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实交融,沉浸式广播剧《呦呦青蒿》的艺术特色

2017-06-30关玲

中国广播 2017年6期
关键词:沉浸式广播剧

关玲

【摘要】故事真实是认同的基础,情感共鸣是沉浸的基础。虚拟现实(VR)技术的沉浸式体验被誉为终极叙事方式。广播剧《呦呦青蒿》通过模拟现场、还原情境,引导听众用经验和想象完成了对剧中故事的参与,前沿性地探索了这种终极叙事方式在广播剧中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广播剧 故事人物 虚实交融 沉浸式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随着这清纯的童声歌唱和随之进入的交响乐《我和我的祖国》,富有寓意的、创新式音乐组合的开场,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余姚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录制的广播剧《呦呦青蒿》,开始了对青蒿素40年研制发明并在全世界广泛应用的戏剧性历程的个性化叙事描画。与以往广播剧不同的是,听众不仅仅是这段历史的旁观者,而是在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拽入下,似乎穿越进入这段历史,与当事人同呼吸,见证了这个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伟大经历。这种沉浸式的感受十分奇妙,也是这部作品显著的审美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1990年提出心流理论也称沉浸理论。所谓沉浸体验是一种行动和意识高度融合的情感体验。沉浸,除了指专心于某件事、全身心投入以外,近来多用于描述虚拟现实(VR)视频在虚拟技术支持下带来的一种置身于多维空间、被环境和事件包裹的特殊体验。

一、虚实交融成为广播剧《呦呦青蒿》的必然选择

广播剧《呦呦青蒿》带来的就是这样的感受。过往那些我们完全不熟悉的人和事跃然眼前,与艺术感悟交融交织,仿佛身临其境,不仅被那些故事紧紧抓住,也被那些历史场景所包裹,沉浸其中,感动不已。

尽管屠呦呦和青蒿素已经登顶医学最高峰,代表着中国生理学、医学的最高成就,但于艺术创作而言,这个题材却是一个极其难啃的硬骨头。遍观市场上可以看到的关于屠呦呦和青蒿素的作品,基本上以记事为主。对待这个题材,或纪实,保持真实性,是历程的归纳总结和提升;或虚构,找出这个历程中可以结构为戏剧的矛盾波澜,添油加醋,让故事绘声绘色。但在当事人都还健在的情况下,无端虚构不可行,不虚构又无以为艺术,的确两难。当确定选取这个当下全社会关注并熟悉的热点题材做广播剧时,虚实结合成为唯一途径。而如何虚实结合?取舍之间见高下,手法之间见不同。

攫取基本事实,让整个事件真实清晰,是取材于真人真事作品的基本原则,也是本剧权威性、可信性的来源。众所周知,从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到2016年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的发明应该归功于谁、谁的贡献最大、谁的工作最关键……一直是热议话题。本剧尊重参与此项发明的所有工作者,但由于广播剧的体量和声音艺术特点,剧中只选取了和屠呦呦工作生活最密切的人:她的领导、同事、家人、患者。人物不多,但每一个人物的出现不仅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还关联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为剧情带来了地域的变化、时间的更迭,以及鲜活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气息。通过表现屠呦呦小组的刻苦钻研、反复实践、废寝忘食、自我牺牲,刻画出了一群充满正能量的科研人员形象,这是全剧的基调和主旋律,也是美好情怀生长的基础土壤。在这样的氛围和情境中,理想的光芒让人物和行动充满热量,燃烧着听众的激情,让他们与之共鸣。这些经过挑选和剪辑的客观事实,保证了故事的真实。广播剧《呦呦青蒿》通过挑选和组接,摒弃和规避了所有有争议的部分,突出强调团队,强调艰苦奋斗和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完成了作者思想情感的注入。崇高,使全剧拥有了审美境界和艺术高度。这些由真实片段组成的、具有明确的主流价值观倾向,却又非常客观。真实故事是认同的基础,情感共鸣是沉浸的基础。

