门最具魅力的课程,语文之美无处不在。问题的关键是怎么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语文之美的眼睛。汉字是一种独特的文字。每个汉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就是一个神奇的故事。鲁迅先生说:“汉字有三美:意美感心,音美感耳,形美感目。”发现汉字的美,需要用眼去看,感受它的形态之美;用耳去听,感受它的音律之美;用心去悟,感受它的意蕴之美。如此感受汉字,汉字所蕴含的情趣、意趣和理趣,就变得灵动起来了;如此学习汉字,汉字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就变得立体起来了。汉语是最富意味的语言,每篇课文都是一个动人的经历,都是一部生命的礼赞,它融聚着作者的思想和智慧,文质兼美。从内容上看,能启迪心智,催人奋进,阅之,可滋养精神生命的成长;从语言上看,字字珠玑,富有说道,读之,能促进言语智慧的生成。语文学习就要把课文的这种内容和形式之美植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学生阅读中发现美,在品味中感受美,在表达中创造美。
需要强调的是,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不是另起炉灶,不是全盘否定过去,而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种继承和发扬,让语文教学能够精准发力,关注儿童语文学习的情感,聚焦语文的核心知识,注重语文的学习方法,培育儿童语文学习的能力,使语文教学回归到儿童的主体上来,回归到学习的本质上来,回归到语文的本体上来。
(潘文彬,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小语会学术委员,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