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探讨

2017-06-30刘洋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民办高校问题

刘洋

摘要:随着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增加,关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则显得迫切而又重要。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优化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 大学生心理健康 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现如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而民办高校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系统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其心理健康情况更应得到重视。由于民办高校其发展历史较短,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法等方面尚未成熟,投入的资金、场地、人员还有体制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在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与优化,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同时,此项工作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是教育界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学校因素

1.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滞后。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仍处于摸索和积累阶段。对于大部分民办高校而言,招生和教学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观念的落后决定了这些高校不会倾注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民办高校心理健康保障机制不健全。我国民办高校普遍缺少对大学生心理恢复与矫正方面的意识,也欠缺这方面的保障措施。高校心理健康保障机制不健全容易加大学生发生心理健康危机事件的几率。

3.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亟待完善。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支专业化、常态化的队伍。但目前许多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依然存在着人员不足、专业薄弱、培训欠缺、实践缺乏等情况。

(二)环境因素

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经历了紧张的高中生活,面对全新的大学环境,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和中学期间有明显区别,需要较长时间去适应这种生活。一方面,高中时期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大学生活既要重视学习各学科知识,还要让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往往会让大学生感受到较大压力。此外,如今我国的大部分“90后”大学生均为独生子女,很多学生从小娇生惯养,而大学是全新的相对独立的环境,学生的顾虑较多,既要学会独立自主生活和学习,还需要学会集体生活中和别人如何相处。假设自己适应力不强,社群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往往会难以适应大学生活,会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家庭因素

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来讲,家庭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明显。一是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大学生心理是有影响的,文化程度高的父母更重视孩子的心理状况,常常会和子女沟通,发现并解决一些心理问题。二是就家庭氛围而言,家庭教育过于严格,往往会导致子女缺乏自信心,做事的时候也缺乏魄力;对子女的过度溺爱会导致子女自私、不懂合作,考虑问题不顾及他人感受。三是家庭关系是否和谐也很重要,父母经常闹矛盾或离婚均会让大学生缺乏安全感,有可能导致大学生抑郁,情绪不稳定。四是和家庭经济基础有很大关系,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助学金或勤工俭学岗位支持学业的完成,如果高校资助工作做的不到位,大学生也会有心理负担。

(四)自身因素

1.民办高校大学生自卑感高。民办高校有许多大学生入校时就把自己定义为高考的失败者,总觉得自己不如公办院校的学生,从而逐渐形成了心理上的压力。这种强烈的自卑心理阻碍了其心智的健康发展,导致学生出现心理疾病。

2.民办高校大学生压力大。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入校时普遍存在缺乏学习动机、学习自觉性差、学习方法不得當等现象,这些现象增加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其次,民办高校大学生需要提供高昂的学费,因此家庭负担重更易形成压力。最后,民办高校大学生所面对的就业压力较大,这都在无形中增加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二、解决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优化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民办高校应完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为大学生配备更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他们提供常态、及时和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吸纳心理学专业人才进入心理健康师资队伍,让他们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要提升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性,打造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队伍,并将其纳入学校人才管理的具体工作中。要对心理健康师资队伍进行常态化的专业培训,以增强其专业能力。除专业人员外,从事学生工作的班主任、辅导员,也要不断学习心理咨询手段以及心理学知识,以便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高校辅导员还可以通过报考心理咨询师证书,学习心理相关知识,以提高心理咨询的技术。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民办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远远跟不上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师资队伍的缺乏和教学观念的落后,并没有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所以,民办高校应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改革力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如果和谐融洽,学生也会形成积极良好的心态。在如今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学校要想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工作,首先,一定要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建立完善的教育环境。例如,学校可以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大学生踊跃参与,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还能够通过与同学的交流缓解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其次,学校还要推动文明班集体和宿舍文化的塑造,鼓励同学之间互帮互助,融洽相处,为大学生创建和谐友爱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状态。

总而言之,加强和优化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这是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上民办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变化飞速,本文做出的有关研究可能存在些许不足之处。因此,希望教育界的其他学者和专家持续关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项重要的课题,积极探寻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为改善大学生心理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少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李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

[3]申小莹,董雪.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学研究,2005,(05):420-423.

[4]薛敏.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文学教育,2016,(06):147.

[5]王陈,蔡宏标,钟秋亮.关于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7,(09).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民办高校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
高等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