二、广播剧《呦呦青蒿》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故事,永远是戏剧第一核心要素。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从挖掘中医古籍开始,遍访名方、甄别筛选,到胡椒提取物产生的错觉,再到对青蒿素的确认,植物品种的选择提取、临床试验,研究人员亲身试验,一次次寻找、一次次纠错、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逼近成功,困难重重、艰苦卓绝、起伏跌宕的研制过程具有天然的故事性。但他们之间,间隔着岁月中无数的其他。编剧将这些“有用”的事从如烟的往事中剥离出来并集合在一起,排除了过程中的泥土与枝蔓,让他们成为颗颗闪亮的珠子,并串联成具有逻辑性和戏剧性的情节。在时间维度下,聚集有效信息,并将之关联,完成了一个个话语结构。它既把握了叙事走向,也把握了立意的高遠。

人物,是艺术表现的中心。之前的屠呦呦,是一个离我们遥远而模糊的形象,因为编剧、导演的定位与创作,以及主演吕中的饰演,这个形象才变得清晰明亮起来,甚至比来源不多的媒体中出现的真人屠呦呦更清晰。这里的她,更系统、更连贯、更符合我们的心理期待。这里的屠呦呦,与刻板印象中的硬朗相反,是亲切温暖的。她有专业、有事业、有家庭、有烦恼、有委屈、有牺牲。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气质和骨子里的志气表达出来的恰恰是温和与柔韧。长期的坚持,养成这样的性格特点符合情理,导演对人物的定位是有依据和判断的。有着浓重江南口音的屠呦呦,对孩子、对丈夫、对同事、对领导,都是温婉的,而对抗疟工作是坚定的。通过语言,屠呦呦的性格魅力得以展示。平和自然的台词让听众进入日常生活场景,化解了高难艰涩的医学科学话题。叙事空间的日常状态,使科学家不高冷和陌生。屠呦呦一进场,就是到幼儿园给孩子喂奶,这场景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个熟悉的朋友,她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你是了解和理解的。屠呦呦身上浓厚的生活气息,拉近了作品内外的她和你,让你置身于幻觉之中,以为你就是屠呦呦身边的人,和她之间触手可及。

《呦呦青蒿》在好听的故事基础上,用娴熟的技巧构建起了一个多维、多视点的自由时空,让这些故事变得丰满、灵动和有趣,形成了广播剧《呦呦青蒿》独具特色的沉浸式艺术特征。

三、沉浸式艺术在广播剧《呦呦青蒿》中的呈现

互动,是沉浸式作品的重要标志。屠呦呦从接受任务开始,多少个青灯夜下,在研习古籍时都会自言自语。她说:“古籍真不少,可有没有效果要一个个去验证啊!”这是说给谁听的?你!也就是听众。互动就此开始,我们穿越了历史时空、介质时空,仿佛就坐在她对面,会在心里应和说:可不是吗!这样的自言自语本是因为科研组早期只有屠呦呦光杆司令一人,无人对话。却不想,无奈之举却破除了一堵“墙”——剧中人物的独白使其直接来到听众面前,让听众浸入戏中,与她同处一室,听她说话,和她心心相印,忘记了历史和媒介的存在,在穿越的幻觉中,以为自己和他们一起经历了所有。

时空自由,是沉浸式作品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广播最显著的特征和优势。当虚拟艺术遇上广播艺术时,才陡然发现原来广播一直具有这项功能。与视频相比,广播的时空转换无需更多的技术支持,且《呦呦青蒿》把这个优势运用得得心应手。通过音乐、音响、语言等听觉元素的处理和运用,作品创作出了一个个不同时空的进口和出口。屠呦呦困顿中进入梦境,碰见了李时珍,进入另一个时空,是“呦呦鹿鸣”那段童声带入的;当解说到胡椒提取物对疟原虫抑制率高达84%时,屠呦呦就像从一堵墙后面突然冒出来的一样,接着解说者的话说:“84%哎,这可是太令人兴奋的事了!”两个时空就这样对接起来了,毫无违和感。紧接着,她又跳离出来变成解说者,告诉听众,她带领团队的成员到海南进行临床试验。角色之间、时空之间的转换,自由得来去无痕。全剧从屠呦呦在诺贝尔领奖时发表演讲开始,历经青蒿素40年研发历程,最后又回到诺贝尔的颁奖现场,已经是一个完美的前后呼应结构,但因为之前是演员吕中扮演的屠呦呦在演讲,创作者将结尾延至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在家中接受采访时的真人真声,以及《我和我的祖国》歌声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的讲话。这不仅看到了创作者对节奏、结构的驾驭能力,也看到了他们在现实时空、历史时空、再现还原时空、艺术表现时空中自如穿梭的能力。

视点转化自由,是沉浸式作品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一个时空与另一个时空的对话,解决了剧中屠呦呦内心活动的外化展示。她的视点可以从身边正在与之念叨的听众移开,转身去和另一个时空梦境中的古代医学家葛洪对话,探讨青蒿的药用部分和采摘季节,然后又转回来和听众说:“我要重新设计研究方案,按照低温处理法,重新验证青蒿提取物的有效率。”这种转换简直太神奇了!剧中除了听众和屠呦呦的我和你式的第二人称视角,还有一个听众作为旁观者,观察屠呦呦和科研小组工作生活历程的第三人称的视角。

虽然视觉缺憾是明显的,但视点切换、时间切换、场景切换、空间切换的自由,以及想象带来的奇幻体验,让众多正在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设备进行探索中的虚拟现实(VR)作品艳羡不已。

广播剧环境的表现方式是独特的,它完全靠声音来呈现。《呦呦青蒿》 中那些具有极强视觉效果的场景,是用声音元素进行视觉转化的。你不会因为没有看到青蒿就不理解剧情,也不会因为没有看到提取物而对青蒿素的实验有所怀疑。在视听转化方面,《呦呦青蒿》的精心设计与高水平的制作,带来了震撼大片的效果,创造出了精致的艺术情境。从开篇片头歌声响起的瞬间,全剧就用几乎没有瑕疵的声音牢牢吸住了人心,具有时代感和地域特征的音乐、街头纪录片式的场景还原,为转场、为情感、为情境带来的准确而丰富的手法。其中从中国到非洲的场景转换,就是这样实现的。飞机和一段非洲典型音乐的关联,就简洁明了地完成了场景交待。从历史到现实,从中国到外国,环境声的精巧设计和细节处理,带来了看不见却能身临其境的环境效果。语言、音乐、音响构筑的声画想象空间超越了具象的物质世界,在心灵深处引领着你的喜怒哀乐。时代的质感、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心理、场景的转化,作为无数幻觉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广播用声音攫获心灵,在《呦呦青蒿》中制造了沉浸式的感受体验。

虚拟现实的沉浸式体验,被誉为终极叙事方式。广播剧《呦呦青蒿》通过模拟现场、还原情境,引导听众用经验和想象完成了对剧中生活的参与,前沿性地探索了这种终极叙事方式在广播剧中的实践与探索。

四、结语

当视频领域在新技术支持下不断寻找拉近观众与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和观察角度时,全景空间的呈现与幻觉出现的位置就成了焦点。广播剧凭借无实物场景、自由想象空间的优势,用声音包裹带动情感投入,完成了现实与虚拟的交融,获得了欣赏者和参与者双重身份的体验感受,进入了审美的多维空间。它既有现实主义对社会对人类承担道义责任的崇高,又有新现实主义客观真实的美学特征,还有传统美学中的诗意与和谐。

娓娓道来的、自然生动不矫情的叙事风格,内在的、有张力的叙事节奏,具有戏剧表现力的故事内容,处处表现出了这部作品的艺术审美品格。青蒿素,是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呦呦青蒿》,是广播人给广大听众的一份礼物。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藝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教授)

猜你喜欢

沉浸式广播剧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
网络广播剧的商业化转型
——以“猫耳FM”为例
初中语文沉浸式散文教学研究
用屠呦呦精神创作屠呦呦广播剧——一次科研般严谨的艺术创作
艺术与技术:“沉浸式”的历史对话
全媒体时代广播剧发展之路探索
论美剧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
试论“沉浸式”语文教学视听训练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